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害是什么?

我忘思恋


慢阻肺主要会有慢性咳嗽咳痰和活动气短的症状,而慢阻肺患者严重的情况下,身体不同的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专家表示随着肺功能损害的逐渐加重,COPD患者常出现慢性呼吸衰竭,并进一步引起动脉高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表现为口唇紫绀、间断下肢水肿等。重度COPD患者也容易合并气胸、肺栓塞,并常伴有身体疲劳、体重下降等,全身各个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首先,反复咳嗽咳痰气喘,会影响生活质量,影响社交能力,造成情绪低落。还有反复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频繁使用抗生素,容易造成菌群失调,比如细菌耐药,出现真菌感染等等。

第二,反复发作会加重心脏负担,造成右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造成体循环水肿,比如下肢浮肿,活动后气喘明显,影响日常生活。

第三,反复气喘造成缺氧会引起红细胞明显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加上慢阻肺肺功能差,活动少,久坐会引起下肢静脉血栓进而引起肺栓塞风险。

第四,慢阻肺患者由于肺功能差,进食少,长期这样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最后,就是缺氧严重,痰液无法自行排出容易造成窒息,引起昏迷,呼吸心跳骤停风险。

此外,肺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其目标主要就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以及延缓肺功能下降。所以慢阻肺病人长期进行家庭氧疗+家用呼吸机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应戒烟,适度锻炼,进行肺康复治疗,这也是一种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方法。


和普乐睡眠与呼吸健康


秋冬季节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的高发季节,气短或呼吸困难是其主要表现,这也是很多人就医的直接原因。气短或呼吸困难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严重时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都会感到气短,病人往往出现呼吸费力、沉重以及憋气的情况。患上慢阻肺后,药物治疗很重要,同时还要注意自我保护意识,吸烟患者尤其要戒烟。

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大多与肺部对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气道炎症是慢阻肺疾病进展的核心机制,驱动其发生和发展。造成慢阻肺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长时间吸入香烟、烟雾粉尘及其它有毒颗粒。慢阻肺常出现反复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加重史,随着病情发展症状急性加重会逐渐增多。

慢阻肺的首发症状通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初期咳嗽呈间歇性,而且早晨症状较重。随着咳嗽逐渐加重,会发展成整日咳嗽,但夜间咳嗽较轻。夜间通常会有间歇性咳嗽或排痰,痰液一般为白色黏痰或泡状痰,在急性发作期痰液有增多,而且还可能出现脓性痰。需要注意的是,少数病人咳嗽时不会出现痰液,也有病人虽然气流明显受阻,但却不出现咳嗽的情况。

喘息和胸闷虽然不是慢阻肺的特异症状,但有些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也往往会出现喘息的症状。体力活动后经常出现胸部紧闷感,主要与呼吸困难及肋间肌等容收缩有关。慢阻肺晚期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营养不良以及抑郁等情况,在有合并感染时还会出现咯血痰或咯血。关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详细介绍如下:

慢阻肺的危害

慢阻肺可称得上是肺功能的“慢性杀手”,若不及时干预治疗,肺功能会逐年下降,气短症状也会逐渐加重,直至丧失活动能力。慢阻肺会引发肺部反复感染,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慢阻肺如何诊断?

一般来说,慢阻肺到医院呼吸内科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即可诊断,另外通过血氧饱和度检测,还可评估缺氧的严重程度。专家指出,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备检查之一,有助于检出早期肺气道病变,对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血氧饱和度指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也就是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对慢阻肺患者,尤其合并缺氧者,通过指脉氧检测来测定血氧饱和度非常重要。

目前还未有药物或手术可根治慢阻肺,所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重要,治疗目标主要是减轻当前症状、降低未来风险。慢阻肺的治疗分急性期治疗和稳定期治疗两个阶段,在急性期主要是抗炎、强化平喘和解痉治疗,稳定期的治疗一是服用缓释茶碱、化痰药以及抗氧化剂等口服药物;二是使用吸入药物,比如短期的支气管扩张剂和长效抗炎及支气管扩张剂。

少数患者可能还需要使用压缩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或(和)表面激素水溶液。稳定期的治疗可能还需要使用氧疗,少数患者需要长期氧疗,也即每天使用超过15小时的低流量吸氧。对于重度慢阻肺患者,可通过双水平正压通气机进行呼吸康复治疗,以减轻呼吸肌肉做功、缓解呼吸肌肉疲劳,起到缓解气促的效果。

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哮喘的区别

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哮喘关系密切,而且彼此有交叉,但却不是同一种疾病。慢阻肺主要强调气流受限,而且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也即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费力的情况。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慢性咳嗽、咳痰的症状,当每年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而且连续两年,就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主要强调肺部形态的变化,比如气腔的扩张、细支气管和肺泡结构的破坏等,典型表现是活动后气短。哮喘与慢阻肺很相似,也属于一种气流受限的疾病,但哮喘具有明显的可逆性,也就是在哮喘不发作时,肺部功能基本正常或接近正常,而慢阻肺即使在稳定期,肺部功能也无法达到正常水平。

有吸烟习惯的患者一定要戒烟,否则会使药物治疗的效果欠佳,甚至失效。然后就是坚持服药和吸入药物治疗,并定期到呼吸科复诊。秋冬季节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感冒的次数,当出现咳嗽、咳痰以及呼吸紧促加重时,要及时咨询医师调整用药。日常生活中要进行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快。

吸烟对肺部健康的影响

对于吸烟者来说,往往会沉浸在吸烟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中。殊不知,它会在你没有任何察觉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以炎症反应的方式侵蚀你的气管和肺。随着时间流逝,气管和肺的损坏一直在不断积累。当出现咳嗽、咳痰或胸闷的情况时,由于症状较轻,可能满不在乎。数年之后,咳嗽、咳痰、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逐渐加重,最终引发慢阻肺。

大豆异黄酮可预防慢阻肺

据报道,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确定,大豆中含有的异黄酮对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有预防作用。该团队的研究人员表示,对于预防慢阻肺而言,戒烟是第一位的,而大豆异黄酮可抑制肺气肿在体内的发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原因中,有70%是因呼吸道感染诱发的,所以冬季一定要预防感冒。慢阻肺患者在秋季来临时,最好注射流感疫苗和多价肺炎球菌疫苗,以降低病毒和细菌感染肺部的风险。


jianxing2000


慢阻肺的危害主要是导致肺功能逐年恶化。刚开始的时候,慢阻肺患者还能笑傲江湖,后面逐渐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连洗澡、穿衣服都无法胜任。直至最后会出现明显的心脏衰竭、呼吸衰竭。


正因为慢阻肺对我们的心肺功能损害这么大,所以非常有必要及早治疗慢阻肺,不要拖到最后。早期的慢阻肺可能仅有咳嗽、咳痰,需要做肺功能检查才能发现有慢阻肺,而不是单纯的慢性支气管炎。


一旦确诊为慢阻肺,尽早戒烟。远离污染空气的地方。使用长效的支气管舒张剂,部分慢阻肺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比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其他药物比如氨茶碱片、茶碱缓释片等都是慢阻肺的平喘常用药物。这些药物需要长期使用,控制症状。即便如此,慢阻肺的肺功能还是会每年下降,无法逆转这个趋势。但是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慢阻肺患者也要注意运动锻炼,不要以为有病了就不能活动了,那是错误的。越是这样,越要在力可能行的基础上去锻炼身体,比如游泳,慢跑都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对肺功能是有很好的帮助的。



李鸿政医生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严重而普遍的肺部疾病,我们说肺部的疾病之王是肺癌,中晚期肺癌大部分无法完全根治,其实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同样如此,被查出该病的患者基本上只能控制不能完全逆转,患者会反复发作咳嗽气喘,最终需要靠呼吸机来维持生命,虽然死亡率没有肺癌那么高,但该病的发病率要比肺癌高得多,是一种更加需要关注的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害事实上不必肺癌小,因为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后期的病程非常长,病人常常饱受折磨,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无穷的烦恼和负担,它在身体上主要导致以下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反应,也是它被视为一种致残性疾病的原因。

导致人长期慢性的咳嗽咳痰和气喘

这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最直接的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病通常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所谓慢性支气管炎就是指40岁以上患者,如果有长期吸烟或者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因素,连续两年以上咳嗽咳痰或者合并气喘超过三个月,又排除了其它疾病,就称为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及气喘的痛苦很多患者都经历过,但一发作就是几个月这样的情况,很少人会经历,其痛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想象,白天人前人后的咳嗽吐痰和气喘,不但难受而且没有尊严体面,晚间躺下咳嗽不止,有些人甚至无法躺着睡觉,一躺下就喘不过气,简直痛不欲生。

缺氧

慢性阻塞性肺病最大的问题是缺氧,发病之初可能并不会体查出来,只是在爬楼,登山或者唱歌时觉得体力下降或者气短唱不久,逐渐出现明显的气短,稍有活动就气喘吁吁,后来出现严重的缺氧,甚至走100米的路都很困难,再严重时即使坐着或者躺着都呼吸困难,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这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致人残废的原因,缺氧导致人离不开氧气,每天都需要吸氧12-15个小时以上才能有效的延长生命。

体内废气——二氧化碳排不出

大家都知道动物是吸进去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人也是一样,跟普通动物不一样的是,人的脑容量大,耗氧量高,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多,而大脑对缺氧和血液中二氧化碳升高异常敏感,这两点和肺部疾病息息相关,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最容易导致这两点的最常见疾病,尤其是二氧化碳排不出,在血液中淤积,可能直接导致患者的神志异常,白天晚上睡眠颠倒,严重时胡言乱语,甚至有人精神错乱,在病房走廊大小便的也有,最严重的是导致二氧化碳麻醉,呼吸中枢抑制而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其实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人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排不出导致的肺性脑病,最后需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导致心脏衰竭

其实慢性阻塞性肺病可以导致全身各个脏器问题,单独提出心脏是因为心和肺直接相连,中间靠肺动脉相互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非常容易导致肺动脉的压力增高,这种压力直接传导到心脏,特别是右心室,长期的压力增大可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衰竭病人表现出慢性阻塞性肺病典型的后期改变,常见症状为食欲差,吃一点就腹胀,气喘加重,不能平卧睡觉,躺下气喘更严重,双下肢浮肿,脖子部位的颈静脉比正常人粗很多,按压右侧肋骨下缘,静脉会更加粗。心力衰竭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是应该考虑到的原因。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个可以预防,可以治疗和控制的疾病,在未发病时及时戒烟,发病时积极控制症状,规律用药,大部分可以取得很好地治疗效果,很多人可以获得正常人差不多的生存预期。


胡洋


要说慢阻肺最大的危害,那就是CO2潴留引起的昏迷,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到医院及时就诊行呼吸机治疗,笔者见过多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痰液增多,粘稠咳不出来,并发肺部感染,还有些是痰痂引起的窒息,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下面说说慢阻肺急性加重是什么情况,主要症状是气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 颜色和(或)黏度改变,以及发热等。此外亦可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全身不适、 失眠、嗜睡、疲乏、抑郁和精神紊乱等症状。当患者在病程中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或出 现某些新症状,尤其是出现气促加重、咳痰量增加和(或)咳脓性痰时,提示慢阻肺急性加重, 需要对原有治疗进行调整。关于患者症状的加重需要持续多长时间才能诊断为急性加重, 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大多将持续时间界定在 36~48 小时以上,即患者的气促或胸闷、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通常需 2 个及以上症状)加重,并持续 2 天以上,可判定慢阻肺急性加重。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家庭治疗如何实施?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取增加平素所使用的支气管 舒张剂的剂量及给药频次治疗。未曾使用过抗胆碱药物者可选用异丙托溴胺或噻托溴胺 吸入治疗,直至病情缓解;如未能缓解,可予较大剂量的雾化治疗,如沙丁胺醇 2500μg加异丙托溴胺 500μg,或沙丁胺醇 1000μg 加异丙托溴胺 250~500μg 雾化吸入,每日 2~4 次。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对加重期治疗有益,可促进病情缓解和肺功能恢复。如患者的 基础 FEV1<50%预计值,除支气管舒张剂之外,可考虑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 30~40mg,连用 7~10 天。或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治疗。如患者咳痰 量增多,痰液呈脓性,应积极给予抗生素治疗。抗生素选择应根据患者肺功能以及所处 地区常见致病菌和耐药流行情况,选择敏感抗生素。主要病原微生物和具体用药参见表98-2。患者院外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免贻误送医院治疗的时机。


中华医学科普


(慢阻肺分为五期)(第一期),无症状期:患者无自觉症状,体格检查,胸部x线片和肺通气功能测定均无异常发现,仅在病理捡查时发现有肺气肿。因此,属于亚临床阶段。第二期:通气障碍期:患者有发作性或持续性呼吸困难,慢性咳嗽,疲乏乏力,体格捡查和胸部x线检查有肺气肿表现,肺功能测定显示通气障碍,残气量什增加。当出现临床症状及体征,已可作出肺气肿诊断时,即进入第二期。第三期,低氧血症期:除上症状外,己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虚弱,紫绀,休息或运动吋paO2降低。第四期,二氧化碳潴留期:出现嗜睡,意识障碍,paCO2升高。第五期,肺原心脏病期: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可出现心力衰竭。


仁济仁爱88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慢阻肺主要是由于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膨胀和过度充气,导致肺组织弹力减退,容积增大。会引起呼吸困难等情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特点,起初慢阻肺的咳嗽是呈间歇性的,晨起较重,以后早晚均咳,但夜间咳嗽不适非常显著。症状较轻者仅发病与冬春季,夏秋季症状减轻或消失;严重者四季均咳,且冬春更为严重。病情急性发作时可偶素症状更为严重,少数患者有明显气流受限但并无咳嗽症状。

这些症状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危害非常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如果反复的感染,还会对家庭的经济造成负担。慢阻肺严重的情况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产生。如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胃溃疡、睡眠呼吸障碍。

慢阻肺病情反复发作或加重会长期困扰着患者,所以一旦患上慢阻肺一定不能拖延治疗。尽可能在病情初期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规范治疗。


肺气肿慢阻肺科普学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为常见的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以进行性发展的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慢阻肺主要累及肺泡,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管壁弹性下降甚至气管壁损伤。

  慢阻肺本身会引起呼吸困难,长期进行性加重的患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1、并发自发性气胸,肺气肿患者可能因为长期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导致胸膜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常伴有肺野透亮度高和肺大疱存在。

  2、长期慢阻肺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随着慢阻肺病变进行性加重,动脉血气恶化时,会显著增高肺动脉压并加重心脏负荷,加上心肌缺血和代谢病变等因素,容易诱发右心衰竭。

  3、慢阻肺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

  4、长期呼吸困难导致体内缺氧状态,可能会出现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全血容量增加、血黏度增高,引起头痛、头晕、耳鸣、乏力等症状,老年人易并发血栓栓塞。

  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中发病率比较高的慢性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患者的自我管理,预防急性加重、控制严重症状,以达到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慢阻肺患者一定要严格戒烟,因为烟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会导致支气管的感染病变。空气污染带来的雾霾天气,也会加重慢阻肺患者的病情,所以重度污染的情况下,一定要缩短外出时间,必要情况下带防雾霾口罩。慢阻肺属于不可逆性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近年来在我国发病有上升趋势。‘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常见以持续性气流阻塞为特征,伴咳嗽咳痰。

引起慢阻肺的原因是吸烟或吸入有害气体,以及粉尘颗粒引起肺部慢性炎症,最终导致气流受限,患者经常“喘不过气来”,这也是慢阻肺的典型症状。

患者每发生一次慢阻肺的急性加重,不仅会加剧咳嗽、气流阻塞症状,还会加速肺功能的逐渐衰退,导致患者今后病情急性加重的发生也越频繁。

慢阻肺患者在1年中若发生2~3次或更多次的急性加重,5年的生存率仅为30~50%,相比部分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还要低。

因此,慢阻肺的急性加重会给患者造成严重危害。

慢阻肺是我国中老年常见慢性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患者的自我管理,预防急性加重、控制严重症状,来达到延缓疾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戒烟是慢阻肺患者首先必须要做到的。做好慢阻肺日常管理,还要从这几个方面开始,与专业医生保持联系,坚持治疗,生活中加强自我监测、定期随访,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呼吸康复训练。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出现使用吸入治疗药物后,仍无法阻止或缓解气促或喘鸣、咳痰的颜色、气味、数量及粘稠度较前有改变或人感到极其的疲倦乏力时,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湖南医聊


慢性阻一、塞性肺疾病又称慢阻肺(简写COPD),是呼吸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多见于中老年吸烟患者,以反复咳嗽、咳痰伴或不伴气喘为表现通过肺功能及胸部影像学进行确诊。

该疾病早期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不是很明显,仅在体力活动后出现,并呈进行性加重,晚期出现呼吸衰竭、肺心病,严重者肺性脑病,甚至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危害:

一、身体方面:慢性咳嗽、咳痰会导致呼吸肌痉挛、疲劳,导致支气管扩张,部分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有部分肺泡扩张,出现肺气肿、肺大泡,在用力及屏气时出现肺大泡破裂,导致自发性气胸,加重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呼吸骤停,死亡,另外随着呼吸肌的疲劳,出现活动耐力下降,无法从事体力活动,严重者自身的生活无法自理,需别人照顾。再者,严重的气喘和呼吸肌疲劳,会导致氧气吸入不够体内二氧化碳排出障碍,而出现II型呼吸衰竭,进而出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重心肺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二、精神和心理方面:病程时间久,导致内心紧张、焦虑、害怕,夜间失眠、入睡困难,白天精神恍惚、精力不足,做事情无法集中,导致失误频发,最重焦虑抑郁,甚至自寻短见!

三、经济、社会方面:这种疾病是慢性疾病无法根治,平素未规范诊治和保养,有可能出现病情反复,多次住院,首先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同时给家人和医院、社会带来精力、物力上的负担。总结下,这类疾病是一种也可以治疗,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希望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宣传戒烟,同时督促吸烟者戒烟减少二手烟危害,再此,祝大家身体健康!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