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昆明盤龍江即將復航,作為昆明人你知道盤龍江歷史嗎?

看看雲南


盤龍江在雲南省中部昆明市境內。上游稱牧羊河,源出嵩明縣西北部梁王山西麓白沙坡,西流經牧羊折西南流,至阿子營折東南流,經獅子山與冷水河匯,折西南流入松華壩水庫,又西南流經昆明市官渡區和五華、盤龍兩城區,至官渡區福保附近入滇池。全長108公里,流域面積847平方公里。平均流量7.1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26立方米/秒,年徑流量2.75億立方米。屬金沙江水系。主要支流有冷水河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

盤龍江自松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舊時叫八大河,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的好去處。

 盤龍江流到此處,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 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 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


小啊潘6


今年8月24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程連元率隊調研盤龍江復航項目推進情況,還乘船進行了實地調研,強調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統籌推進,確保按時投入運營,讓全市人民群眾“近水”更“親水”。看來盤龍江復航這次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復航是對是錯就讓歷史來證明了[呲牙]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淑女


至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委派色目人賽典赤.瞻思丁為雲南行省首任“平章政事”(相當於今天的省長,主理雲南全省軍政大事,這是雲南歷史上首次作為一個省被元朝中央政權歸入中國版圖。

賽典赤.瞻思丁,生於中亞不哈拉刺,年幼時被元世祖忽必烈擄為隨從跟隨在自己帳下,多年的戎馬倥傯生涯中,賽典赤一面飽讀詩書、一邊編訪民情,從一個遊牧民族的後代變成了一個熟知華夏稻作文化的政治家,後被世祖忽必烈派往陝西咸陽為官主政一方,因政績卓著被咸陽地方百姓譽為“咸陽王”。從此開啟了他的從政生涯。

賽典赤到了雲南上任之後,看到的景象是:雲南坐擁金沙江,流域內遍產黃金,可是卻用黃金去同馬幫商人用黃金換取來自東洋大海里的各種大型貝殼🐚用來當做錢幣流通以換回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這是相當愚昧的一件事情,賽典赤於是立即通令全省廢除“貝幣”並徵得朝廷同意開始發行“交鈔”(一種絹質的印刷鈔票,自此,開創了全球範圍內發行鈔票的歷史)。截住了黃金外流為國家朝廷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此為賽典赤入滇後第一政績。(如今在“雲南軍事博物館”中,還藏有上世紀六十年代在江川帽天山和晉寧李家山出土的許多珍貴文物如“青銅貯貝器”,即是我們的祖先們在告訴後人:這就是我們當年用的“保險櫃”)。緊接著,他看到昆明連年水患,皆因滇池上游“平時蓄水不力‘’以致下游‘’澇時排洩不暢”所致,於是身體力行,經過數月艱苦的實地踏勘,足跡遍及昆明四圍山水,終於制定了一整套昆明“治水圖”:於昆明東北方山麓築壩(松華壩)雨季蓄水以減輕滇池水位壓力,同時向多面開挖盤龍江以利舟行漕運、開挖“八大河”(即金汁河、銀汁河、寶象河、運糧河等)溝渠以利農桑,雨季蓄水、旱季開閘灌溉昆明壩子區域萬畝良田,最後,在滇池下游出口處“鑿通了螳螂川”,讓滇池水位永不溢出……此舉,為賽典赤治滇之第二件豐功偉績。其三,賽典赤雖然是一位色目人(用今天的話說是一位“老外”)但作為一名朝廷命官封疆大吏,他沒有把自己當做那種自持山高皇帝遠的“太上皇”飽食終日,而是心繫大元江山心中裝著民苦非常體恤民情。當時的雲南“四處蠻夷,動輒械鬥不止”,為土、為水、為婚……都可以爆發一場場流血事件。而保境安民,乃一位朝廷命官封疆大吏義不容辭之己任,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維穩”,平章政事賽典赤.瞻思丁在他任上,不辭辛勞多番撮合調停,幫助雲南眾多的少數民族開創了一個“民族大團結”的嶄新局面。此為其第三個功德。

可以這樣說,賽典赤.瞻思丁為民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在他死後三迤百姓鄉紳自發捐資為他建了一座牌坊立於今天昆明的三市街上,“忠愛坊”以志紀念,雖然後來曾經毀於兵火,但後朝的主政官還是依然把它重新修建起來了,可見但凡一個忠君愛民的好官曆朝歷代都是受人敬仰的。如今,留在雲南的賽典赤後人早已枝繁葉茂,依然為國家的發展建設做著貢獻。以賽典赤長子納速拉丁、次子們名字為姓氏的一些穆斯林就是賽典赤.瞻思丁的後人(如“納、哈、馬、賽、速”等姓氏的人,大抵都是。)



對於盤龍江即將復航的消息,昆明人開始展望“明年藍花楹盛開時水上泛舟一定很美!”

在老昆明人記憶裡,滇池航運、泛舟盤龍江歷史悠遠。

盤龍江曾是昆明重要的交通樞紐,現在昆明二環南路邊有船房小區,昔日因水城中舟輯來往,停舟住宿,“常系船於房前屋後而得名”。

元代王昇在《滇池賦》描繪盤龍江水運:“五華鍾造化之秀,三市當閭閭之衝;雙塔挺擎天之勢,一橋橫貫日之虹。千艘蟻聚於雲津,萬船風屯於城垠,致川陸之百物,富昆明之眾民。”當時盤龍江上雲津橋(現得勝橋)一帶航運的壯觀景象。

徐霞客第二次到昆明,“抵南壩,下渡舟,既暮乃行。是晚西南鬥風,舟行三十里,至海夾口泊。三鼓乃發棹,昧爽抵湖南涯北圩口,乃觀音山之東南瀕海處。”記錄了史上盤龍江的通航盛景。

盤龍江將恢復通航,昆明人將重見留存在記憶的水運盛景。


看看雲南


盤龍江的主源為牧羊河(又稱小河)發源於嵩明縣境內的梁王山北麓葛勒山的喳啦箐,由黃石巖南流入官渡區小河鄉,長54km,徑流面積373平方公里,最大過水流量122立方米/秒,源頭高程2600m;支源紹甸河(又稱冷水河),源頭在龍馬箐,穿白邑壩子,過甸尾峽谷經芝家墳南入官渡區小河鄉,長29.4km,徑流面積149.5平方公里,最大過水流量67.2立方米/秒。


高家小飛哥


盤龍江又名八大河,也不知這條河源起何處,流向何方。後來問了年長之人才漸漸瞭解,盤龍江的源頭,在今天的松華壩水庫以北的白邑群山之中,是多個高山溪流湖泊匯聚而成、向山底低窪處流淌成形的自然江河。據地方誌記載得知,盤龍江全長二十六公里,自北向南流經昆明城中,至官渡草海,匯入高原湖泊滇池,而滇池的水經昆明出海口流入安寧的螳螂川后,往滇東北與金沙江並流,匯入長江。之所以過去的人們把盤龍江稱為八大河,是因為在尚未鏟直河道、修建河堤以前,這條江有八個寬大麴折的自然河灣,而其中最寬、最大的一個河灣,位於今天的小菜園和油管橋以北三公里一帶。故,如今老人說起的盤龍江多半是指這一河段。



小臘肉陽仔


盤龍江又名八大河,也不知這條河源起何處,流向何方。後來問了年長之人才漸漸瞭解,盤龍江的源頭,在今天的松華壩水庫以北的白邑群山之中,是多個高山溪流湖泊匯聚而成、向山底低窪處流淌成形的自然江河。

據地方誌記載得知,盤龍江全長二十六公里,自北向南流經昆明城中,至官渡草海,匯入高原湖泊滇池,而滇池的水經昆明出海口流入安寧的螳螂川后,往滇東北與金沙江並流,匯入長江。之所以過去的人們把盤龍江稱為八大河,是因為在尚未鏟直河道、修建河堤以前,這條江有八個寬大麴折的自然河灣,而其中最寬、最大的一個河灣,位於今天的小菜園和油管橋以北三公里一帶。故,如今老人說起的盤龍江多半是指這一河段。


A旅行者隨風


更多的是譁眾取寵,打著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交通的名譽來複航,另一邊可能要為治理水汙染解決各種安全問題而花費一大筆錢。盤龍江發源於大哨,主要支流牧羊河,冷水河,賽典赫築松花壩於盤龍江上。


小輝輝達達


盤龍江復航…

可有很多東西都回不去了…

懷念江中有魚有蝦,可以游泳的那個年代!

一不小心爆露年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