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若是寶寶這些部位太短,基本和高個子無緣了,媽媽要及時介入成長

孩子的身高問題一直為家長們關注和比較,孩子個頭不如別的孩子容易受欺負不說,還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後期發展。孩子身高發育緩慢,家長們真是急得不行,

其實孩子的身高早有預兆,及時發現,趁早介入,孩子身高還能再竄一竄。

若是寶寶這些部位太短,基本和高個子無緣了,媽媽要及時介入成長

最近就有網友反映說自己家的孩子一直都挺健康正常的,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時候身高算是班裡比較高的,結果到了五六年級後孩子身高發育緩慢,初中就逐漸成為了班裡較矮的那一批孩子。

看著孩子的個頭,這位媽媽真是急得不行。尤其孩子是個男生,身高對孩子的心理和以後事業發展都有影響。

看完這位媽媽對孩子身體特徵的介紹,果然發現了孩子身上有長不高的特徵。青春期本應是身高猛躥的時候,孩子卻放慢了成長的腳步,如果這位媽媽早些發現孩子身上的這些特徵,孩子還可以更高。

▊孩子這些部位太短小,身高很難讓人滿意

✔手臂短

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手掌大的人身高會更高,其實手臂的長短更能預示和反映孩子的身高。在模特選拔中就有這樣一個標準——腕線是否超過襠部,如果超過,則說明身高條件較好。

身高的發展是縱向的,所以依靠的也是長骨,我們手臂上的尺骨和肱骨就正是這樣的長骨。如果孩子有手臂短小的特徵的話,家長們可就要多注意了。

✔腿短

個子高的人普遍都是大長腿,腿部的脛骨和股骨也屬於長骨,如果孩子腿比較短的話也很有可能與大高個無緣了。

如果是同樣身高的孩子,腿部比例較小而主要是上半身長的孩子在後期的成長中也往往容易出現後勁兒不足的問題。

若是寶寶這些部位太短,基本和高個子無緣了,媽媽要及時介入成長

✔腳小

我們都知道正在長個子的孩子總是喜歡抱怨鞋子不合適,剛買的鞋子好像沒多久又不能穿了。孩子長個先長腳,即便現在身高不高,但是腳比較長,後期就很可能飛速長高。所以這個時候可千萬別讓孩子將就,鞋子不合適了就馬上換,別耽誤了孩子“打地基”。

▊身高不是不可改變,媽媽及時介入能起大作用

一般來說,孩子最終的身高是由兩個部分決定的。一是父母的身高,即遺傳因素,佔了60%;二是成長過程中營養、睡眠、運動、心理及內分泌等各方面的影響,佔了40%。

孩子剛出生時,一般體長50裡面左右,0-1歲的時候是長高最快的,能長25釐米左右

1-2歲每年應長高10釐米左右;

3歲到青春期應不低於每年5-8釐米的增速;

青春期每年應不低於6-8釐米的增速。

如果孩子的身高變化略低於這樣的標準,媽媽們可就要打起精神了。

而像孩子手臂短、腿短和較小的特徵都是比較容易被發現的,一旦有了這些特徵,媽媽們就要在後天因素上下功夫了。

若是寶寶這些部位太短,基本和高個子無緣了,媽媽要及時介入成長

★保證孩子規律而充足的睡眠

晚上11點到凌晨2點是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的黃金時期,孩子睡眠的時長和質量對身高影響巨大。而且在睡眠狀態下,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在恢復和發展,新陳代謝正在高速進行,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入睡習慣,絕不放過這樣的長高黃金期。

★營養和運動雙管齊下

發現孩子身上已經有了長不高的特徵時,媽媽們更要注意孩子的營養攝入,有意識地給孩子補充能量,增加食物中肉蛋奶的比例。同時增加孩子的運動量,避免孩子在攝入更多營養後長胖而不長個。同時,運動還能幫助孩子的骨骼和肌肉的發展,助力長高。

★別給孩子太大壓力

家長們即便發現了孩子有手臂段、腿短和腳小這樣的特徵後很心急也千萬別把焦慮的心情傳遞給孩子,避免孩子內心壓力太大,對於身高過於關注和在意,反而不容易長高,同時還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家長不妨悄悄介入,同時對孩子的身高表現出充足的信心,給孩子一些心理暗示,畢竟心理因素的影響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若是寶寶這些部位太短,基本和高個子無緣了,媽媽要及時介入成長

家長們都很關注孩子的身高,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也可以對孩子身高進行規律的記錄,對孩子的身體進行觀察,以便及時做出相應的幫助手段,讓孩子的身高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