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874万2020届毕业生!就业首选来了


@874万2020届毕业生!就业首选来了

在2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 874万,同比增长40万,预计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874万2020届毕业生!就业首选来了

历年应届毕业生人数

从上图可以看到五年的时间,应届毕业生的总量增加了109万,随着应届毕业生总量的增加,势必会加大就业难度。再加上疫情影响,很多网友调侃:

  • “果然毕业等于失业……我们不哭”
  • “2020届毕业生不想说话!”
  • “考研成绩不出,春招也没地方投,太难了~”
  • “别说就业了,这样下去毕业都是个问题”

为何金标尺老师会说2020年公考会是874万应届生的就业首选呢?一方面是从内在因素来说,存在体制优势、应届生报考优势;另一方面是受外部因素影响,体制扩招,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减少招聘不可避免。下面是具体分析及应对策略。


01 体制优势

薪酬待遇大家都知道公务员在各地区都是处于地区中上水平,就不过多赘述,这里想分享两点:

一是我们熟知的稳定

2020年我们经历了最长的春节假期,在我们都配合国家防控要求居家自我隔离时,各行各业除了维持生活所必须的行业,只有公职人员的工作不受影响。相比之下,众多企业到3月份还没有复工,遭受过社会毒打的同学都知道,降薪、停薪都是小事,工作还在就行。果然是“年少不知稳定好,悔不当初学习懒。”

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疫情中我们看到84岁仍带队出征的钟南山院士,每天睡3个小时与死神赛跑的李兰娟院士,身患绝症仍坚守一线的张定宇院长,我们更看到医生、护士、解放军战士、基层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本次疫情中,体制内的人是我们最需要的人,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是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


02 应届生报考优势

应届生刚刚从象牙塔进入社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报考公务员也有三大优势:报考政策倾斜、单位招录倾向、学习备考优势。

一是报考政策倾斜

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大量的岗位仅面向应届生招考,而且岗位的限制条件还很少,相对往届生而言这是赤裸裸的疼爱,各位往届生哭小声一点,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家,扰民就不好了。

二是单位招录倾向

现在机关单位都喜欢用年轻人,特别是一张白纸的应届生,因为可塑性强,便于管理。

三是学习备考优势

应届生相比已经工作的同学,一直没有脱离学习的氛围,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能力更强,复习更加高效。


03 体制扩招

2019年由于机构改革缩招,招录人数减少的同时报考人数与2018年基本持平,从而导致2019年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从目前的情况看,2020年招录人数会大大增加,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国考招录人数增加,省考大概率会跟随


@874万2020届毕业生!就业首选来了

国考及部分省市2020与2019招录人数对比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相比2019年国考招录人数增加了将近一万人,江苏、上海、北京等地也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从历年规律来看,国考是省考的风向标,各省市的扩招我们拭目以待。

另外,近日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在经济发达镇编制总量内加大公务员招录力度。”

@874万2020届毕业生!就业首选来了

二是退休高峰期的到来

1982年,原劳动人事部制定下发《吸收录用干部问题的若干规定》,考试进入干部录用程序中。

@874万2020届毕业生!就业首选来了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1982年开始公务员大幅增加,而在他们工作将近40年后,这批人员到了退休期,体制将空出大量位置,需要扩招补齐工作缺口。


04 中小企业受创严重

近期对995家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都很弱。其中明确指出,面对现金流短缺的压力,21.23%的企业会寻求“贷款”,16.2%的企业会采取“停产歇业”的措施。另外,22.43%的企业会磨刀霍霍向员工,采取“减员降薪”的方式。

公司的老员工,业务能力更强,工作经验更加丰富,他们都朝不保夕,你凭什么进得去?此时,中小企业的目标就是活下去,减少开支,减少招聘势在必行。


​05 备考建议

在我们看到考公务员行情大好的同时,也别忘记市场规律,就像高利润会将资本聚集到挣钱的行业,香饽饽公务员也会吸引更多的优秀应届生、往届生加入到公考大军,再加上疫情不但延长了假期,同时也拉开了备考的距离,如何备考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各位请注意!接下来是灵魂拷问时间。

请问别人已经在使用金标尺公考APP、事考帮开始刷题、听疫情公益课,而你每天躺着刷抖音、吃鸡、王者荣耀、追剧,最终谁能上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否成功上岸,全然在于你是否行动,让我们2020,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