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农民工因疫情封村不能复工,在家没收入,村里来人让为疫情捐款,该捐吗?

唐河鑫1


给你个例子看完自己决定吧。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穿的是别人扔掉的衣服,打工赚的钱不舍得用,工余捡废品卖钱。在旁人看来特“抠门”的农民工汪民君,却为四川灾区人民慷慨捐款2.3万元――响应本报与市残联发起的“牵手行动”,援助汉源灾区重建残疾人康复中心。

今年51岁的老汪是新洲区人,单身,十几年前到工地做工。 昨日,记者来到他打工的武汉新科建设集团流芳新镇项目工地,汪民君正在忙碌,一会儿拿锹和水泥,一会儿拖车运砂石,见记者拍照,他掉头走开,口气坚定地说:“别采访我。”

工地上最“抠门”的人

一年四季只有6套换洗衣服,没一件是自己买的,有的是别人穿旧了送给他的,有的是他捡来的,工友们都笑他是最“抠门”的人。

在工地一个角落里,一间5平方米的简易小屋是他的“家”,除了一张单人床和木桌外,就是他捡来的废品,房里唯一的电器是电饭煲。

“他煮的‘烫饭’,我看都不想看。”与汪民君共事10年的胡金玉指着电饭煲说。据他讲,每天工地的最低伙食得花13元钱,可老汪常常只花8元就应付过去。汪民君中餐打了饭菜,吃一半省一半,晚上就用电饭煲将剩菜剩饭与面条一起煮。

汪民君住所边挂着晾晒的衣服,胡师傅拉起一件大洞小眼的裤子称,这就是汪民君平时穿的,天冷时,他就用铁丝把破洞“缝补”起来穿。现在天热,他就把铁丝去掉,并说,这样穿着挺凉快。

工余捡废品挣钱

汪民君将工资攒下来,平时就靠捡废品挣钱过生活。他的住所旁边,放着三堆捡来的废品,主要是旧蛇皮袋、塑料瓶及废纸盒。

每天清晨3时半,汪民君准时起床,用电饭煲煮点面条,吃完后就外出捡废品。他说,早上虽然辛苦点,但收获却大,常常能满载而归。晚上收工,他也外出转转,随手捡回几个饮料瓶。积少成多,一个月下来,他捡的废品能卖上百元钱。

有一次,他得到意外的惊喜,从工地附近的垃圾桶内,捡到一双新解放鞋。他舍不得穿,一直“珍藏”着,天晴的时候,就拿出来晒晒。

向老板维权要求多劳多得汪民君“锱铢必较”,感到待遇不公,就会坚决维权。5年前他就是新科集团某项目部的小工,每天呆在工地干活,不休息,一月下来,拿600元固定工资。

曾经当过村里大队会计的汪民君觉得这样做未奖励多劳多得,于是找老板谈判,提出:按天数计点算工资,干一天活,拿一天钱。老板觉得有理,接受了他的建议。如今,汪民君每月能挣到1000多元。可逢年过节,老板派发“红包”时,他却不要,说“干分内的事,不应该再多拿钱”。

支援灾区慷慨解囊

本月18日,新科集团动员员工为灾区残疾人捐款。一大清早,汪明君就来到项目经理姚科垠的办公室,将报纸包裹的一摞钱塞到姚手中,说了句“这是我捐的钱”,转身离开。

姚科垠打开报纸一数:2.3万元现金!这可相当于汪师傅2年的工钱。他立即找到汪民君,请他想一想再捐,可老汪只是笑了笑:“这些钱给灾区,值得!”

昨日,新科集团董事长姚科学称,虽然自己一家三口已为灾区捐款20万元,但与汪师傅相比,还是感到自愧不如。 生命感悟

今天,有很多人碰到“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等类似的问题时,都会抢着回答“成名”或“发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实在离不开金钱,另一方面,人又确实不能为金钱所役。

人,不仅生活在物质与经济层面,也生活在精神与道德层面。二者有对立,也有一致的地方。


广东george


农民工因疫情封村不能复工,在家没收入,村里来人让为疫情捐款,该捐吗?

综合问题:

您说还不能复工,可能有些地方管理比较严格吧,而在家里又没有收入来源,又有人要求捐款?我觉得有钱的话可以捐,如果没有就不捐吧,这个不是说必须得捐。有句话说得好“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话虽如此,其次这次疫情,作为国人的一员,如果有钱的话,多少捐点是心意,但如实在没有钱,或不想捐也没有人说是必须捐款的。能捐款是最好的,这次疫情需要大家共同协力,才能抗胜疫情。

复工问题:

至于目前还不能复工,也不用急,会有人知道怎么安排,还没有开放也是有原因的,现在各地也开始逐步安排复工的时间了,但要身体健康,同时要有支付宝健康码,是可以在当地附近活动,当然各地管理制度可能也会有所差异,视实际情况而定。

农忙问题:

现在,又是到了农忙时候,需要下地干活,如我们广西,很多地方现在需要播种玉米等工作,每个人忙的都不同,各有各的忙。

综上所述:

现在还不能复工也不要太着急,只要是身体健康,什么时候找钱也不晚。对于要不要捐款得看个人吧,能捐款当然是最好了,捐多捐少也都是心意。


三农小管家


阿丽在农村参与了防疫工作,也亲历了农村为疫情捐款的事情。对于农民工因疫情封村不能复工,在家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意愿选择捐或者不捐。

农村为疫情捐款,属于自愿,村上入户让村民捐款,这种行为本身存在问题。

为疫情捐款,一般都是地方发起的一项募捐活动,必须在人们自愿的前提下进行。村里如果倡议捐款,那可以在村委会设立捐款箱,让有意愿的村民到村委会捐。如果按门逐户让人捐款,都是乡里乡亲的,捐吧,自己也不富裕,尤其是老年户,自己生活过的也很辛苦。如果不捐,又感觉上门来了,有些难为情。

所以个人觉得捐款不能搞的像选择一样,去入户让别人捐。而且让村民自愿去村上捐比较合适。

那如果村里已经来人,让为疫情捐款,自己捐还是不捐呢?

一是虽然自己是务工族,目前也无法复工,但家庭条件不错,也有意愿为疫情捐款。那可以选择捐。

在这次为疫情捐款中,很多人都表现的很积极。在阿丽本地,一般收入不错的家庭都自愿进行了捐款。所以如果题主虽是打工族,但收入不错,自己也有心为抗疫情捐款,那就可以捐。捐100~200元,可能连一个条烟钱都不到,但也算自己的一点心意。

二是如果自己务工收入较少,家庭较贫困,再加上因疫情不能复工,那可以原因不捐。

在农村,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打工一族。天南海北到处跑,打的都是零散工,风里来雨里去,非常辛苦。一年到头赚的钱也只能维持家用,家庭生活较贫困。再加上疫情影响,迟迟不能复工,不复工就没有收入。如果是这样的家庭状况,也可以选择不捐款。因为此次疫情,最缺的不是钱而是物资。

在阿丽本地,一般60岁以上的老人捐款是不收的,因为他们过的也不富裕,特别困难户捐款也不收。因为他们本身生存已经很辛苦吃力了。

所以个人认为为防疫做贡献,不一定非要捐款,如果家里有一些物资能为防疫所用,倒可以捐出来。如果自己复工了,刚好是防疫物资行业工人,可以多加加班,为防疫做出自己的贡献,才更有意义。

所以说白了,对于因疫情无法复工的农民工来说,捐不捐款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因为捐款本身就是以自愿为前提的,不存在强迫。捐款也只有在人们心甘情愿的基础上,才更有意义不是吗。

我是村官阿丽,欢迎大家关注!


村官阿丽


这个捐款是谁组织的呢?捐到哪呢?谁来监督呢?这一系列的问题,他有跟你讲么?如果理直气壮的让你捐,你完全可以不捐,因为这种情况我见的多了,来的时候说了一大堆没用的,最后目的就是让你捐款,你不捐他们就会用各种鄙视的语气和眼神来埋汰你。更何况,你都没有收入了,难道你们村里的领导不知道么?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咱们的传统美德,在这次疫情中就可以看出,很多医生、护士、警察等等一线人员都用自己最坚强的一面来对抗疫情,保护我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这个时候如果在现场的话,我有多少捐多少,因为这是咱们能看见的,咱们给的心里踏实。

眼下疫情还不知道持续多久,很多农民工因为疫情迟迟不能复工,而每年这时候又是上工的时期,本身农民工积蓄就不多,在这时候还不能工作,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这时候让你捐款确实有点不近人情了,反过来讲你遇到的困难谁来帮你呢。虽然说的有点不近人情,但现在农民工确实是最苦的时候,如果干着活,说为前线捐款咱们肯定是义无反顾的,但在这个艰难时期请大家理解下农民工吧,他们确实不容易。

以上就是小农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理解,虽然话语有些不中听,但这都是从实际出发的,小农人因为是党员前一阵也是进行了捐款,但在农村真的没有出现去家里让农民工捐款的事情,所以还是情您理性对待。


布衣小农人


关于你提的这个问题,应该理性去看待。农民工因疫情封村不能复工,在家没收入。但随着低风险地区范围的扩大与恢复,相信很快会陆续复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复工措施,这次疫情对农民工收入有影响,但很快会复工复产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次全国各省对口支援湖北各地市、全国驰援武汉,充分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运筹帷幄,有全国人民在人力、财力、物力、精神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使武汉疫情防控趋于好转。

至于你说的该不该捐款,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事例,看后就会明白该不该捐款。

我们魏县长兴东村一个92岁高龄的老奶奶,叫霍玉田,因是从困难时期熬过来的人,所以生活省吃俭用。将平时儿女给她零花,积攒起来的1000元钱,这次全部捐给了武汉。镇政府的工作人员问她为什么把零花钱都捐了,她说:六三年涨大水受灾,要不是全国各地为咱这捐款捐食品,我早饿死了。现在他们有困难了,咱大家都应该抬抬手帮他们,咱不能忘了过去,要报恩啊。

所以农民工捐款还是应根据各家情况,本着自愿的原则,各尽所能。条件好的多捐些,条件差的少捐些,实在有较大困难的给村里说明情况,相信他们会理解你的。有句歌词说的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让我们共同祝愿武汉明天更美好!

中国加油!

武汉加油!


厚德载物49056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农民工因疫情封城不让复工没有收入、村里让捐款该捐吗? 以下我有三点、

第一点、捐款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捐给需要的地方、需要的人、每年都会有募捐、捐款这个东西、看自己捐不捐、捐也可以、不捐也可以、这是自愿性的捐款、没人逼迫、要不然性质就变了、

第二点、如果自己有条件的话、可以捐下、献下爱心、捐多捐少都行、都是自己的心意、俗话说礼轻情意重、

第三点、我们村子里也要让为疫情捐款、进爱心、但是有点强制性的、最低200起步、本来不想捐、没办法别人都捐了、自己也更着捐了、这东西、如果有条件就捐、没条件、就跟村里说明原因、都是乡里乡亲应该都能互相理解。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助到你。





三农憨憨


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有钱就捐没钱就不捐的问题,当下作为一公民哪怕是一平头百姓,难道你手上连十元钱就没有吗?又难道是腰缠万贯吗?这话不能这么说。

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时是一个认知在什么度上。新冠疫情又是非常时刻,湖北在全国范围内又是重灾区,疫情首发地区。

全国各地在党中央精准施策,全方位布局下,湖北迎得了八方驰援。乃至全国总算即将获′得抗疫全胜。

再说我们湖北佬乡尽力献点爱心,互相帮助点什么觉得如心踏实,对得起党对得起曾经支援过我的同胞。

我们这个村庄建了个群,都是乡里乡亲,同村的男女。有天下午,群主和村民代表,在群里说了几句,从当天晚上到第天中,大约二十多户的一个湾就捐齐八千多元,捐多的有两位一位两千一位一千,我这没撒慌,剩下有一位农民拿着五十元,因他本身就很因难还退了他三十元,他还执意要捐出来。他说他在困难时党和国家没忘记他,乡亲们总在帮助他,他如今要尽微溥之力帮助别人。人只要有春风你才会获得夏雨。

当然疫情时的捐献不是強制的是自願而成的,这也体现了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的形成。

再说在疫情带来大难时,每位能力大小的人出一份大或小的力,汇集一起就是排山倒海之势。

至如农民工因疫情封村不能返岗上班做事,还只是暂时的,疫情没彻底控制灭绝,封村是防控的有效措施,今天的严格防控,为的是明天的更好生活。

所以说农民工因疫情封村暂不能外出打拼挣钱,也确实是一大难解之题,一家老小的生活费用开支,老话说过,坐吃山也空。

回头一想今时封村不能外出挣钱,为的是明天再平安的出处赚大钱。

大难当前劝友友们多方位思考,多少捐献不会有人责怪,只是我的一点帮助!谢谢!


叁农黎雨


大家好,我是头条飞哥。很高兴与大家共享三农话题。

我认为,捐款之事属于个人行为,没有人有权力去强制他人为某人或某事而强行捐款。捐与不捐完全是看你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现在农村的情况确实不好很多人都没办法正常工作,正常收入,加上春节的消耗,已经是一个大漏洞啦,很多人都是自己的生活都很困难的。

那么如果让我们为灾区捐款呢,要不要捐呢?我觉得用“要不要捐”比“该不该捐”好些。要不要体现的是个人行为,该不该有些大众因素。我认为可以捐,也可以不捐。如果你觉得那些灾区并没有到了非捐款不可的地步,你可以不捐;如果你认为灾区确实到了捐款度日的程度那你可以捐。

其实,捐不捐款,你也不必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在乎别人的说词。因为别人不是你,体会不到你的难处。如果你一家老小确实也很困难,你完全可以拒绝呀!但你若觉得帮助一点,也无所谓那就可以啦,不是也有很多人在自己很困难时还要帮别人一把的嘛。帮人是种美德,不帮也不代表就不是好人。就比如你不会游泳,你看到掉水里的人,你不救,很正常呀!

以上是我的观点,谢谢大家,欢迎点评欢迎关注,为美好乡村服务!


飞哥看三农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农民工作疫期间,村里要捐款的问题,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疫情下无论是在农村还是身在城市,我们都要积极的配合相关人员的工作,毕竟这关系到我们的国家,还有我们的家庭。

至于是否要捐款,要看自己的是否愿意了,不捐也是可以理解的,捐了当然心里也会感到自豪,只是捐多捐少的问题,10元不会嫌少,1000也不会嫌多,但是要有正式的收据,和捐款的资金去向,否则糊里糊涂捐出去的钱,都不知道用在那了,换成谁心里都会不痛快。

如果说有固定的捐款额,而你自身的条件达不到这种要求,可以说明情况,少捐一些,都是一个村的,谁的家庭好不好,村里人应该都很了解,所以根据自己自身情况来选择,村里的干部我相信是不会强制让你来捐款的

我也是农民,从小到大都是在农村里长大,深知农村人的苦,挣点钱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又是非常时期,出门打工又出不去,在家里又没有收入,眼看着口袋里的钱天天在减少,也是非常着急,可是没办法能将就就将就一下吧,困难总会过去的。

虽说我们这村里没有让捐款,可是有通知自愿申请志愿者,所以我在正月初六那天,就自愿申请当了几天志愿者,成了一名胡同长,每天在村里打药消毒,毕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乡村张小芳


农民工因疫情封村不能复工,在家没收入,村里来人让为疫情捐款,该捐吗?个人觉得看自身条件,如果家里没有太多负担(老人年纪不大,孩子少),即使疫情不能出外打工挣钱,自愿捐个几十元,还是可以的,毕竟不是你一个人捐款。古人云: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况且这次疫情有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医护人员)农民工朋友们!自己少喝一顿酒,少吃两包烟…就能解决。最后愿疫情重区(武汉)早日回归正常生活丶工作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