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新型肺炎期間,心臟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醫生教你3招穩定病情

在冬季,特別是春節前後,是冠心病患者犯病的高發期,如果不能及時救治,往往會加重病情,甚至會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等嚴重情況。可新型肺炎疫情襲來,網上都在呼籲不是急重症儘量不要去醫院,避免交叉感染。對於很多心臟病患者就犯難了。

如果心臟病患者有了症狀到底該怎麼辦?這裡教大家3招,自己在家也能初步穩定病情。

新型肺炎期間,心臟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醫生教你3招穩定病情

1.首先要判斷是不是真的出現了心絞痛症狀

這幾天,我的很多老病人打電話來說,春節期間出現了乏力、出汗等症狀,問是不是心臟病又犯了。對於之前確診過的冠心病患者,都曾經歷過心絞痛發作時的不適感。有的是胸悶,有的是胸骨後疼痛,有的還會有咽喉或是肩背部的放射痛。再次犯病時,多數依然是類似的症狀。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心肌缺血的症狀是受心肌缺血的位置和麵積大小影響的相同的缺血位置不太可能出現不一樣的症狀,只不過會因為缺血程度出現輕重的差異。假設這位冠心病患者1年前做過心臟造影顯示某一根血管狹窄,而其他血管沒事兒,只要好好吃藥,沒有其他血管的迅速病變,往往症狀還是和原來的那根病變有關。所以,犯病的症狀也會和之前差不多。如果出現了乏力、出汗等不典型症狀,也不必太過擔心。

當然,那種又有高血壓、糖尿病,又抽菸喝酒,不吃藥好好控制病情的患者除外,因為你的血管病變是不可預估的!

不在這次討論範圍之內。

新型肺炎期間,心臟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醫生教你3招穩定病情

2.其次要減少誘因

春節期間,家務活多了,操心事也多了,勞累會加重心臟負擔,有可能誘發心絞痛症狀。趕上肺炎疫情來襲,每天擔驚受怕睡眠也不好,心理壓力過大,也有誘發心絞痛的風險。加上這幾天光吃飯活動少,血糖和血壓水平也會出現波動,都是心臟病日常管理的不良因素。

所以,減少勞動量,注意休息,適當放鬆心情,對於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仍有偶發心絞痛症狀的病人十分重要。另外,加強血壓血糖的控制,避免久坐不動,適當屋內散步活動活動,也是十分必要的。

新型肺炎期間,心臟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醫生教你3招穩定病情

3.最後要學會合理調藥

冠心病藥物的種類很多,每種藥物的藥效、適應症、禁忌症和副作用也各不相同。所以,不是每種藥都可以隨意調整的。尤其是合併消化道疾病、肺腦腎等併發症的心臟病患者,更不可隨意調藥。這裡所謂的合理調藥,優先指那些病情相對較輕,且沒有其他併發症的患者。

對於普通患者來說自行調藥的範圍很窄,並且要侷限於以前服用過切沒有明顯副作用的藥物。比如,很多心臟病患者吃過的硝酸酯類藥物。硝酸異山梨酯片(又稱消心痛)是目前市面上好賣又便宜的擴張冠狀動脈藥物,它可以每日三次,每次5-10mg口服,也可在症狀發作時舌下含服。另外,長效的硝酸酯類藥物,比如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市面上有一種廠家規格為60mg的品種往往效果不錯。

新型肺炎期間,心臟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醫生教你3招穩定病情

當然,對於很多複雜病情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近期症狀發作明顯頻繁,並且症狀持續時間長等情況,就需要藉助專業醫生了。而就近就醫,則是最佳選擇

我是心血管內科張醫生,如果喜歡我的科普文章,就請點贊吧!還可以轉發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關注我還可以看到更多心臟病的健康知識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