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王朔中学时在看什么书

王朔中学时在看什么书

1949年以后,新中国挟众进京,党政军带家属,不下百万人,北京变成了一个移民城市。王朔在西城上中学时,整班上海同学。他从小说普通话,也知道普通话不是北京话,但并不会说北京话,听得也少。

后来他去东城上学,才第一次听见满街人说北京话,「什么胰子、取灯,完全听不懂」。从那时起,他开始融入北京语境。

中学时,王朔开始看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德军名将冯·曼施泰因的《失去的胜利》,还有《第三帝国的兴亡》等各路军事史。看得多了,王朔觉得,小说不牛逼,战争是艺术。

这些阅读经验,日后帮了大忙,「我早期文字清晰干净,就打那儿来的,脏心眼别往上搁,历史上没这点儿搁脏心眼的地儿」。王朔很爱看书,初中时,他响应毛主席号召,还看了五遍《红楼梦》。

后来,王天羽的姑父,也就是薛来凤的干舅舅,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刘澜波被拉下马,他怕部里机密文件流失,就交给王天羽保管。后来,还是被发现了,王天羽受到牵连,第一批被送去五七干校。

一年回来一次,每个月往家寄一百二十块钱汇款单。后来,根据组织安排,训练总监部搬迁,王朔一家从复兴路29号搬到东城区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刚搬过去时,王朔和他的发小儿们天天受欺负,他们院儿15岁以上的都去当兵了,就剩下一堆没战斗力的屁孩子,动不动就挨劫、挨揍。在这个大院儿,薛来凤抽空带着王朔学完了一本《现代日语》。

1970年,薛来凤被选定参加北京医疗队,去甘肃执行医疗任务,为期一年,没有假期。临走前,委托邻居照顾两个儿子,留了些钱,由王宇掌管。王朔上初中后,他爸回来了,这时他已经不习惯家里有这么个人了,一下不自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