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当我们在选基金的时候,我们到底在选什么?

在做基金投资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对如何进行基金筛选有一些自己总结的心得。有人喜欢主题型基金,认为题材鲜明的基金能够在特定市场时期获取超额收益;有人偏好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认为投资经验的积累才是业绩的背书;有人重视基金公司背景,认为基金公司足够优秀,买什么样的基金都有挣钱的机会;也有人看重基金的业绩排名,认为只有在市场同类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基金才是好产品。

以上这四种筛选思路,恰好是弘酬投资在做基金筛选时,评价一只基金的四个维度:

当我们在选基金的时候,我们到底在选什么?

在前三个维度上,一只基金的投资策略、基金经理,以及基金公司的考察评价,一般很少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当然,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层面一旦发生变动,将对全公司产品造成不可预估的重大影响,关于如何对公司和基金经理进行评价,我们将在未来的文章进行详细阐述)。

大多数投资者最关注的点往往落在基金业绩上,而对于基金业绩的评价,有很多成熟的量化指标、量化模型都做过详细的分析。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指标和模型,针对业绩的分析往往是对历史的分析,那这只基金在投资者参与之后,未来到底表现如何,恰恰是投资者十分关注却又难以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此,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简要向大家介绍分析基金业绩持续性的一些常见方法,为各位投资者在做基金筛选时,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参考。

一、 什么是基金业绩的持续性?

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基金业绩的持续性做一个定义。如果基金业绩存在持续性,那么就说明“强者恒强”的现象是存在的,我们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历史表现来预测基金的未来表现。

那么应该如何评价一只基金的业绩呢?一般来说,对于基金业绩的评价有两种思路,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

①绝对评价:通过基金的表现,分析能够代表基金风险收益特征、或反映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指标。反映基金风险收益特征的指标诸如最大回撤(反映基金过去曾造成的最大损失)、夏普比率(反映基金的风险收益比);反映基金经理能力的指标就相对多样化一些,比如做主观股票投资的基金,可以用选股能力+择时能力来分别评价基金经理的投资实力;比如做指数增强策略的基金,可以用持仓偏离度+超额收益分解来评价量化模型的有效程度。

这一类型的评价方法,核心是通过对业绩的分解,提取出贴近基金本质的一些特征,通过不同基金之间同一特征的比较,来判断基金的优劣。

②相对评价:这类评价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对基金的业绩排名进行持续性的观测,或者跟踪基金业绩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概率和程度。这种思路背后的核心逻辑,是考虑投资者投资的机会成本,这也是投资者往往最为看重的点。

相对评价的优势主要在于排名数据比较容易获取,且有效性相对强。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私募基金还是公募基金,在过去十年中,第一梯队的平均表现颇为不俗:

表一:公募、私募分梯队年度收益表现

当我们在选基金的时候,我们到底在选什么?

数据来源:Wind,弘酬KingFund数据库

无论我们选择使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核心关注点是,基于历史的分析结果是否适用于未来?弘酬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指标,如果指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逐步变好的趋势,就可以认为基金业绩是有持续性的。

二、 如何判断基金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

从方法论上来说,一般采用假设检验的方法来分析业绩持续性。我们根据基金业绩时长,分成多个阶段。选择两个相邻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前一个阶段内的数据用于计算该基金的某项指标,再通过后一个阶段的表现判断这一指标是否变差。若没有变差,则说明持续性存在;否则说明不存在。

比如,我们以业绩排名作为评价指标。那么操作方法如下:

当我们在选基金的时候,我们到底在选什么?

* 若基金业绩完全没有持续性,则当基金在第N期业绩处于区间1时,其在N+1期持续的概率为25%;当基金在第N期处于区间2时,其在N+1期持续的概率为50%;当基金在第N期处于区间3时,其在N+1期持续的概率为75%;当基金在第N期处于区间4,其在N+1期持续的概率为100%。因此,若基金业绩完全没有持续性,则其业绩持续性概率应为(25%+50%+75%+100%)/4=62.5%。

以主观股票策略的各类基金为例,弘酬对过去十年的公募、私募基金数据进行了多个时间窗口的分析,发现在以季度为时间窗口的划分方式上,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特征更明显。

究其原因,国内市场风格的切换很可能是业绩表现无法持续的主要原因之一。举例来看,2015年市场急速上涨下跌;2016年市场整体呈现低迷状态,除了年初的“熔断”外全年度基本呈现小幅下跌的市场态势;2017年,价值投资开始盛行,过去常炒的题材股、收购兼并等主题受到冷落;2018年,受中美贸易战和金融去杠杆的双重影响,进入全年下跌趋势;而2019年初,受益于宏观经济数据的改善和流动性的合理充裕,A股开始深跌反弹,蓝筹股、权重股重新受到追捧;而到了2019年下半年,受益于科创板等一系列重视科技发展的宏观政策,以芯片科技为代表的中小盘股重回投资者的视线,前期热捧的消费、保险等反而受到冷落。

结论:

随着内外围环境的不断变幻,我们或许永远无法预测下一次行情从何处开始。然而对于专业的基金经理而言,追求的永远是变化中的不变因素。有人擅长捕捉资金流向,有人重个股而轻行业,也有人持续深耕某几个行业,这些投资方法之间,没有对错之分。

作为专业FOF投资机构的我们,选基金选的是基金业绩背后的投资逻辑和获利来源。一方面,通过多种角度,我们试图拆解基金盈利背后的逻辑;另一方面,我们重视盈利逻辑的可持续性,而这一点往往需要通过长期、持续的而枯燥的数据分析和尽职调研,方可实现。唯有在两方面深耕,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持续选出表现优异的公募和私募基金,从而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可持续的收益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