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共济会真有传说中那么神秘吗

由于各种相关作品的渲染使共济会成为了一个被各种阴谋论包裹的神秘组织,甚至有人认为该组织具备支配世界、发动全球战争的能力。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有这样一个关于共济会的传说:美国独立后华盛顿宣誓就职第一任美国总统时穿的是共济会大师的全套制服。事实上这件事不能说是子虚乌有的,真实情况是美国国会在1790年7月6日通过了《建立合众国政府所在的临时首都和永久首都的法案》。当时美国北方各州与南方各州围绕在何地建都产生了争执,华盛顿总统就建议在南方和北方交界的波多马克河上规划一个面积100平方英里的菱形区域作为首都,由此形成了今天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雏形。1791年初曾将纽约市政厅改建为大陆会堂的法国建筑师皮埃尔·朗方被华盛顿总统委托负责设计新首都,到了这年9月美国国会投票批准了朗方的设计方案。1793年9月18日乔治·华盛顿亲临国会大厦的奠基仪式,这时他的的确确穿的就是共济会大师的服装。现在我们可以指出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华盛顿身穿共济会大师的服装是在出席国会大厦的奠基仪式之时,而不是像传说的就职典礼之时。那么问题来了:华盛顿为什么要在出席国会大厦奠基仪式时身穿共济会大师的服装呢?原来美国国会大厦的第一块奠基石是马里兰州共济会所的大师傅约瑟夫·克拉克领着一群来自弗吉尼亚和马里兰的共济会会员铺下的,华盛顿身穿共济会大师的服装显然有向后者致敬的意味。事实上共济会最初的本质就是一个石匠工会,他们其实是被请来修建国会大厦的工匠。

共济会真有传说中那么神秘吗

”共济会会员“一词在英文中写作Freemason,法文中写作Franc-macon,德文中写作Freimaurer,西班牙文中写作francmason......其实直译过来就是”自由的石匠“之意。关于共济会的起源如今存在不同的说法:传说《圣经》中提到的该隐的后裔雅八有关石匠、建筑和几何学的知识从他这里一直传到欧几里得并在公元10世纪初传到了埃塞尔斯坦国王统治下的英格兰,由此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共济会总会组织——英格兰第一共济总会。除此之外关于共济会的起源还存在其他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法认为共济会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建造巴别塔的石匠,有的说法认为共济会最早可以追溯到耶路撒冷建造所罗门神殿的石匠,最普遍的说法认为共济会起源于中世纪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石匠与教堂工匠行会。无论哪种说法均公认共济会最长就是一个石匠工会,其标志是圆规方尺大眼睛。共济会员普遍接受过相当多的教育:10岁左右开始学习英文和法文识字;14岁左右去修道院学习拉丁文或作为骑士的侍童;17岁左右学习关于选择石材和造型的基本知识;21岁要掌握足够的几何学知识,以便应对复杂的哥特式尖拱、飞肋等高难度建筑的需求。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从事石匠工作的资格。欧洲的中世纪时代知识是由教会和贵族阶层掌握的,普通大众的受教育水平是相当低的,共济会员因此成为了那个年代知识渊博、生活富裕、受人尊敬的职业精英。随着教堂建筑行业的不景气迫使一些石匠分会开始接受名誉会员,近代的象征性共济会由此演变而来。共济会会员秉承着自中世纪沿袭而来的手工业行会会员的共济精神:强调得到、慈善、兄弟友爱、守法和互助,共济会成员在外地落难时可以凭共济会戒指等标记和暗号得到当地会员的帮助,这实际上和中国古代的洪门、青帮、漕帮等秘密帮会组织差不多。1717年6月24日伦敦的4个共济会分会成员在圣保罗教堂成立了英格兰第一共济总会,近现代意义上的共济会由此诞生:当时这4个分会中有3个的成员是真正的石匠,而另一个则是由被接纳的名誉会员组成。

共济会真有传说中那么神秘吗

当时共济会的管辖范围只及于英格兰和苏格兰,大约有700多名会员,然而越来越多的名誉会员的加入已使原来那种沙龙性质的聚会无法满足管理众多新成员的需要。1723年共济总会颁布了由长老会牧师詹姆斯·安德森拟定的《共济会宪章》,由此确立了共济会的结构等级。本来一开始《共济会宪章》的内容是对外严格保密的,这其实并不奇怪——同时代中国的手艺人们不也有手艺不传外姓的行规嘛,只能说各行有各行的行规。然而随着共济会日益发展壮大就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试图揭开共济会神秘的面纱,于是在1745年(也就是《共济会宪章》颁布后的22年)有人出书揭露了《共济会宪章》的内容,由此人们才得以对共济会的内部结构开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共济会成员一共分为33个等级:最低级(第1级)的会员叫入门学徒,第2级会员叫随师工匠,这两级属于学徒期。随师工匠通过考试可以升为第3级的石匠师傅,从第3级到第33级的地位是相等的,分级主要是根据各自的研究内容和技艺熟练程度划分的。18世纪启蒙运动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也影响到了共济会:大量知识分子和新兴的商人阶层加入了共济会。在这一过程中共济会的原有结构开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早期的共济会秉承的是优先吸收白人贵族和上层阶级人士入会的原则且会员仅限于男性。英格兰第一共济总会的总会长从第五任蒙塔古公爵起就全部由上层贵族担任。1737年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的长子弗雷德里克王储加入共济会,从此以后共济会一直和英国王室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乔治三世、乔治四世、爱德华七世、克拉伦斯公爵、乔治五世、爱德华八世、乔治六世等英国王室成员均为共济会成员。时至今日英格兰共济会联合总会的会长仍是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堂弟肯特公爵爱德华,而他的父亲也曾在1939年-1942年期间担任总会长。事实上共济会不仅没法像传说中那样控制支配世界,甚至共济总会连共济会内部都无法实现完全的控制,在历史上共济会内部不止一次发生分裂:1826年墨西哥内战中交战的双方就是共济会苏格兰礼仪派掌握的保守党和共济会约克礼仪派掌握的自由党。在英国苏格兰共济会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企图,而英格兰共济会则拥护汉诺威王室和辉格党。1753年英格兰共济会分裂我为古典派和近代派,双方的对立一直持续到1813年。

共济会真有传说中那么神秘吗

英国殖民北美时大量共济会成员涌入北美。英国本土的共济会分裂后北美的共济会也发生了分裂。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共济会古典派支持了独立战争,这也是”北美独立战争是共济会发动的,美国是世上第一个共济会国家“这种说法的最初由来。在美国开国元勋中的确有一部分共济会成员,可实际上在签署《独立宣言》的56名北美殖民地代表中只有9人是共济会员,美国宪法的39名签署者中只有13人是共济会员。由此可见在美国的开国元勋中共济会员并不占多数。1721年共济会传入法国。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丹东等著名人物均为共济会成员。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共济会法国总会的会长奥尔良公爵投票赞成判处国王路易十六死刑。在伏尔泰的影响下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加入了共济会。在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就有关于共济会在俄国获得的细致描述。应当说共济会的影响力是不容低估的:共济会成员中除了诞生过已提到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腓特烈大帝、亚历山大一世等人之外从华盛顿到小布什的历任美国总统中有19人是共济会员,拉美独立运动中的玻利瓦尔、圣马丁、杜桑卢维杜尔等人也均为共济会成员。然而影响力不等同于控制力——尽管共济会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力,但它并不能控制支配全世界。事实上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一群知名共济会成员也各自有着不同的理念:诞生了19名共济会员总统的美国秉承的门罗主义外交原则将拉美各国视为自家后院,然而秉承民族主义原则的拉美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圣马丁等人也是共济会员,由此可见共济会内部从来也不是铁板一块。那种所谓共济会通过控制各国政界、商界要人进而控制全世界的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各国政界、商界要人首先考虑的是各自的国家利益、商业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共济会员身份。事实上说共济会能控制世界就像是说梵蒂冈教宗能控制全世界天主教徒一样——这显然是把影响力和控制力两个概念搞混淆了。

共济会真有传说中那么神秘吗

不可否认共济会的确可能对各国的政治、商业政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要说完全支配整个世界就属于危言耸听了。然而关于共济会控制世界的阴谋论长期以来却是层出不穷,那么这些说法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老话”人红是非多“。共济会在世界范围内巨大的影响力难免使人将其与各种阴谋联系起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纳粹德国、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西班牙佛朗哥政权等法西斯政权对共济会的影响力进行夸大宣传并将其与各种阴谋论联系在一起:1934年1月纳粹德国取缔了境内所以共济会组织,党卫队保安处和帝国中央保安总局还成立了反共济会的专门部门。根据不同的统计资料显示:纳粹统治时期约有8万到20万共济会成员遇害。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法西斯政权也在境内制定了迫害共济会员的政策。事实上欧洲社会对共济会的排斥感早就存在:从19世纪起反共济会主义者编造了许多关于共济会的阴谋故事,同时将共济会与犹太人联系起来,于是在欧洲长期存在的反犹主义与反共济会主义合流。一时间关于”共济会支配世界“、”共济会试图发放全球战争“的说法不胫而走。这些故事迎合了阴谋论爱好者和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的胃口。事实上共济会追根溯源其实就是一个石匠工会,类似于我国古代各行各业的各种民间秘密结社帮会,事实上晚清民国时期移民北美等地的洪门等华人社团也曾打出过”中国共济会“的旗号,其实洪门与共济会并非一个组织,只是借用这一名头在当地立足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