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晴雯被攆時為什麼一反常態,顯得那麼“逆來順受”?這不科學啊

晴雯是寶玉房中最美麗的丫頭,也是最有個性的一個。按照襲人的話來說,晴雯乃是寶玉心中第一等的人。我們可以想象得到,襲人說這句話的時候,心裡面必定是是酸溜溜的。

襲人確實有嫉妒晴雯的理由。晴雯原來是老太太房裡的丫頭,長得漂亮,針線活也好,千伶百俐,是老太太欣賞的類型。老太太打算把這個俏丫頭給孫子寶玉做個房裡人,因為兩個人都小,也就沒說破,只是把晴雯派到了寶玉的房裡服侍。雖然這個計劃沒有明著說出來,但是旁人也看得明白,只是都沒有點破。晴雯那麼聰明,更是不可能不知道老太太的這個打算。

晴雯被攆時為什麼一反常態,顯得那麼“逆來順受”?這不科學啊

晴雯始終相信,自己將來是要留在寶玉身邊的,是可以和寶玉長長遠遠的廝守在一處的。她喜歡寶玉,願意和寶玉長相廝守。

但是,晴雯不會像襲人、碧痕那樣,靠和寶玉有肌膚之親來上位。她願意等到老太太正式開口,讓她做寶玉的妾室的時候,再和寶玉在一起。雖然寶玉有意無意的挑逗過她好幾次,晴雯都沒有做出不合規矩、禮法的事。

可是,在王夫人抄撿大觀園的時候,第一個就把病的起不來炕、幾天水米不打牙的晴雯拖起來,趕出了大觀園。理由竟然是:狐心媚意、勾引寶玉。

多可笑!真正勾引寶玉、和寶玉“偷試”的襲人沒事,伺候寶玉洗澡、洗到床上去的碧痕沒事,反倒是從不和寶玉“鬼鬼祟祟”的晴雯被趕走了。

趕走就趕走,還給人家清清白白的姑娘頭上結結實實的扣了一盆子髒水,這是人乾的事兒?

晴雯被攆時為什麼一反常態,顯得那麼“逆來順受”?這不科學啊

這晴雯是出了名的“暴炭”,點火就著的脾氣,更是個眼裡不揉沙子的主兒。照說,這次被冤枉了,還面臨被裁員的命運,就算不像趙姨娘那樣撒潑、撒賴大鬧一場,怎麼著也得向喜歡自己的寶玉、老太太訴訴委屈、求求情吧?可是,晴雯什麼都沒有做,就任由著王夫人把自己趕走了。回到表哥家沒幾天,可憐的晴雯就死了。

那麼,晴雯為什麼不向寶玉和老太太求救,為自己爭取一個留下來的機會呢?思來想去,大概是因為這幾點原因,使晴雯放棄了求救吧。

一、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晴雯沒有機會求救

我們知道,王夫人查抄大觀園的起因是那隻闖禍的繡香囊。傻大姐撿到了這個兒童不宜的東西,還是在小姐們居住的大觀園。這件事情本身就令王夫人恐懼、震驚。如果這件事被外人知道,整個賈府的名聲就完了。

又因為這個繡香囊是邢夫人派人送過來的,大有興師問罪的架勢。王夫人又羞、又氣。她覺得這是大房在嘲笑、羞辱她們二房,是在笑話他們二房管家不嚴。所以,羞憤之下,王夫人做出了抄撿大觀園的決定。

這次抄撿行動快捷迅猛、雷厲風行,別說晴雯這些丫頭不知道,就是寶釵、探春黛玉這些小姐都不知道。所以,晴雯根本沒有機會求救。

晴雯被攆時為什麼一反常態,顯得那麼“逆來順受”?這不科學啊

二、“靠山”不靠譜,“後臺”也早倒了

晴雯在怡紅院裡一直養尊處優,享受著“副小姐”一樣的待遇。那是因為寶玉一直在寵著她。可是,寶玉這樣的公子哥,在家裡是沒有真正的權力和地位的。按照封建禮教的規矩,他不敢、也不能忤逆王夫人。面對心愛之人的被逐,寶玉是連一句求情的話也不敢說的。再說,就王夫人那個倔脾氣,寶玉縱使說了也肯定不管用。

金釧兒當年被王夫人打罵趕走的時候,寶玉不是一句話都沒說,撒腿就跑了嗎?雖然這事兒,沒有人提起來,不過,以晴雯的聰明勁兒,八成兒她早猜著了。

晴雯愛寶玉,知道他懦弱,膽子小,不敢承擔責任,她也就不想給他添麻煩、添煩惱了。明知道他辦不到,何苦難為他呢?

老太太那邊呢?如果晴雯向老太太求救,能免於厄運嗎?

也是否定的答案啊。先不說,晴雯自己病的七葷八素,動彈不得,不能親自去向老太太求救。就算她去了,或者打發一個好姐妹去了,和老太太說了這件事,老太太就能做主留下她嗎?

晴雯被攆時為什麼一反常態,顯得那麼“逆來順受”?這不科學啊

老太太喜歡晴雯不假,可是,再好,她也就是一個丫頭。老太太那麼睿智、有大局觀的人怎麼會為了一個丫頭公開與自己的兒媳婦唱反調呢?

再說了,晴雯的“後臺”老太太其實早就不管家事了。雖然表面上她是家裡的老封君,人人尊敬她,可實際上她早就沒有了實權。否則,寶黛的婚事她又怎麼會一拖再拖、不敢貿然挑明?她就是怕說出來被王夫人一票否決了呀,含糊著可能還有機會,直接否決了就不好再提了。

所以,無論是求寶玉、還是求老太太都是沒希望的,晴雯索性都不去求了

三、晴雯個性強,這次的“逆來順受”,其實更是一種反抗

晴雯性格是那種寧折勿彎的類型,她高傲,單純,明媚、陽光。她對王夫人說的“狐媚子”、“勾引人”,本身就十分反感。其實就算打死她,她都不會去勾引寶玉的。

糊塗的王夫人卻把這一盆髒水潑到了這個怡紅院最高潔的丫頭的身上。那些平時嫉恨晴雯的丫頭、婆子們趁了願,覺得總算是趕走了“禍害”,她們大概都在等著看晴雯狼狽的樣子。可是,晴雯偏不讓她們得意。

晴雯被攆時為什麼一反常態,顯得那麼“逆來順受”?這不科學啊

不是懷疑我勾引公子嗎?好,我就勾引了,怎麼著?她臨死前和寶玉換了內衣,又把指甲咬下來,送給寶玉。還囑咐他,不必揹著人,就是要叫她們知道。狐狸精就狐狸精,我晴雯認了,氣死你們!

晴雯這一反常態的“逆來順受”其實是她另類的反抗,是她對以王夫人為代表的齷齪的封建勢力的挑戰與宣言。

結語:晴雯無辜被攆、最後慘死,是作者對無情的封建禮教、封建制度的質疑和控訴。晴雯一向被認為是黛玉的影子,晴雯蒙冤而死,大概也映射了黛玉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