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古人没有电,晚上都在干什么?

无心插柳53


那要看这个古人是属于什么阶层的古人了。

如果是达官贵胄,巨商富贾。

请相信葭明通的话:“他们晚上日子比你这个有手机有电脑有电灯的人幸福不知道多少倍,可以开展的娱乐不知道比你丰富多少倍!”

只要财富足够,权力足够,照明从来不是问题。

你看电影看电视看直播不算了不起,人家养着整套的戏班子,成群的歌姬舞姬,杂耍演员,想怎样娱乐就怎样娱乐,也完全可以“点”暂停!去上厕所的时候,让演员们停下等着就是了。

如果是普通人呢!

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怜,小孩子可以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讲故事呀,你以为那些神神怪怪的民间故事是怎么创作出来的?还不是一代一代的老太太胡诌出来骗小孩的。

孩子们听故事不怕重复的,现今不还是《西游记》看了一边又一边,《小猪佩奇》看了一边又一边!

至于成年人们。

如果是农闲时期呢,自有说书的艺人,唱大鼓的瞎子,演戏的戏班子四处游走做生意,一个村子家家拿出点粮食,或者听说书,或者听大鼓,或者多拿点粮食直接请一个大戏班子,全村老少乐和一个月,听一大套《杨家将》完全是可以的。

上面的活动有上一个三个的照明工具也就可以了,全村之力还供不起三两个照明工具吗?完全可以!

有哪些大的村子,有“族田”的村子,自有人在祠堂里面一宣布,“老少爷们们,明儿咱村子开始演大戏,”根本不用村民个人出一分钱的,全是“公中”的钱。

我们要记住:现在的农村和过去的农村根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了。

那时候,国家也许是一盘散沙,每一个村子绝对不是一盘散沙的。

那些族长呀,乡绅呀,为了笼络人心盘剥乡民,是很有动力去组织娱乐活动的,也不是花他们的钱,甚至他们可以在里面挣钱的,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是农忙时节呢?

当然是干活了,又不是书生读书,不一定就一定需要点灯才可以干活的。

农忙呢,丰收呢,实在需要点灯也应该点灯呀!

再多说几句,很多年轻人大概会认为农忙全是田地里面的活计。

其实不是,过去收庄稼,不说其他,只一个玉米就完全是晚上用双手一颗一颗剥下来的,麻烦的很。

其他的庄稼收割起来,如果不到天黑完全看不见是不会回家的,晚上当然需要点灯做饭吃饭,修理农具磨镰刀了!

忙的很!必须摸黑吃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