03.07 参加县管校聘的老师,去了后勤组,又拿着专技教师工资,合理吗?为什么?

无法理解1234567890


在你们的努力下,等你们这一批老师年龄大了到后勤后就不拿专业教师的工资了!


雨中听杜鹃


您说的这种情况,不是存在于县管校聘的学校当中吧?县管校聘的学校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题主说的这种情况,在很多中小学中是存在的,这是一种吃大锅饭和稀泥的情况,我原来任教的那所城郊学校,就存在这种情况,那时候没有对教师进行竞聘上岗,领高工资的老师象征性上课,有的高级职称教师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后勤工作,这的确是人才的浪费,很不合理。


现在那所学校实行竞聘上岗后,就没有出现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了,因为老师都担心自己的工作岗位,如果出现领着专业技术职称工资的老师从事后勤工作,其他老师会如实向教育主管部门举报,老师也不会跟着和稀泥,县管校聘增强了老师之间的监督力度,一旦出现聘、评和岗位不相符的情况,老师不会像以前一样坐视不管的。

在教学岗位上的老师应当的相关的工资,即使聘的是专业技术职称老师岗位,如果老师没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是到后勤组去了,那么老师的工资应该按后勤处的工资计发,而不能按照专业技术职称计发工资。这就是岗位和工资相匹配的原因,如果干着后勤处的工作,领着专业技术职称老师的工资,这肯定是不合理的。


202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都将实行县管校聘,逐步计划让城里学校老师到农村支教,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学校在县管校聘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校长的权力过大,如何来制约?县管校聘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微腐败行为?竞聘上岗如何保证公正公平公开?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有配套的制度跟进,如果没有相关制度来保证公正公平公开,那么县管校聘离形式主义也就不远了。


Lance课堂


有职称的专业教师,在县管校聘中去了后勤岗位,还发着原职称工资待遇,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合理的。

过去,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有的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晋升高级职称之后,便有种心满意足的感觉,原来的工作热情骤然降温。总想着能不上班就不上班,能干点轻的就干点轻的。不上班吧,没有正当理由,也牵涉到工资收入问题,于是学校的后勤事务性服务岗位,就成了争相追崇的“香馍馍”。

这种现象的出现,带来了许多问题,后遗症是十分明显的。一是浪费了教师资源,让本来就短缺教师的中小学雪上加霜。二是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他们的转岗对教学质量来说,也会造成隐形影响。三是一线教师有意见。职称低的挑重担,工资收入低,职称高的拿着高工资,却干着轻松的活儿。久而久之,必然产生攀比心理,影响多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实行县管校聘的初衷之一,就是优化教师资源,体现按劳取酬,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振兴农村教育。说到底,县管校聘就是要打破教师的“铁饭碗”,解决干和不干、干多干少、干孬干好一个样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敎师的职称和工资待遇问题,在于怎样进行工作考核和收入分配。最近山东省在部署县管校聘时明确提出:全面推行“三定一聘”,探索建立高级教师岗位第三方聘期考核,解决“评上高级就少干甚至不干”的问题。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增量部分,年底前全部纳入奖励性绩效。

教师的工作考核严密了,公正了,把实际岗位的劳动贡献,跟个人的工资收入挂起钩来,奖优罚劣,按岗按劳分配,诸如职岗不符、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也就有了解决的希望,以前学校中不合理的事情,也会逐步变得越来越合理些。


鹰眼看社会


县管校聘政策的实施,在理论上的确会出现有些老师无法聘用的情况,但涉及到的人可以说是极少,大家不必过分恐慌。因小区和小区之间合并,有一部分人分到后勤处也属于正常。

一、学校工作分工不同,学校发展同等重要

在学校里参与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是每一个老师最大的追求。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老师最核心工作。在学校工作分工当中,后勤、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都是同种同等重要的。不应该用有色的眼睛看待后勤工作。



二、年龄偏大即将退休

部分老教师快到退休年龄了,但由于身体健康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无法继续教学,但他是一个有编制的老教师,教育局和学校必须要给他安排岗位,那么后勤可能就是最好的去处,而且他还是高级教师职称,他拿专技教师工资也属正常。但这毕竟是少数青年教师,一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三、希望正确认识后勤岗位的教育价值

教育部多年前就提出学校后勤工作,需要三服务两育人。在日常后勤工作中通过后勤服务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后勤工作者属于不上讲台的教育者,在中国教育几十年的发展中后勤工作为教育发展付出很多。



学校中从事后勤的教育工作者,其实是教育工作幕后英雄。他们对教育的付出与爱一点不比普通教师差,他们应当得到尊重。


佩奇老师1983


老穆认为,一般情况下,县管校聘不会刷人下来,往往只会调动人员!

要么调岗,要么调校区……

2020年中央1号文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那么,为什么要实行“县管校聘”呢?

老穆认为,主要是为了平衡城乡教学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同时,能够促使城乡老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经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老穆认为,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年度考核”合格,教育局会安排你工作的,不会直接把你“赶走”。

落聘的老师,有可能会被安排到其它学校教书,也有可能安排后勤工作,只要你心态积极,将来或有翻身机会。

如果老师被安排后勤工作,薪资待遇不变,还是拿专技老师工资,合理吗?

老穆认为,从制度上来看,似乎不合理,调岗就要变薪,倘若不变的话,县管校聘的意义何在呢?


倘若从人情上来讲,似乎有合理之处。

作为专技教师,原本是有编制的,凭本事吃饭,现在调到后勤了,心里本就难过,面子上过不去,倘若还变动工资的话,你让老师还怎么“活”呢?

所以说,从人情角度来看,似乎又是合理的。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老穆说语文


县管校聘政策的实施,在理论上的确会出现有些老师无法聘用的情况,但涉及到的人可以说是极少,一个有着正式编制的老师,是属于正儿八经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管理是他们最大的追求,很少有人真的会愿意去后勤做事,如果真的有,他们继续拿着专技的工资也很难说是不合理的。

1、有些老教师快到退休年龄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无法继续教学,但他是一个有编制的老教师,县区教育局和学校必须要给他安排岗位,那么后勤可能就是最好的去处,而且他还是高级教师职称,他拿专技教师工资也属正常,曾经听说有高级教师在学校做门卫,工资待遇不变,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2、有些区县学校合并,导致学校的行政领导过多,也会安排一部分去分管后勤,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后勤这边,但是偶尔也参加一下教育管理工作,那么他们的工资肯定也是不会变的,继续享有相应职称上的待遇。

3、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在县管校聘的政策下,年轻教师如果得不到学校继续聘用的机会,说明这个老师肯定是无法胜任教学工作的,很有可能就会面临淘汰和真正转岗的可能,一旦真的转到后勤,就意味着出了教师职称评定范围,什么条件都不符合,也无从享受职称待遇了。

总的来说,县管校聘政策的确增加了教师资源的流动性,也启动了教师退出机制,但实际的结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老师是认真负责的,基本上都是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岗位。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承认,相对于教师的压力,从内心来说有些人还真的愿意选择后勤工作,但前提一定是待遇继续保持。

每次谈到学校老师的工资,总是感觉心里酸酸的,说实在的,不管是教学岗位还是后勤岗位,也都是勉强维持生活的的水平,争来争去真的会好累,所以还是看淡一点为好,这样教师的幸福感才能继续保持,你说呢?


美蛙英语


现行工资制度是对你之前工作的肯定,不是对你现在工作的酬劳。你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认为应该同岗同酬,你快退休的时候,就不会认为同岗同酬天经地义。你在教学岗位上时,你觉得教辅人员不应该拿专技工资,等你到了教辅岗位,你又会认为凭啥不能拿专技工资。同样都在教学一线,你难道认为教的比你好的工资都应该比你高吗?别那么忿忿不平,做自己的工作吃自己的饭,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在你的心里也是因时因事而异,别一把年纪了还那么幼稚。


老树书法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无论是现在的“县管校聘”,还是过去的“竞聘上岗”,其实是换个学校或者换个岗位,老师们依然拿着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

也就是说教师职业相对稳定,很少因为教学成绩或者教学能力而下岗失业的,这也就是教师虽然拿着不高的工资却依然有很多人争相报考教师岗位的原因。

其实,教师是体制内的职业,学校虽然是事业单位,但也属于“国企”范畴之内;因此她具有稳定社会的职能,今年大量扩招教师,一者是因为教师的确缺编,另一方面,教育行业也可以化解社会的变业压力。

至于题主愤愤不平,县管校聘的落聘的教师被调到后勤组,而又拿着专职教师的工作,这就有点不明事理了。

说这些话的一般都是年轻教师,自认为精力旺盛、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成绩也相对优秀,可是你要知道,这些老师除非素质实在不行的,但是他们也把青春“廉价”地献给了教育事业,——80年代教师工资也就40元钱!

现在因为年龄或者生病,成为了教育战线上的老兵,如果因为他们落聘了就把他们淘汰下去,不仅显得不厚道,也有违和谐社会的建设啊。

综上所述,这些教师虽然到了后勤组,但是他们付出的辛苦一点也不比前勤拿粉笔教书的人差啊!


青衫李探花


首先,这种情况的确在某些学校存在。



质疑合不合理,我觉得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些教师去了学校,因为个人教学水平有限,不能达到学校的教学要求,以至被调岗到后勤组,我觉得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接受,毕竟我们要为学生负责。



被调岗的老师如果不满意,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在获得领导的认可后,提出教学的要求。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校的人员安排捉襟见肘,后勤人员严重不足。原有编制教师很难调动,可能就会把部分县管校聘的老师调到后勤去。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是的确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

如果个人对调岗不满意,可以去教育部门反映。相信教育部门和学校都会给出合理的解释。



很多事情需要自己主动去沟通,当你向领导合理而表达了自己意愿后,相信学校会给你一个合理的解释。


张老师的讲桌


各行业人都满足,如果不滿足就辞职另择高就了,唯有中小学个少数个别教师中有个别指手画足不滿足的,可又占着茅坑不屍的还待着,他们是什么心态?我以为原来学习平平费劲考了个师范师专,毕业后无路被逼又聘了老师,不服气地吃了教师饭,有稳当饭碗了,可又无能拼搏进去,又无能跳槽,所以用指手画足不如意的怨言来作自己的庶羞布来打扮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