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创作书法作品对学书法有何帮助?

品玉斋刘智华


创作一词在当今书界中成为假大空的口号,误导了很多青年。国展几十年的模式都强调创新,而不是把字写好。常识性的东西告诉我们,美女的漂亮不在服饰,而是健康的心灵和颜值。商品重在闪在质量而不是包装。而国展为博眼球,把精力都放在纸张,颜色变形夸张的表面上,而忽略了字的老辣,耐看等美感上,故使丑书成流行风。郑板桥的乱石铺街体,虽有新意,但不成熟而难成范书。

古代知名书家从不言创新,一直都坚持练字临写,一直写到熟则生巧时才发现意外的新喜,这叫自然流露的灵感真美。就如老戏骨不用化装,后景,即兴表演就神似。而无功力的小鲜肉穿上王袍也尽其所能,只能演出小太监的丑态。

无源之水不长久,浅根之树不禁风。急功近利是学习的大忌。现在的书风已成害群之马,若不悬崖勒马,将成野马,疯马。


客家乡音


题主提了一个貌似简单但仔细琢磨却又很耐人寻味的问题。

任何一个行当,但凡做一件事,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世世代代的名家用成功告诉我们,每一个你,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作才是达到成功的第一步,没有了创作,谁甘愿一生都是模仿秀啊!

书法临摹,只是创作的初级幼稚阶段,集百家之精华,采万众之灵气,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意念,需要一个聪慧好学的思想,需要一个勤学苦练的执着,更需要一个把自己磨炼成任何创作都被人认可的自信。

举个本人的例子,小时候,我很喜欢看书,那时候,得到一本书很难,所以,一本书反复看,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长大后,一直有看书的爱好,看的多了,就产生了创作的欲望,他们可以写,我也可以试试啊!

创作的初始可能来自冲动,就像马云说的那样,万一梦想实现了呢?后来,我在各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数百篇首,创作给自己带来了动力,乐趣,欣喜,更带来了一种别人体会不到的人生磨炼。

书法亦如此,世间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愚以为,临摹再临摹,无非就是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到了创作时期,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附本人创作的行草书一幅,请指教。



石河子侯军强在安阳


书法学习是为了积累,更多的积累将是书法创作的素材。我们通过一定的积累,进入到创作,我们会发现很多东西不是我们心中想像的。

一是"字"的结构没有达到古人的那种严谨,中宫不收、侧欹无法,特点不突出。总结一下就是无古人之法。

二是线条和古人比,软弱无力,中锋、侧锋不分。这才知道书法用笔之难。

三是章法布局千篇一律。回看古人,这才发现先贤们的作品这么自然、有味道。

再就是墨气、行气、连接、节奏更是初创者难以掌握的。

这就迫使我们要返过头来,再来找古人讨教了,这样也就成了有目的学习了,相信效果事半功倍。这也是辩证论,理论…实践…理论,往返不断提高。

试创作是我们学书法一个很好快捷之路,当然临帖学习一定要达到一定水平。



锦阳居解安庆书法


每一次书法创作,都是对平时临帖所学到的技法和领悟的考试。它能检验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如何作针对性的训练?

书法创作包括哪些要素?

一,构思。先要立意,主体风格是什么?用什么书体?什么章法?做到意在笔先。

二创作书写过程。这一步要靠平时临帖技法的积累,灵活应用,主题思想确立了,丰富多采的题材一一呈现出来,为表达主题思想服务。做到一气呵成,挥洒自如。

三,书写视觉效果。用笔有无病笔?结构是否妥贴?采用的用墨和章法形式,是否能对风格倾向的表现有效果?情感表达是否充分?

创作的书法作品完成后,作一次自我总结,对选定风格的类似名碑名帖作准确的临摹,或放松心态作自由取舍的意临,然后再创作,把碑帖中可取的技法充分应用到创作的作品中去,既检验了对古典碑帖的掌握能力。又逐步提高创作水平,让作品有"味道″。

综上所述,创作能带动和考察临摹水平,临摹能提高创作水平。二者相辅相成。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为徐渭所书《煎茶七类》。)


神韵轩书法


学习每一种知识,都需要有产出、有成果,学书法也不例外!而且书法创作是对学习书法有帮助的。

练习书法,不止是笔画、字形结构的练习,另外还有章法的练习,字里行间、留白、落款……都会影响一幅书法的好坏。而创作出来的书法,可以从整体上评价一个人的书法水平,而不是光从他平时练的字来看。有的人写单字很好看,但创作的时候,会发现其整体总差点意思,就是这样的道理!

所以,学书法,就要多练字、多创作。每临完一个碑帖,自己试着用碑帖中学到的东西写一幅作品,当做是习帖总结,久而久之,你的书法水平会不断提升!




爱写字的猿哥


书法作为中国的十大国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整个中国大地,甚至其它国家,而书法凭借什么,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书法又对我们有什么样好处,而值得那么多人去学习呢?下面谈谈我的浅见。

。能创作一手好的书法,能让人更自信,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十足的信心。现已把书法纳入中考考试范围,而小、中考试的试卷,也加重了试卷的卷面分。拥有一手好的字,不管是学生、从业者来说都能让你印象分大大增加。

能创作一手好的书法,更能让你倍受欢迎。因此,若把书法练好,更能够培养你的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今后不管什么事情都能静下心来思考。

创作书法,能够让人从内而外的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息。更懂得礼、智、信和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创作书法,能让你感悟人生至理。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虽然艺术是抽象的,但却在一个字中包含生活的种种至理,让你理解生活的真谛。

以上仅是个人的见解。谢谢!附我的作品。



校傲临风(书画)


文字是我国不可缺少的知识之一,书法是文字艺术的文化结晶,书法创作是文字艺术的修饰,创作书法不仅提高了书写能力,也会增添普通文字的记忆力和文化知识。

书法爱好者创作书法是在学过书法的基础上创作的,否则不叫创作书法。创作书法是一种实践,临摹是一种意识上理论与基础。每一位书法师都是离不开这个过程而来的,世界上没有生来不学就会写书法的,除非它不是怪才,就算是怪才也没有天生的书法才,这一点是铁打的规律。

创作书法毫无疑问是学习书法,更谈不上说对学习书法有帮助的事了,创作过程中所遇到各种困难是一种被压迫的进步,脑袋闷脑袋疼是在开化灵窍,只有创作才能遇上困难,其中的苦难越多越会有进步,假使没有了苦恼说明你的书法艺术性差的还很远,书法艺术只有高低却无止境,好好的去创作吧!只要孜孜不倦的去努力终究会走上书法艺术的尖峰。


用户金占石开13148899


书法是中华民族很特别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书法中包括篆隶行楷。我们可以想象那种颠张醉素,挥毫泼墨的状况中体会那种意到笔随的感觉,书法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灵动性,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飘逸,不是歌曲却有歌的悠扬。在现在的中国学习和继承书法优秀地传统文化,是我们现在每个炎黄子都必备的一项技能,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书法呢?我们心中要明白学习书法的好处有很多:

一、书法可以不断培养人的观察能力。我们知道学书之人,必须要经历临帖之路,因为只有不断地临帖,不断地去体会帖中的含义,这样才能很随意创作出很好的作品。在临帖中我们要照着古人的字帖模仿着写,而且还要和人家写的一样,还能让我们可以很认真细致地去研究书法字到底该怎么结体摆放?该怎么把章法可以很好的布局,从中更能体会到墨法的浓淡虚实、运笔的气息变化、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学书法可以不断磨练人的意志。曾有一句赞美学书法人的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因为这样的一句让很多书法家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坚持不断临帖及写字。而且还有很多洗砚墨池与退笔成冢的典故,让一些书法家可以在写字帖的时候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同时我们要明白能坚持天天临帖的人,他必定有着顽强坚韧的意志力来支撑着他!

三、学书法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书法是汉字的一种书写艺术美,每幅作品都会极具美感,而且能表现出肥而能秀、瘦而能腴、形体神韵变化无穷作品效果。比如我们在临写《曹全碑》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本帖中字体所能表现的精美遒逸的感觉,点画会表现出生机活泼的美,线条更是会有圆润简洁及秀美绝伦,结体匀称含蓄及风姿绰约的结构,而且用笔效果更是有那种笔柔中带着很刚劲的笔力与那种率意舒展的用笔。当然也是这种经常这种分析字帖的方法,经常揣摩字帖的精神,让人的鉴赏能力及审美能力在不断提高。

四、学书法可以改变人的气质。经常练习书法的人都必须要调心养气,完全静下心来去练。这种情况不论是在读帖、临帖、创作中,基本上都会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而且还会选用那种比较安静的环境中学学习书法。我们还要明白学习书法必须要有那种耐住寂寞,每天都要选择临池研墨及保持那种淡泊的心态。也要明白可能是你这种让自己的灵魂可以在浮躁的社会中安静两三个小时,还能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长时间下来你会发现你脸上会有必生静气。此外,我们在临帖的时候也要注意一点,要学会感悟帖中的人生哲理及美文,这样可以让你达到滋养及净化灵魂的效果;那么我们在临帖中也要明白,你在那种优美的诗句、意境中可以不断幻入妙境来尽情陶冶自己的情操,也正是因为这种常常学会与诗词来共融,与书法来相伴,久而久之你的容颜气质会发生很大地变化。

五、书法交流亦可扩大社交面。现在每个写字之人都会经常参加一些书法之间的交流、笔会、展览等重要的活动。在这些的活动中,你会见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军人、机关干部、退休老同志等一些人。他们和你有共同爱好,而且还会有那种酒朋诗侣及文客书友一起写书法,一起共品墨香。也正是因为和各层人士交流,让你可以能够拓展自己的眼理发,有更丰富的阅历。甚至会让你有一两个知己来相伴,这样一想是不是很开心及兴奋!

所以,在说过这些书法的好处的时候,你是不是又要提笔去写书法呢?


道艺2


从临摹到创作,这应该就是学习书法的目的吧。学习书法是从临摹开始的,一个人喜欢上书法,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古帖,日临不辍,时间长了,自已认为基本掌握了笔法、墨法、章法,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创作出一幅自已的书法作品来,以证明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这也是在下梦寐以求的事情。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到来。至于创作的作用,我看主要是对比吧。拿出自己的习字与先师比较,从形似,主要是神似上看学到了多少,笔法、墨法、章法上还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加以认真改正,坚持练习,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了,再拿出来让大家评论,若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那么我们的写字也真的要变成书法啦。


赫然204073796


在当代,总认为好的书法是创作出来的。其实是个误区,因为历史上的名帖都是信手沾耒,这就叫道发自然。

学习书法,重在临帖,贵在坚持,精其一家,能熟百家,功到自然成。学习碑帖,就是训练我们驾驭毛笔的能力,只有在长期的练习中,漫漫地感悟和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看历史上的名家,无不是无饥似渴地学习,与筆墨终生为伴,他们并没有刻意地去创作,而是在不经意中的手札,书信就是最好的作品。名诗名画名书都是与酒有关,说明什么不呢?说明功力到了炉火纯清的地步,在无意识闷的环境中写出兰亨序等名作。功力是先决条件,只有功力到了极致,才能运用自如,才能八面出锋,才能得心应手。人为地,有意识的创作是误入途的开始,是丑书的源头。

要对书法学习有帮助,除了读帖,临帖,读书习字。先做人再做事,字才能如其人。晋唐之后,特别是元明以后无大家,都是因为在认识上,在创作上太看:′重名头,基本功不到位,总想出人头地,反而误人弟子。

好的书法不是创作出来的,闭门造车是不合时宜的,静下心踏实临帖,虚心学习,终能成为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