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为何说圆珠笔比核弹还难造?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制造,却没美国

中国有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虽然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手机和电脑普遍使用,但笔依旧还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现在的笔算是五花八门,不过在这些笔当中,却没有一支笔敢跟圆珠笔一争高下。

为何说圆珠笔比核弹还难造?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制造,却没美国

约翰·劳德

圆珠笔在笔的历史当中是非常悠久的,最早出现圆珠笔这一名称是在1888年,一位名叫约翰·劳德的美国记者设计出了一种滚珠作笔尖的笔,但他并没有将这种笔做成商品使用,直到1895年,这种笔才开始出现在市面上。

1943年,比罗和他的兄弟格奥尔格生产出了第一种商业用笔“Biro圆珠笔”,英国政府买下了这个专利,这些圆珠笔开始在空军机组人员当中广泛使用,因为传统墨水会溢出,圆珠笔则不用担心。

为何说圆珠笔比核弹还难造?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制造,却没美国

圆珠笔头

而且圆珠笔十分坚固能够适应二战的环境,圆珠笔在法西斯国和同盟国当中都开始使用,1945年,美国将圆珠笔投入生产,米尔顿·雷诺改良的圆珠笔,但首次推出雷诺圆珠笔就十分昂贵,将近10美元。

不过法国人马塞尔·比希开发了一个制造圆珠笔工艺流程,这让圆珠笔的成本大大降低,在价格的攀比当中,由原来的10美元,下降到了10美分,每天将近有数百万支的圆珠笔流向市场。

为何说圆珠笔比核弹还难造?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制造,却没美国

制作圆珠笔的机器

中国的圆珠笔也是在二战之后,美国商人利用日本的原子弹打开了销路,取名为“原子笔”,其实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但原子弹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原子笔十分畅销,1948年,中国生产出了第一支国产圆珠笔,名字依旧还是用原子笔,随后国内制笔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继中国之后,日本也开始生产圆珠笔,日本也是销量圆珠笔最多的国家之一,仅仅一年就要消费4亿支,但日本正处在战后经济恢复期,价格高昂的圆珠笔,他们用不起,于是日本人就自己造。

为何说圆珠笔比核弹还难造?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制造,却没美国

推销圆珠笔的美国商人

在造圆珠笔时,他们发现油墨会经常从缝隙漏出来,虽然只有一点点的浪费,可对日本来说是“致命”的,日本就专门生产了一种短支圆珠笔芯和圆珠笔,使用寿命是原来的一半,但价格也锐减了一半,这种新式的圆珠笔在日本开始畅销。

为何说圆珠笔比核弹还难造?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制造,却没美国

50年代的日本

目前,全世界能生产圆珠笔头仅有3个国家:瑞士、日本和中国。其中瑞士的圆珠笔头是最好的,这主要得益于瑞士的高精度设备。虽说,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员,每年生产400多亿支圆珠笔,是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早期我国大部分的圆珠笔头,从生产设备到原材料,都要依赖瑞士、日本等国家进口。

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国家早在2011年就开启了这一重点项目的攻关。直到2016年中国太原钢铁集团,才成功研发出了国产的圆珠笔头。虽说,目前中国也能制造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头,只是精度差一点,但是平常使用还是没问题的。那么,为什么全球只有3个国家能制造出圆珠笔头,究竟怎么回事?

为何说圆珠笔比核弹还难造?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制造,却没美国

圆珠笔头

别小看这小小的圆珠笔头,它工艺还真的挺复杂。圆珠笔头可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目前,直径0.5-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我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出口。但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

就拿瑞士公司的笔头一体化生产设备来说,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一个笔头里面有5条引导墨水的沟槽,滚珠与笔头、沟槽位之间有严格的适配要求,加工误差要求不能超过0.003毫米,而且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有0.3-0.4毫米。这是什么概念呢?成年人的头发直径一般在0.06~0.09毫米左右,难度可想而知。

为何说圆珠笔比核弹还难造?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制造,却没美国

圆珠笔头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国家原子弹都能造,没道理造不出一个圆珠笔头。毕竟资本是逐利的,一家钢铁厂一天的产量就能抵得过制笔行业一年的用钢量。而市场上一支圆珠笔不过才卖几块钱便宜的可能就只要几毛钱,利润实在太少。

因此,很多国家的钢铁厂并不是造不出圆珠笔头,而是在利益面前,它们既不愿做制笔商、更不愿费钱去做研发。若不是2011年,我国把生产圆珠笔头提升到国家高度,相信全球也就只会有2个国家能制造圆珠笔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