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34萬億新基建!河南首登榜首,天然氣基建交出全國第一答卷

34萬億新基建!河南首登榜首,天然氣基建交出全國第一答卷

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向好,全國新一輪項目投資開工熱潮即將啟動。

新一輪萬億基建似乎一下撥散了疫情陰霾,股市基建版塊也隨之打雞血。

截至3月1日,包括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雲南、四川、重慶、寧夏等13個省市區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這份投資清單共包括10326個項目,其中8個省份公佈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33.83萬億元;另有8個省份公佈了年度投資額,合計約2.79萬億元。

部分省份今年重點項目計劃投資規模(單位:億元)

34萬億新基建!河南首登榜首,天然氣基建交出全國第一答卷

令人意外的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表現硬核而刷屏的河南,這次投資規模登上榜首,居然超過了GDP榜首和榜眼的廣東、江蘇兩省。

34萬億新基建!河南首登榜首,天然氣基建交出全國第一答卷

1、硬核防控後,3.3萬億發力經濟

說起抗擊疫情,河南的硬核刷爆網絡,登上人民日報。

從去年12月底便停運鄭州發往武漢的班車。

34萬億新基建!河南首登榜首,天然氣基建交出全國第一答卷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剛剛確定,新型冠狀肺炎存在“人傳人”的風險。

在其他人還在震驚中時,河南就立馬反應過來,迅速採取各種手段提高警惕,嚴防死守。

就連消息閉塞的鄉下,也從1月20日當天開始著手排查從武漢回來的車輛。

河南的這次防疫工作一套組合拳確實穩準狠,而曾經在上海工作35年的新省長起到關鍵領導作用,隔壁的湖北網友紛紛呼籲:請把河南省長借給我們兩天!

34萬億新基建!河南首登榜首,天然氣基建交出全國第一答卷

在疫情得到控制,廣東、浙江四處搶人刷屏之時,河南也在穩步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同時作為勞務輸出大省,河南也不忘安排支持其他省份復工復產。

河南成立了服務農民外出務工的專班,對應浙江、廣東、江蘇、上海、北京5省市各有一個工作小組。截止3月1日,河南已經有697.27萬農民工外出返崗,其中到省外務工的有325.39萬人。

復工復產是一方面,新項目建設也是重中之重。

2月20日,河南省重點項目建設網發佈《2020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

名單共列項目980個,總投資3.3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8372億元,涵蓋了產業轉型發展、創新驅動、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生態環保、民生和社會事業六大領域,其中計劃竣工項目147個、續建項目481個、計劃新開工項目335個、前期項目17個

這當年投資額一舉超過經濟老大哥廣東、江蘇,摘得榜首。

而這其中,河南要在今年一口氣幹完豫北、豫中、豫西等6個LNG應急儲備中心項目,LNG庫容達12萬方,總投資超18億。

2、儲氣調峰建設的河南第一答卷

2018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地方政府要具備不低於本行政區域日均3天用氣量(約佔年用氣量的1%)的應急儲氣能力,隨後發改委與各省政府均簽訂了責任書。

34萬億新基建!河南首登榜首,天然氣基建交出全國第一答卷

在責任書籤訂之後不久,

河南省政府出臺了儲氣調峰建設規劃方案,明確組建省級儲氣公司,由省級儲氣公司統一建設運營,地方政府和省內城市燃氣企業不再重複建設儲氣設施,採取與省級儲氣公司簽訂庫容租賃協議的方式履行儲氣能力責任。

河南通過租賃中石油平頂山葉縣鹽穴儲氣庫3億方庫容、中石化濮陽文23地下儲氣庫4億方庫容,合資建設江蘇濱海大型LNG(液化天然氣)儲罐的形式,同時規劃建設省內鄭州、洛陽等6個區域性儲氣中心,為河南形成10億方左右的儲氣能力,從而有效解決全省天然氣應急調峰問題,完成儲氣能力目標。

這應該是全國所有省份裡第一個明確成立省級儲氣公司來統一解決儲氣能力建設問題的省份,也是所有省份裡相對最集約、最簡潔明瞭的答卷。

2018年10月16日,河南省天然氣儲運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鄭州舉行,公司由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燃宏大能源貿易有限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四方合資

成立。

儲運公司註冊資本金5億元,河南投資佔比35%,中海油氣電佔比30%,中燃宏大貿易佔比19%,河南能源化工佔比16%。

34萬億新基建!河南首登榜首,天然氣基建交出全國第一答卷

河南的行動相當迅速。

6分LNG儲備中心均勻分佈於河南東西南北各地,每個儲備中心均是2萬方LNG庫容,總投資超過18億元。

34萬億新基建!河南首登榜首,天然氣基建交出全國第一答卷

6座LNG應急儲備中心靠近省級天然氣輸氣管道分輸站建設,在應急保障或冬季調峰時,將站內LNG經加壓、氣化後就近送入省級輸氣幹線,通過省內輸氣管道系統輸送至各用氣城市。對於省內個別未接通輸氣管道的縣城,可通過槽車從儲氣中心運送。

2019年,幾個項目均實現了正常開工建設,而根據河南剛剛發佈的《2020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這6個儲備中心應該均能在2020年採暖季之前完工並投運

與之相對比的是,2019年底,在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的一年半後,廣西省才姍姍發佈自己的《廣西天然氣儲氣調峰建設專項規劃(2019-2025年)》。

這便是河南速度!

3、儲氣調峰設施盈利模式仍待解

儘管這河南LNG儲備中心今年將建成投產,但儲氣調峰設施的盈利模式目前仍是一個值得關注和待解的問題。

不管是中石油、中石化建的大型地下儲氣庫還是類似河南這種集中的LNG儲備庫,均具有投資大、利用率低、投資回收期長的特點。

而在之前,儲氣庫設施一般均作為上游氣源單位保供的附屬設施,相應的成本均涵蓋在氣源供應成本中,難以單獨釐清,也無法形成一個市場價格參考

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於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的通知雖然明確要完善儲氣調峰服務市場,但這個市場如何定價如何操作如何實施並沒有得到詳細明確。

而更要命的是,在經歷17-18年氣源緊張之後,2020年隨著終端需求增速的放緩,氣源供應將會變得寬鬆,儲氣調峰壓力大為緩解,產業鏈對儲氣調峰設施的需求不像之前那麼急迫。2020年底,大限將至,國家發改委如何監督並審查各地儲氣調峰能力進展情況,目前也是未知數。

在此背景下,儲氣設施建好了,如何層層分解租賃出去,如何定價,如何保供,恐怕還需要多方坐下來慢慢協商。

坐等河南拿出參考答案。

硬核河南,早已無法讓人小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