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夜讀:今天你可能錯過的新聞都在這裡

夜讀:今天你可能錯過的新聞都在這裡

【抗擊新型肺炎】

國家衛健委回應500萬人離開武漢: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

1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預防公眾指導建議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北京市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在回應“500萬人在春節前離開了武漢”的熱點時表示: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是病毒,而不是武漢人。

中國疾控中心:公眾佩戴口罩不用隨時更換

目前,很多民眾對口罩戴多長時間需要更換比較疑惑。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公眾佩戴口罩不必隨時更換,而醫務人員是有嚴格規定的。

配合疫情防控 鐵路部門延長退票時限

鐵路部門延長退票時限:1月27日24時前購買的乘車日期在1月28日0時至2月26日24時的車票,可延期至3月25日24時前辦理退票。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護士郭琴因工作不慎感染新型肺炎,治癒後主動重返工作崗位。通訊員 高翔 攝

武漢被感染護士康復後返崗:不為當英雄,也不想做逃兵

昨日,新京報記者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獲悉,該院急診科護士郭琴因連續多日救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不幸被感染。1月27日康復後,她主動要求返回崗位。到崗後,她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患者,希望以此告訴別人,新冠病毒可以治好,“不要驚慌,大家共同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最終查詢工具在朋友圈受到好評。

新型肺炎相同行程查詢工具,輸入航班火車號得知有無患者

一款名為“2019-nCoV新型肺炎確診患者相同行程查詢工具”在朋友圈刷屏,通過查詢可得知自己所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今日(1月29日),工具開發者董永鰲向新京報記者介紹,這是他和6位朋友短時間內設計搭建的,為的是能將零散信息集合,讓公眾快速高效地知道自己周邊的疫情。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1時21分,航拍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

多圖直擊 | 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的晝與夜

1月29日凌晨,湖北武漢軍運村旁的工地上燈火通明,不斷有機器引擎轟鳴聲傳來,幾天後,雷神山醫院將在此拔地而起。繼火神山醫院之後,雷神山醫院也在加急施工建設中,將成為未來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政廳】從副廳到村官,六省市多名幹部防疫失職被問責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日前,天津、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6省市多名幹部,因在防疫中失職失責,被陸續公開問責。

多數通報說明了失職失責的具體情形,如急救車將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運到其他醫院門口,村幹部隱瞞家屬從武漢疫區返鄉信息,沒能及時對接武漢回鄉人員,在微信群發佈不實疫情信息等。也有部分通報並未說明具體情形。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北京】北京市疫情正處於由輸入期到擴散期過渡的階段

今天(1月29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召開,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表示,北京市的疫情正處於由輸入期到擴散期過渡的階段,還發現了有隱性感染者和低年齡段感染者。

通過對北京市100多例病例進行分析,目前北京市的疫情還是以輸入性為主,去過武漢或接觸過武漢發熱病人;出現了多起聚集性病例,並且以家庭聚集性為主;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廣泛,除密雲、懷柔、平谷以外,其他區均有病例報告;出現了本地二代病例,並且有增多的趨勢;還發現了有隱性感染者和低年齡段感染者。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中國眼】肺炎疫情下,意外走紅的抗艾藥

“家屬急需,能不能賣給我克力芝?”

又一條來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家屬的求藥信息,傳送到白樺手機上。

對艾滋病感染者而言,克力芝並不陌生。作為艾滋病用藥,克力芝和其他抗艾滋病毒藥物聯合使用,可以有效抑制病毒複製。

因多位專家提示克力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能有效,且國家診療方案中提及可試用克力芝治療,在2020年這場肺炎疫情中,這款已問世20多年的抗病毒藥物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抗艾滋病毒藥物可以治療新冠肺炎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微博、貼吧甚至閒魚,都有肺炎患者家屬求藥的信息。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觀點】賣“天價”口罩被罰300萬,發“國難財”就該付出代價

將進價為200元/盒的3M口罩(十隻裝),提價到850元/盒對外銷售,你說該不該罰?

據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消息,因大幅提高口罩售價,北京濟民康泰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豐臺區第五十五分店,將被處以 300 萬元的行政處罰。這也是疫情防控以來北京市監管部門開出的首張重磅罰單。

口罩作為個人防疫的“盔甲”,可以說是當下最重要的防控物資之一。一些經營者利用其市場緊俏局面大肆抬價,不僅道義上站不住腳,也是在人為製造社會緊張,為防疫添堵。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視頻】湖北一線抗疫醫生自述:忙得沒法上廁所 穿紙尿褲不喝水

月29日,湖北省隨州市中心醫院感染性疾病科醫生杜娜的朋友圈引發關注。因為穿著防護服無法上廁所,也耽誤時間,她就在工作前為自己準備了紙尿褲。她說,自己在上“前線”前也曾害怕哭過,但在眾多一線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衛生戰士中,自己不想當英雄,但絕不會當逃兵。據杜娜介紹,之前幾天同事都是每天工作12個小時,發燒患者排著長隊來就診。說到家人的時候,她沒能忍住自己的眼淚。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圖個明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學隔離指南

春節假期即將結束,你開始返程了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還在持續,有疾病流行地區居住旅行史該怎麼辦?出現可疑症狀要如何居家隔離?

科普長圖來了!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故鄉里的中國】一個上海家庭的“垃圾分類”觀察筆記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亂扔垃圾的個人將面臨50元-200元的罰款,社區“撤桶並點”,居民的生活垃圾必須定時定點投放,上海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因一直在外讀書、工作,從未正式參與這項在家鄉開展了半年多的環保行動。

我心中的疑惑是,垃圾分類會如何改變一個城市家庭的生活習慣?像我爸媽和我爺爺奶奶這樣的中老年市民,是否真的會做好垃圾分類?他們如何判斷這些複雜的生活垃圾的種類?而行為的規範是否真的能帶來觀念上的改變?

今年春節回上海過年的我,以一個闖入者的身份,把自己的家庭作為樣本,體驗並觀察著“垃圾分類”在上海普通家庭中的實踐。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