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汽車後市場,還要再“痛”多久?還要損失多少萬?

對於汽車後市場的所有從業者而言,當下唯一要面對的,就是堅持下去。

銳評:面對疫情造成的衝擊,對於汽車後市場的所有從業者而言,當下唯一要面對的,就是堅持下去。

近日,浙江湖州匯大機械製造(湖州)有限公司被曝出因無法履行合同供貨合約,導致該企業面臨240多萬元的違約損失,同時還要被追償導致客戶生產線停止2周而造成的約為3000萬元的多重損失。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整個汽車後市場行業內的熱議。

與此同時,由於疫情引發的“蝴蝶效應”,也使得本就處於低迷的整個汽後產業惴惴不安,就目前來看,好轉的跡象並不明顯。如上游供應商停工斷供,導致各大廠商產量直線降低;車市銷量增幅放緩,導致渠道商無法完成業績預期;車主閉門不出,讓終端門店市場意義不在……等等問題接踵而至。

這對於整個汽車後市場來講,如何在重壓之下求得生存,成了一道難題。

汽車後市場,還要再“痛”多久?還要損失多少萬?

車企之“痛”

一直以來,汽車業都是我國製造業重要支柱產業,被稱為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主力軍,影響著每年數百萬汽車的生產製造。同時,作為勞動密集型重資產行業,也關乎經濟升級、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

眼下,汽車後市場受疫情影響,正面臨從未經歷過的艱難時期,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復工時間延後、復工安全有挑戰、短期內業務勢必下滑,以及各種不確定的負面因素,都給整個汽車後市場設置了前所未有的障礙。

例如由於受到零部件供應中斷,現代汽車不得不宣佈將暫停在韓國的生產,這也使現代汽車成為全球首個受疫情影響供應鏈中斷而暫停在中國境外生產的跨國汽車製造商,除此之外,日產汽車也陷入停產。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2月上半月,國內乘用車廠家零售銷量為2249輛,與去年同期的29090輛相比大跌92%,跌幅創歷史最高紀錄。1-2月累計銷量同比下跌近40%,下降幅度比較大。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在中汽協跟蹤的23 家企業集團(年銷量佔比超過90%)之中,目前整車企業復工率超過80%,復產率超過25%。但復工不等於復產,復產也不等於全產。疫情在一段時間內,對整車企業的產能還會帶來比較大的影響。

可以看出,短期汽車銷量大跌的背後是產業鏈跟不上的無奈和無人買車的窘境。

汽車後市場,還要再“痛”多久?還要損失多少萬?

供應商之“痛”

說到產業鏈供應,看似在整個汽車生產,供應鏈的零部件供應商企業好像距離客戶最遠,卻是最先受到衝擊。

據瞭解,浙江匯大機械製造(湖州)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由於疫情影響,無法完成之前簽訂的供貨合同,導致需要承擔高額賠償金,但該企業已無力承擔,目前已經向當地政府申請尋求幫助。

隨著疫情蔓延,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停產、斷供,讓全球汽車供應鏈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此次疫情的重災區湖北,更是國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主要生產和輸送中心。據瞭解,湖北地區上千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產品供應遍及全球市場,目前大多數汽車供應商任無法正常復工、復員,生產、出貨全面擱淺。

位於武漢的國際十大汽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的法雷奧,在武漢的三個生產工廠已全面停產。同樣,佔據全球50%汽車天窗市場的偉巴斯特,汽車天窗年產能達200萬套,在湖北建造的最大生產基地也受迫處於停工狀態。

此外,據業內人士透露,一些汽車廠商已經開始替換湖北地區的零部件供應商,導致一些本該優先選擇的供應商淪為備選境地。

根據中汽協統計的數據,我國目前有規模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為1.3萬餘家,僅湖北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就多達1300多家,這意味著湖北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全國約佔十分之一左右。而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針對212家零部件企業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零部件企業營業收入損失最高的達到20億元人民幣,營收損失在2000萬元到5000萬元的企業佔比為16%。

一位汽車市場業內人士向《商界》記者介紹他觀察到的供應商現狀時表示,其一,供應商企業的復工申請難以通過;其二,大部分的供應商企業員工到崗率較低,難以支撐企業復工;其三,物流運輸目前還未全面開放,無法保證產品及時通過物流配送,從而導致產品積壓。

因此,就目前整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遇到的情況來看,疫情何時得到緩解並最終恢復正常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表,未來兩個月市場需求量有多大也是未知數,這已經成為大部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汽車後市場,還要再“痛”多久?還要損失多少萬?


終端門店之“痛”

眾所周知,從2018年開始,國內汽車後市場維修門店的生意就開始持續下滑,這一趨勢一直沒有好轉跡象,當下的疫情更是讓這一現實雪上加霜。

據AC汽車官網消息顯示,二月份,AC汽車曾做過一份關於全國百強連鎖和維修維修門店開業情況調查,當時大多數門店表示在2月10日開業,但截至目前來看,復工的企業仍舊寥寥無幾。

重慶大學城一位汽車維修店店長表示,截至目前疫情雖有好轉,但形勢依舊嚴峻,即便是不推遲營業時間,在疫情還未完全消除的情況下,大多數的私家車車主用車頻率下滑,也不出門,他們維修店的開工意義並不大。

據該店長介紹,具有一定規模的終端維修門店,需要面對員工工資和房租壓力,對兼營代理商的門店來說,還要面對進廠臺次的下滑,這對本就依靠現金流的終端門店而言,壓力難以想象。

與此同時,另一位維修店負責人,則用更為直觀的數據向《商界》記者展示,目前他們店的人工成本和固定租金以及其他費用加起來,直接損失超過50萬,而開業後的業績情況還不能確定。

雖然當下重重危機,但不少維修門店也看到了其中的隱藏機會,他們沒有停卻前進的腳步,通過各種方式,積極開展“自救”。如在武漢的車百惠,在接到滴滴總部尋找汽修門店,為武漢的滴滴醫療保障車隊進行輪胎更換的服務需求時,第一時間響應,24小時為武漢市的幾千輛保障車隊服務。

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那些實力充沛,渠道豐富的終端維修門店,在危機到來之時積極主動應對,瞭解並解決客戶的需求,才不至於在疫情面前手足無措。

最後想說的是,黑暗終會過去,黎明定會的到來。對於汽車後市場的所有從業者而言,當下唯一要面對的,就是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