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15首諷喻詩詞,冷峻犀利,發人深省!

諷喻詩是詩人對世態、人生等進行真知灼見的探索,或從正面作出評判,或從側面發出諷刺而撰寫的詩詞。有的揭露現實生活中的不合理現象,有的通過品評歷史事件達到借古諷今的目的。諷喻詩往往採用誇張、諷刺、詼諧、幽默、虛擬等藝術手法,風格活潑犀利,發人深思。

15首諷喻詩詞,冷峻犀利,發人深省!

15首諷喻詩詞,冷峻犀利,發人深省!

1、《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嗉裡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此曲運用高度誇張手法挖苦“貪小利者”的醜陋行徑:對任何可能撈上一把的事物都不放過。

2.《小雅·巧言》(節選)

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彼何人斯,居河之麋。無拳無勇,職為亂階。既微且尰,爾勇伊何。為猶將多,爾居徒幾何。

此詩是一首政治諷喻詩,譏刺周王為讒言所惑,終竟招致禍亂,同時痛斥了進讒者的厚顏無恥。

3.《洗兒詩》 蘇軾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人皆養子望聰明”,人心所向,眾望所歸,本身沒什麼不好,道理不言自明;只是蘇軾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我被聰明誤一生,”也是實情。

4.《紅樓夢迎春的判詞》 曹雪芹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孫”的繁體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孫紹祖。這裡是比喻迎春丈夫孫紹祖的險惡狠毒和迎春的苦難。

5《七步詩》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殘害弟弟,表達了對曹丕的強烈不滿。

6.《鄘風·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 胡不遄死!

此詩明則描述老鼠,實則是統治者用虛偽的禮節以欺騙人民,人民深惡痛絕,比之為鼠,給予辛辣的諷刺。

15首諷喻詩詞,冷峻犀利,發人深省!

7.《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此詩以個別事例來表現普遍狀況,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對統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撻與抨擊,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強的社會典型意義。

8.《述國亡詩》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詩人以女子身份罵人枉為男兒,就比一般有力,個性色彩鮮明。就全詩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鋪墊,雖潑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發露、缺乏情韻之作可比。

9.《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泊秦淮》是晚唐杜牧流傳最廣的詩篇之一,而且其中所蘊含的諷刺韻味,可謂非常的深刻,非常的不近人情。雖然當時的唐朝距離滅亡還有半個世紀的時間。但是杜牧卻用這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早早的為曾經繁華的大唐王朝宣判了死刑。

10.《麗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筯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沓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此詩通過描寫楊氏兄妹曲江春遊的情景,揭露了統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醜態,從一個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夕的社會現實。全詩場面宏大,鮮豔富麗,筆調細膩生動,諷刺含蓄不露,通篇只是寫"麗人"們的生活情形,卻正如前人所說的,達到了"無一刺譏語,描摹處語語刺譏;無一慨嘆聲,點逗處聲聲慨嘆"的藝術效果。

15首諷喻詩詞,冷峻犀利,發人深省!

11.《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此詩通過送荔枝這一典型事件,鞭撻了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全詩不用難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樸素自然,寓意精深,以微見著,含蓄有力,是唐人詠史絕句中的佳作。

12.《馬嵬》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這首詩借周穆王西遊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話,加以生髮,譏刺皇帝求仙的虛妄。全詩虛構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來,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節,顯示了求仙妄想與死亡不可避免的對立。詩人不作正面議論,而卻以西王母心中的疑問作詰。構思巧妙,用心良苦,諷刺辛竦,韻味無窮。

13.《黃河》 羅隱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崑崙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佔鬥客槎輕。

三千年後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這首詩藉著吟詠黃河對晚唐以科舉制度為代表的整個社會政治進行了影射和諷刺,句句扣緊黃河,寫得形象生動,故事連篇;但又句句話外有話,表現了羅隱對當時黑暗政治的憤慨與不平。

14.《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此詩通過“杭州”與“汴州”的對照,表現出作者對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全詩構思巧妙,措詞精當,冷言冷語的諷刺,偏從熱鬧的場面寫起;憤慨已極,卻不作謾罵之語:確實是諷喻詩中的傑作。

15.《烏棲曲》 李白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此詩以時間的推移為線索,寫出吳宮淫佚生活中自日至暮,又自暮達旦的過程,諷刺宮廷淫靡生活。詩人緊扣時間的推移、景物的變換,來暗示吳宮荒淫的晝夜相繼,來揭示吳王的醉生夢死,並通過寒林棲鴉、落日銜山、秋月墜江等富於象徵暗示色彩的景物隱寓荒淫縱慾者的悲劇結局。通篇純用客觀敘寫,不下一句貶辭,而諷刺的筆鋒卻尖銳、冷峻。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