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提高水稻的有效分櫱?

WdLsp_緲


你好!農村老俗話來說說提高水稻有效分櫱的話題,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水稻有效分櫱多自然產量高。



我國人口較多對於水稻的產量和品質是非常重要,當農業發展沒有這麼迅速的時候溫飽都是很難解決,不過經過我國專業研究員努力之下水稻的產量是非常高,很好的滿足了我國對於水稻量。

水稻在生長期間分櫱是非常重要,這樣才可以使得產量和品質上一層樓,今天我們來學習下哪些因素可以保證水稻有效分櫱?

提前施孽肥對於水稻分櫱起著非常重要作用,這個時期的需肥量佔全年肥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一定提前使用含氮元素肥料進行促進生長,促使葉片顏色轉變為黑色,是促進水稻在前期進行分櫱的主要措施。


對於早熟品種的水稻來說,它的分櫱期是非常短,這個時期的肥料是在插秧之後一個星期之後施肥。對於晚熟品質要適當推遲一個星期左右進行施肥,到了分櫱後期的時候數量不足夠的話要使用保櫱肥料,可以促進其穩定生長。

水稻插秧的時候一定要淺插,因為它的根系是比較小,太深的話是不易成活,對於分櫱期也會受到影響。在插秧的時候儘量保證水的深度比較淺,完成插秧之後要進行加水,這樣可以減少葉片蒸發,便於成活。

但是加水量一定要控制好,千萬不要太深,避免淹沒下面的葉片導致枯萎。一寸左右是最適宜的水的深度,待秧苗成活之後要將水層適當下降是有利於分櫱和生根。分櫱的生長和溫度有著很重要關係,儘量控制在二十度左右,太冷或者太熱的話是不易成活,灌水方式分為多次,每次要少量。

在秧苗進行緩苗期的時候要進行鋤草,因為雜草太多的話很容易和植株進行競爭養分,極大的影響根系生長,雜草太多的話要配合除草劑進行,藥劑濃度一定要嚴格要求,防止對水稻根系造成傷害,不太多的話可以進行人工拔除,對應不同情況使用不同方式即可。

曬田對於水稻分櫱也是非常重要,要結合時間和水稻生長狀況進行。第一點是根據發櫱的生長情況,待水稻苗百分之九十成活之後在進行曬田。第二點是生長勢,如果生長比較快,顏色比較濃重發生徒長的時候要進行重曬,對於生長較慢的話可以適當推遲。


第三點根據土壤狀況進行,如果土壤質地不太好的話要進行早曬,曬田的時間要適當延遲。在比較寒冷的地區種植水稻的話要進行深水淹沒水稻,深度在十釐米左右,時間控制是八天到十天左右,避免植株的節間生長太快、太長,這樣的話很容易導致植株倒伏,生長狀況不好。

好了,以上就是農村老俗話對如何提高水稻的有效分櫱的一些見解。如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交流溝通,我會及時的修正完善。


農村老俗話


水稻的分櫱是水稻產量的必要組成因素,平方米有效穗數、穗粒數、結實率是水稻產量的主要組成因子。而這幾項都和水稻的有效分櫱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如何提高水稻的有效分櫱呢?

1、移栽深度。移栽深度一般控制在2釐米左右,移栽過深,秧苗分櫱晚、分櫱速度慢,很難達到有效分櫱數量;移栽過淺,秧苗分櫱較快,分櫱數量多,很容易造成無效分櫱增多的情況發生。


2、移栽密度。機插秧苗,建議採取壯苗稀植、弱苗密植的方式。壯苗的秧苗素質比較好,返青快、分櫱能力強、能夠依靠相對少的基本苗數達到理想的分櫱數量,所以建議壯苗稀植;對於弱苗來說,返青慢、移栽後成苗率低、分櫱能力也差,這樣的秧苗只能通過增加移栽時的基本苗數來滿足最終的有效分櫱數量。

3、孽肥施用。水稻的生長離不開養分的供應,同樣分櫱也是需要持續的養分供給才能滿足分櫱對養分的需求。所以孽肥可以適當的早施,施足、施勻,對於提高水稻的有效分櫱也是有必要的。同時,也要在移栽之後施用返青肥來加快秧苗的返青速度,讓其快速返青進入分櫱階段,這對於提高水稻的有效分櫱也是很有必要的。


4、水層管理。水,是農作物生長所必須的。特別是水稻種植,在我們黑龍江井灌區,平均每畝水田的用水量在400立方米左右。但是,在水稻移栽之後,並不是需要長期的保持水層的,有的時候長期的保持深水層反而會抑制水稻的分櫱速度和數量。所以,水稻移栽之後除了施肥、施用封閉除草劑期間,保持2-3釐米的淺水層足矣,有利於提高泥溫、促進根系的生長,也能減少過量水對根系的脅迫作用。


5、病蟲草害。水稻移栽之後病蟲草害的發生就會伴隨著水稻的生長。除了對水稻的生長有影響之外,對水稻的分櫱影響也是比較重要的。比較典型的的草害防治,如果田面裡滿是雜草,施用的肥料就會被雜草爭搶;除此之外,還會和水稻爭搶有限的生長空間,抑制水稻的生長,造成分櫱數量不足而影響有效分櫱數量。蟲害和病害也是如此。所以,移栽以後的病蟲草害的防治是重中之重。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主要從如下方法來提高有效穗

1、增加種植用的水稻種子數量,增加種植過程的基礎數量,使用早齡健壯秧苗,提高成穗

2、及時曬田,控制幼苗,注重肥料營養集中,施足氮肥、增加磷鉀肥、

3、早插(增加吸收面積改善通風透光,延長營養生長期)、淺插(表土層通氣良好,泥溫能保持適中增加水稻有效分櫱,合理使用細胞分裂素,促進分化和發育,提高穗形成率、

4、適量增厚鋅肥,

5、淺水灌溉

6、早追促櫱肥,確保分櫱時養分充足

7、及時中耕除草,中耕能疏鬆土壤,提高泥溫,加速肥料分解、排除田間有害物質,促進根系發育

綜合以上幾點:早分櫱是促進水稻營養生長的關鍵,水稻只有早完成營養生長,才有足夠的時間孕穗,好的分櫱才能增加有效穗,提高產量


農二代阿根


根據水稻分櫱的規律,爭取有效分櫱是獲得高產的重要措施之一。水稻分櫱好壞與秧苗素質、品種特性、溫度、水肥管理等因素有很大關係,因此要提高水稻的有效分櫱,必須根據水稻分櫱的規律進行合理促控調節,重點在於“促早櫱、曬田控櫱”。

首先,選擇分櫱能力強的品種,培育壯苗,健壯的秧苗是水稻栽插後快返青、早分櫱的基礎。栽插時注意栽植深度,易淺插,深插秧苗返青慢、分櫱少!

第二、施好分櫱肥,從我們的實踐經驗看,水稻插秧後一個星期後或水稻直播後15-30天追施尿素加雲眾地硅鋅肥,雲眾地硅鋅肥是一款能促進水稻快速分櫱、提高抗倒伏能力的中微肥,水稻根系發達,據統計每穴水稻會增加1-3根有效穗!

第三,合理使用除草劑,避免出現藥害傷苗,不管是水稻栽插後還是直播田,分櫱期均是施用除草劑的高峰。當前稻田雜草抗性越來越重,部分農戶為了防除惡性雜草,盲目加大藥量或混用藥劑,輕則禾苗發黃,重則死苗,不利於水稻早發低位分櫱!

第四,合理管水,溫度是影響水稻分櫱的重要因素,在適宜溫度下,栽插後保持田間有1-3釐米的淺水層,利於根系生髮、吸收養分,在施足的基肥和分櫱肥基礎上能夠早發分櫱、多發低位分櫱,若遇低溫天氣應夜間灌深水護苗,避免水淹沒稻心,氣溫升高後迴歸淺水層。

第五,曬田控櫱,在水稻秧苗達到預期有效穗 70%-80%時開始露田,達到有效分櫱臨界期時曬田,葉色濃綠、長勢過旺的田塊適當重曬田,控制無效分櫱,但有時受天氣條件(連續陰雨)、環境條件(排水不便)等因素影響,缺乏曬田的條件,可採取灌深水控櫱。

第六,防好病蟲害,水稻分櫱期常發的病蟲害有二化螟、稻縱卷葉螟(中晚稻多)、葉瘟、潛葉蠅等,會導致禾苗發黃,甚至枯死,影響禾苗正常生長。

能做好以上6點管理措施,保證水稻能早發分櫱,有效分櫱每穴提高1-3根;曬田控好櫱、施用雲眾地硅鋅肥,能保障有效分櫱轉化成結實率高的有效穗,從而獲得高產!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一、早施促櫱肥、酌施保櫱肥

氮素營養對水稻分櫱起著主導作用,水稻分櫱期的施肥量是全生育期的20%-30%,所以早施速效性氮素促櫱肥,使葉色迅速轉黑,是促進前期分櫱的主要措施。早品種分櫱期短,促櫱肥必須在插秧後7-10天內一次施足。而中晚熟品種,一般在插秧後15天左右施足櫱肥,到了有效分櫱期末,若有效莖數明顯少於預期的適宜穗數時,宜酌量施用保櫱肥,促進分櫱平穩生長。

二、寸水活棵

淺水緩苗水稻插秧時為了便於淺插,一般實行薄水插秧。插秧後便適當加深水層,減少葉面蒸發,減輕植傷,以利反青成活。但也不宜過深,以免淹死下部葉片,,降低水溫、影響生根。一般1-1.5寸為宜,所謂的“寸水活棵”。在秧苗反青後,要立即把水層放淺到0.5-1.0寸,以利分櫱和髮根。。因為分櫱的發生和根系的生長和溫度有密切關係。分櫱期一面要求淺灌,但絕不能斷水受旱,必須做到淺水勤灌。


鴻洋浩瀚


有效分櫱才能形成有效穗,那麼水稻如何提高有效分櫱率呢?主要取決以下幾個因素:

1、選種。目前市場上的稻種品種特別多,有些一味地追求高產而忽略了種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有些種子在此地成活率高,而在別的地方就不一定。要綜合分析氣候、環境和土壤等因素後對種子進行選擇。

2、育種。對種子進行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消毒時一般是先用鏈黴素清洗,再用多託靈浸種消毒。種子消毒主要是防止育苗時出現病苗爛苗。

3、育苗。現在很多地方的農民,在種子發芽後直接播種,這樣做的唯一優點是省去很多人工成本,但會直接影響產量。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是先育苗後再移栽,這樣就能做到行、間距合理,光照充足,有效分櫱率更高,同時更有利於後期的科學管理。

4、栽苗。擯棄病弱秧苗,選用粗壯秧苗,早栽淺插。現在雜交水稻大都是一株一栽,每株之間行間距要合理均勻,控制在7寸左右,這樣秧苗對養分的吸收和光照都會很充分,非常有利於秧苗的分櫱且有效分櫱更高。

5、施肥。切記不能盲目施肥,一定要弄清自家稻田土壤養分含量及酸鹼度,按需施肥,一般來說施氮肥、磷鉀肥。尤其磷肥對促進水稻早期分櫱起著十分重要作用。要對量進行控制,不然會出現分櫱過早過多,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6、後期管理。淺水勤灌;及時追施葉肥、促櫱肥等;做好防病蟲害工作等。

總之,合理的選種育種,科學的田間管理是增加有效穗的關鍵。


隨緣隨袁662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有點專業性。水稻的有效分櫱指的是能夠成穗的分櫱,關係到水稻的產量構成因素之一。當然有效分櫱的對立面就是無效分櫱,無效分櫱多了消耗過多的營養,使水稻籽粒不飽滿,影響產量。

那麼怎麼提高水稻的有效分櫱呢?

首先移栽的過以後,田間要保持一定的水層,但不能深了。

其次要追肥不僅要追肥,最好追複合肥,每畝10公斤。

最後最關鍵的是在水稻封行的時候要烤田,烤田能夠促進根系的生長從而抑制無效分櫱的發生。還能夠增強抗倒伏能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總之注意三點:淺水促櫱~均衡追肥~適時烤田。




瀟灑如你們


首先是選苗,選一些健壯的苗。最好選擇旱育的壯苗,這種苗一般比較矮健壯,根系發達,白根多,抗性強,吸收營養強,更重要的是移栽後它返青早,髮根快,分櫱也早,成穗率高,增產比較明顯。

之後就是追施用分櫱肥,並促使分櫱儘早抽穗。施足氮肥,曾施磷鉀肥。一畝施過磷酸鈣40-5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

然後就是及時曬田控制田間幼苗,大概種植15-20天后水稻中的分櫱大多是有效的穗,因此種植後20-25天應減少無效的分櫱,促進營養物集中提供有效分櫱,以及促進大穗形成。





菜鳥園藝


如何提高水稻的有效分孽??水稻分為早稻,晚稻,但管理方法基夲一致,怎梓才能做到使水稻有效分孽呢?以我的:經見來說是這樣的,水稻剛栽插好,首次水一定要充足,後就不需耍大水了,保持寸水就行,使陽光曬透水,促使水稻分孽生長,水稻栽插前的肥料充足不充足,這時可施些氮肥,以保持水稻分孽生長之需要,這樣才能達到水稻的有效分孽成穗率,其中也需適時的拷田,給土壤壇溫,這時是水稻有效分孽最關鍵的一步,讓水稻根系吸氧,促使苗壯,這就是提高水稻有效分萼的最好措施。


WangFDDI夢圓


採用水稻機械化覆膜方式種植是水稻根系發達的保證,從而使秧苗有效分櫱粗壯養分吸收好,稻穗顆粒比傳統方式種植的多10%且飽滿,達到了增產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