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很多农民看电视里的致富故事来搞养殖和种植。请问都成功了吗?

新大风歌


我觉得做事亲力亲为的都能成功,就是有一些人光看到别人赚多少钱,而没看到别人的付出。就盲目投资自己还不懂科学技术方法,这样的人失败的几率大。


翟耀阳


曾有一段时间迷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节目,看的小心脏膨膨的跳,觉的自个加入进去也能快速走上人生巅峰!

2010年时心动不已的我决定入局,养土公鸡,在干前也调研过市场,一只确实也能买100多元,这价钱利润不低了,说干就干,修房子,平场地,安铁网联系鸡苗,一顿操作猛如虎,梦里都在数票票。

1000只鸡苗回来了,我的苦痛开始了,和小鸡住在烧的三个铁炉室内37度的房子里,不停添火,喂水喂料,间隔几天还打疫苗,在现实中你会发现你曾经书本中演连过的都是皮毛!因为问题永远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出现,真是焦头烂额,电视里看的风轻云淡在你面前就是山后有山!致富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入了行了,苦就忍了赚大钱就行,随着鸡儿长大放场地散养各种问题也一件件来了,尽是公鸡老是打架每天都死几只!又折腾的给买眼镜和防啄药,这个止住点又发现黄鼠狼来吃鸡,又在铁网边喂大狗,下药弄夹子苦尽甘来终于能上市了才发现已剩600来只,按100元每只算利润也由可观变成一般,自我安慰经验不足,这次小赚下次大赚,可市场又无情的打了脸,要买100来元每天也就卖三五只,周边县要几只又没法送(要活的)就这样卖了几个月才卖完,一分没赚还赔几万!!

可以想象那种养蝎子,山鸡,竹鼠,黄粉虫等稀有品种的!赔的更多!自个总结在市场经济下一定要盯紧自己能掌控的市场再做,别总看别处!中国市场是很大,那是引诱你的话。可控市场才是真,投身进去定输赢!





健者行远


你好,我是城市Farmer。很高兴来分享我们看致富经然后实践养殖的经历。

今年是大学毕业的第十一年,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本以为读了大学应该可以离开农村,没想到还专业调剂到一个没听过的专业---植物保护。从此也就在没有离开农业行业了。

那时候学校寝室里是有电视的,记得从大一开始,宿舍的电视每一期到致富经的时间都被我霸屏,室友都说我走火入魔了,每天就想着怎么发财,就这样我们看了接近4年的致富经,也一直是停留在看的上面,没有实际行动。

直到大学毕业的那段时间,班上同学都已经定了工作,而我一直没有找工作的意愿。心里就一直在想,我应该自己做点事情。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个多月,所有同学都离开学校了,还没下定决心的我,有看了一期致富经,养牛的一期节目。不知道什么原因,那天的想法特别强烈,我就要去养牛。

经过大学训练后的,认为自己是用知识去养牛,和家里沟通了几遍后,家人居然同意了。

就这样,拉着一个同学就坐车去了山东,买了10头牛,请了一个大卡车拉回来。这辈子估计都不会忘了那一幕,自己坐在大卡车司机边上,牛在后面,心里想着,以后要办个多大的养殖厂,怎么发展,自己肯定是班上最有出息的。

到了家里,牛就放在村里一个废旧的猪栏里养着,老妈帮忙看着。就这样开始了养殖产业。

这里过程就不和大家说了,牛越吃越多,越却越养越瘦,吃的东西后面都不知道到哪里能供上。然后牛就慢慢开始发病,开始死了一头,后面就赶紧卖了四头,牛还是在越来越瘦,竟然比买的时候还轻。把老妈也熬瘦了,也看不下去了,最后就一起卖了。

第一次的养殖就这样经过了6-7个月时间就结束了,第一次的投资也以亏本结束。然后就乖乖的进入自己的植保领域,一直干到现在。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最大的问题还是年轻,经验不足,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了。


城市Farmer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乡村小栾。

我用亲身经历来回答在农民在电视里看致富故事最后的结局。

我公公看到电视里经常播养驴,驴浑身是宝。驴肉贵,驴皮价格也高。我家就前几年开始养驴的,驴苗是在东北引进的,我家是在鲁西北地区,当时的买驴苗的价格是23一斤,买回家之后毛驴的价格跌到18一斤。也就是说每斤赔五块,一只毛驴二百斤算,每只毛驴从买回来到家就赔一千多块。当时引进200多头。

买回来之后毛驴因为水土不服,几乎全生病,打针,输液,死了好几只。养了一年。毛驴该出栏了,市场价格又跌到了每斤13元,舍不得卖,可是这是活的每天还要吃啊!饲料钱,草料钱,每天睁开眼,就要吃,最后狠狠心卖的11一斤。全家折腾了一年赔了一百多万。

母驴繁殖,一年中总共生产了十多只小驴,都是晚上生产的多,难产的,早产的,产下来母驴不让吃奶的,就活了一只。

草料还都是自己有个玉米收割机,自己储青饲料。基本上没太花草料钱。

市场上太多用骡子肉和马肉来代替驴肉,导致真正的毛驴根本卖不出去。近年来驴皮的价格更是一路暴跌。才导致养驴户都赔钱。养殖业水太深了。

以上仅个人观点,养殖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5e2f222f4b44ce9beb2454427de2d93\

乡村小栾


我也是一直关注农业频道的致富经、农广天地,上面介绍了很多种农业、农村、农民从事的项目,包括题主说的养殖和种植,当然还有另外一些项目。电视节目上的内容一部分是为了节目效果,一部分则是给大家介绍一种农业思路,不可尽信,也不可不信。

就拿我所熟悉的黑斑蛙养殖项目为例,先介绍黑斑蛙养殖的实际情况,养殖技术已经成功,但是养殖风险很大,很容易失败,饲料投入成本大,而且和鸡鸭类的养殖还有点不一样,鸡鸭养大后,抵抗力强,死亡率会大大降低,但是黑斑蛙长大后并没有这个特性,同样容易生病,一旦在大蛙期生病了,前期投入的饲料钱都打水漂了。黑斑蛙养殖大多亩产在2000斤,老养殖户养殖成本能低到7元每斤,零售价在20-40元间波动,批发价在10-25元间波动。养殖黑斑蛙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且很怕交叉感染,同行参观考察都要在外面消个毒才让进养殖场,所以农家乐模式基本搞不起来。

介绍了黑斑蛙养殖的实际情况,再看看电视节目为了效果,会如何拍。首先会给你养殖很成功的场景,一进养殖场,黑斑蛙四处跳,这个对养殖成功的来说不算夸张,对养殖失败的来说,那就是讽刺了。第二,会介绍一些养殖的技术特点,黑斑蛙的养殖难点就在喂食,前人花了几年的时间攻克了这个难题。第三,会介绍平时做些什么,这里就会夸张一点了,把工作简单化,主要工作就是喂食、消毒和控制水位,好像很简单嘛,实际呢,很多工作太小太细,都不好介绍,一个人的精力只够养殖5亩地的规模,你们觉得很简单吗!第四,介绍一些附属特色,黑斑蛙可以联想到的就是农家乐,回忆一下小时候钓青蛙的乐趣,养殖池里混养一点泥鳅、莲藕、水稻,可以玩玩,实际上农家乐基本搞不起来,泥鳅是会吃蝌蚪的,前期是要灭杀的,混养莲藕、水稻是在做得事情,只是远没有电视上看到的那么欢乐。第五,算算收益,这个就可以夸大了,电视上基本会按市场零售价算,实际养殖户能得到的都是批发价,就算少量零售,那量也太少。节目最后都会提醒大家一句,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是真的,只是在节目里就那么几秒的时间,容易被忽略。

从一个例子可以看出电视节目效果,但是你要说黑斑蛙养殖是骗人的项目吗,不是,它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特种养殖项目,只是搞养殖的并不是都能成功,更不会像节目上放的那样轻松、暴利。

其他一些养殖、种植项目同样原理,肯定是有人成功的,只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地域限制、市场价格、养殖技术水平、营销能力都息息相关,如何才能以最低的成本投入,产出东西,再卖出最高的价格,都是学问,需要好好研究。


执着的农村梦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

我邻居看电视里面搞养殖,基本上没挣到钱。

一,他是合作羊鸽子的,在?手上看的,进货价150一对老鸽子,说是小鸽子回收100块一对,订货,打款,送货,

二, 等到有小鸽子线厂里回收,百般刁难,说是没用他们的饲料,不回收。

三,让用他们的饲料,进他们的饲料,(他们的饲料比普通的贵两倍)小鸽子养成,他们说没有达成他们收成的标准,

四,现在他们在村里销售,一对小鸽子销售30,不说挣钱,也没多大利润,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从小玩泥巴长大地


很多人因为看电视里面的致富故事来搞养殖和种植,最后基本上都输了。不排除有极少部分的成功者,但概率极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电视节目有滞后性

每一个电视节目,从拿到选题,然后评估观众的喜好,再到拍摄,后期剪辑,过审,再到电视台排片,大半年过去了。而做致富节目,选择的一些人群,都是现阶段的成功人士,这些成功人士都有很多年的从业经历,那么,时间的跨度就会很长,短则三五年,多则十年以上,三五年的时间,市场,价格都变化了。农民朋友用三五年前的模式放在当下来运营,市场与模式并不匹配,凶多吉少。

电视节目的传播性,导致供给变大

这些人群里面,只要是万分之一的人选择投资,都会导致供给的过剩。当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市场会自动调节,导致单价变低,导致变少。这个对于已经布局规模的大公司而言,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新进入的小白来说,也是灭顶之灾。

电视节目的戏剧性,导致节目的呈现并不真实

本来鸵鸟肉一般的市场价格是50元/斤,但是为了使这个项目看起来似乎诱惑力,一般会写到80元/斤。而当小白不做市场的调查研究,以80元/斤时的价格来重组,那么他会接受更高的成本。而这个成本,用50元/斤来销售,是一定会导致的。这种数据的不真实,会导致小白失败。

电视节目只讲大概方法,并不提供整个流程的展示

每个节目因为时长的限制,会压缩掉很多流程。比如说,很多节目大概只讲怎么养,但是却不聊怎么卖?只讲针对卫生,但是怎么做杀毒,工具是什么,杀毒液怎么配置,时间安排如何,这些都不太详细。这会扩大了很多新进小白的试错成本。一个项目要成功,必须对整个种植,养殖的流程极度熟悉,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需要有成熟的销售渠道,才能让产品变现,而电视节目的时长,并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所以,很多人看了电视节目,却没法实现出来,也就无法盈利了。

电视节目的滞后性,播放后导致供给的增加,它为了收视率而作的数据的夸张,在到它每有提供整个流程,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们只能把它作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频道,而不是一个成熟的方法论来操作。大家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来挑选适合自己的项目,而不是盲目的详细电视节目的描述,之后,电视上说了,“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你输了,它是不负责的。


养鸵鸟的设计师


对于农民来讲,种植和养殖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以及自身的优势等等因素来决定。不能盲目的看电视上的成功案例,就头脑发热跟着模仿,这样最后会弄得很失败。

要想搞好种植和养殖,首先要考虑它的市场前景,搞好调研,消费人群,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再次要了解说要从事的产业是不是适合当地生产,其次要专业对口,人恳说术业有专攻,要从事自己熟悉的产业,这样就杜绝了从头学起的尴尬,能将生产效益最大化。减少走弯路的过程。还有一点就是:凡事都要做最坏的打算,万一创业或者生产失败了怎么办?怎么补救?怎么应对?将损失减到最小化,做到未雨绸缪。





狼里格郎


大家好我是小梗,对于农民看电视里致富经,学着搞养殖,种植可以说肯定是有成功的,但也不会是多半人吧!

第一电视里的致富经,也是分地区适不适合,就像必须在南方养殖种植的,我们北方人看了,想在北方搞,所以说不现实。

第二看电视里的致富经,正好对我们投其所好,地理环境适合,有可能会成功的

第三电视里的致富经报道,很多事情也是没有说明的,比如说,销售线路,怎么说呢一个地方时兴干什么,都是聚堆式的。所以大家不要盲目的跟风。

好了这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大家喜欢,点赞关注一下





小梗


能不能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待这个事的态度。

首先,凡是成功的人都对所在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让你不断地去摸索实践,从而走向成功。没有人能在不感兴趣的行业成功,及时假装也不行。你不喜欢,是没有心思去钻研的。

其次,电视里看到的只是一个个例,有的可以复制有的无法复制。要考察市场,分辨之后在投资。比如,一个湖南娄底的朋友跟我说散养的母鸡在那里卖一百多一只,公鸡很便宜。而在我们这公鸡很贵,母鸡很便宜。所以还要看当地的消费习惯。盲目的去种植和养殖是有很大风险的,甚至是个坑。

再者,同样是做一件事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有时只是一点细微的差别却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比如,梨花的授粉正好赶上雨季,上午授粉的成功率比下午的成功率高,如果你不知道,功夫也花了但效果却差别大了。

书上的,电视的,听来的都需要实践来检验,只能作为参考意见,不能作为行动指南。

最后,用一句话来结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