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从王思聪老公成老赖看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原文发布于本人微信公众号:特立独行的猪先僧

老公成老赖

最近,国民老公王思聪又火了,先是11月19日被曝没给某个基金合伙公司钱被北京二中院限制消费。才过了3天,11月22日又被媒体曝出上海静安区法院又增了三条消费限制令,一时间老公又上了热搜榜。

从王思聪老公成老赖看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在风口浪尖中,王校长还不忘在报道自己成老赖的新闻上点赞,真是娱乐至死。

其实早在今年8月23日,思聪老公就被曹悦上诉欠了370万的违约补偿款,思聪就已经上了老赖黑名单,但不久媒体报道,老公已经不在消费限制人员名单中,可能已经把钱还掉了。

时隔不到3个月,老公再次上榜。

上次的370万只是九牛一毛,而这次的1.5个亿,已经是1个半小目标了。

注:临发出来时,看到微博上有辟谣,说北京中院的判决只是确定了思聪为被执行人,并没有说是失信被执行人,也没有被限制消费。

熊猫直播是个什么鬼

坏就坏在熊猫直播上。

时间倒退到2015年,那一年王校长成立了熊猫直播,立马就将直播行业搅得风生水起。因为背靠万达这棵摇钱树,熊猫互娱在挖人上从来都是财大气粗,一度将主播身份炒至千万。炒到疯狂时,熊猫互娱不但给这些主播们比其他平台更高的收入,更声称可以报销原有平台解约的违约金。

从王思聪老公成老赖看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今年8月的限制消费令,起因就是曹悦本来在斗鱼直播做主播,后被熊猫直播挖过来,斗鱼要求曹悦赔付360万的违约金。此时熊猫直播却没有如约报销,结果法院强制执行,强行从曹悦账户划出了280多万,而曹悦自己也成了老赖,被限制消费。后来曹悦东拼西凑将钱还上才将自己从黑名单中除名名。不得已之下曹悦一纸诉状将老公告上法庭,这才让校长兼老公光荣当上了老赖。

熊猫直播又斥资1亿举办综艺直播《HELLO,女神》,一顿骚操作搅得资本市场也是高潮迭起,不到一年的时间,熊猫直播就完成了三轮融资,估值一度高达50亿。

但随着综艺直播效果不佳,后又遭遇资本市场寒冬,使得游戏终于玩不下去了,资金链断裂,主播出走。

从王思聪老公成老赖看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2019年3月8日妇女节这天,熊猫直播关闭了服务器,正式宣布结束运营。

从王思聪老公成老赖看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熊猫直播在运营期间大笔花钱,也大笔亏损。成立当年就亏了5000万,第二年增加到5个亿,2017年又亏了8个亿。直至后面融资枯竭,平台也终于无法维系。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十年一觉投资梦

事情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2009年,王思聪从伦敦大学哲学系毕业。王健林希望儿子可以接班,但年轻的思聪希望自己出来闯荡一番。

王健林说,“王思聪在海外长大,不会看眼色说话,怎么想就怎么说。但是他比较聪明,我允许他失败两次,两次后就回万达上班。”

王健林给了他5个亿的零花钱,希望他能实现几个小目标。

从王思聪老公成老赖看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就在当年,王思聪用这5个亿注册成立了北京普思投资有限公司,并自任董事长。普思资本名字据称来自希腊语,意思是“先见之明”。这个名字非常有意思。

从王思聪老公成老赖看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2010年,投资了360科技。

2011年,高调杀入电竞行业,收购了CCM战队。

2013年,入股云游控股1.05%股权,当年云游控股登陆港股,当初投资的400万美元翻了2倍多。

2014年,入股乐逗游戏1.3%股权,随后乐逗游戏美股上市,590万美金实现了近5倍增值。

2015年,成立熊猫互娱,进军直播领域,终于高潮了。

另外,普思资本还投资了诸多明星项目,包括闪送、优客工场、人人车、大众点评、笑果文化等。

到2017年高峰时,王思聪个人身价达到了63个亿,已经超过了2008年王健林的财富值,一时间风光无两。

正当王校长信心百倍大跃进时,资本寒冬到来了。不幸的消息接连传来,先是乐视体育血本无归,接着是九好集团上市失败,大众点评估值下滑,人人车被挤出市场,一系列的失败。

而高潮还在后面。在2018年的资本寒冬里,失去融资的熊猫直播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没有新鲜资金进入的熊猫直播在烧掉20亿后一夜崩塌,王校长华丽转身成了老赖。

巴菲特说,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只是我们万万没想到,国民老公也在裸泳。

从王思聪老公成老赖看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互联网疯狂的烧钱模式

王思聪所投资的熊猫直播,是当下互联网领域炙手可热的领域。在资本的狂热追捧之下,这些直播平台极尽烧钱之能事。而一旦资本寒冬到来,没有现金流入的平台犹如没有羽毛的野鸡,注定会冻死在这寒风之下,而思聪投资的熊猫直播,不幸就成了这只被冻死的野鸡。

从王思聪老公成老赖看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互联网公司习惯于向注册用户支付高额补贴,以培养用户习惯,增加用户粘性,并希望把它的竞争对手熬死。

优步在中国起步时,每年亏掉60亿人民币。而滴滴快的已经融资了1400多亿,去年仍亏损百亿。不知道这个市场培育要到什么时候能结束。

很多公司在把钱亏光之后,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但在这个行业,亏钱似乎变成了必然选择,你不亏钱,用户就不来,用户不来你就吸引不到投资。

所以越亏越要融资。越融资竞争越激烈,竞争越激烈亏损越多。

为什么如此烧钱

不同于传统行业,当前的互联网行业很多都是免费的。

淘宝在创立之初,就是通过免费开店的方式吸引商家入驻。而QQ和微信至今仍是免费的。

通过这些免费的手段吸引了大量的高粘度的用户,进而实现商业变现。也就是说,互联网今天的免费是为了明天的变现。如果不能实现变现,那么今天的投入就打了水漂了。

但就像腾讯在成立之初也并不清楚自己的盈利模式在哪里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预知会在哪里盈利。以往的互联网巨头无不拥有巨大的用户资源,也因此各个互联网公司无论业务模式有多少差异,均把抢夺用户资源放在了首位,而只有如何变现,则是以后的事情了。似乎只要有了流量,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也因此互联网公司在烧钱抢夺用户上,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互联网公司疯狂抢夺用户还有一个动力,即新增用户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是显著不同于传统行业的。在巨量的流量变现的诱惑面前,暂时增加的用户补贴是为了长久享受用户流量的红利,而这些红利后续几乎是免费的。

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互联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个领域里很难容得下两个巨头,以太效应尤其明显。也因此这些互联网企业始终要关注竞争对手的状况,以防止自己被取代。

以至于互联网行业就是个烧钱的行业,不烧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互联网的。

出路究竟在哪里

刘强东对烧钱的态度是,烧钱没问题,但一定要烧出核心竞争力。

从王思聪老公成老赖看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但问题是,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

我认识好几个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朋友。他们的工作似乎永远都与加班为伴,但他们的公司无一例外都在亏钱。他们的收入很高,但都是这些资本市场融资融到的钱。

以前的共享单车,烧钱烧到最后,烧出核心竞争力了吗?我觉得在烧钱之前,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这个模式是否能够烧出核心竞争力来。只要沾上互联网就疯狂烧钱的模式是不是有点走火入魔了。

从王思聪老公成老赖看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腾讯的竞争力在于,人们已经通过微信好QQ深度联系在一起。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网状沟通,单方面改变通讯工具是徒劳的,你必须保证其他人跟着你一起改。如果你单方面改变而其他人不配合,就实现不了有效的通讯。而这个变更的代价实在太大了。这使得即时通讯公司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烧了无数的钱,始终也无法对腾讯构成任何威胁。相反腾讯利用其强大的用户粘性,不断将广告和游戏等商业业务变现,并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进一步增强用户粘性。

阿里巴巴也是如此,其巨大的商户极其掌握的巨量商品资源,配套的支付宝和完备的物流体系,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生态。每年巨量的现金流入使得阿里不惧怕任何烧钱的竞争,它具备足够的实力与他的竞争对手消耗到底。并且其巨大的流量进一步吸引商户的集中以及消费者的聚集,从而又产生了规模经济。

反观共享单车呢?共享单车无法培养用户粘性。只要有其他家的自行车存在,对于用户来说,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使用体验的不同,而使用体现是可以快速模仿的。用户更换不同平台根本没有任何成本,也因此用户规模构成不了它的护城河。

外卖则不一样。因个人需求的多样化,入驻商家最多的平台由于长尾效应会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而更多的关注则会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平台公司只要时刻保持自己的价位不高于其他家平台公司,即可保持在该领域的持续领先。

从王思聪老公成老赖看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我们再回头来看网络直播。说实话一开始我对直播关注并不多。但现在觉得网络直播其实也具备某种意义上的用户粘性。其表现在于,随着市场的整合,只有那些拥有最多用户的平台能够吸引到最优秀的主播,而优秀的主播是平台生存的基础。这些主播又会进一步增强用户的粘性。

所以可以预见到的是,网络直播必然会有寡头垄断的那一天,但现在群雄逐鹿,挺到最后的一定是有源源不断现金流补充的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直播烧钱的路还有很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