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國家公祭日前夕三百名中外人士徒步重走歷史與和平之路

國家公祭日前夕三百名中外人士徒步重走歷史與和平之路

從2016年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每年的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前夕,都會組織國際和平徒步活動。 泱波 攝

從2016年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每年的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前夕,都會組織國際和平徒步活動。 泱波 攝

中新網南京11月30日電(記者 申冉)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2週年,在第六次國家公祭日前夕,11月30日晨,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下文簡稱江東門紀念館)主辦的第四屆“南京安全區”國際和平徒步在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舉行。環繞著82年前正義外籍人士為南京難民設下的“保護區”,300位中外人士徒步重溫了這段歷史與和平之路。

1937年,侵華日軍攻破南京前夕,20多位留守南京的正義外籍人士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以現在的南京師範大學和南京大學為界,在戰火中的南京市中心設下一片“安全區”,先後庇護了25萬多名南京難民,使他們免遭殺戮。

国家公祭日前夕三百名中外人士徒步重走历史与和平之路

11月30日,300位中外人士徒步重溫了這段歷史與和平之路。 泱波 攝

江東門紀念館館長張建軍介紹,為了紀念這段“無國界”人道主義感情,從2016年起,紀念館在每年的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前夕,都會組織國際和平徒步活動,“邊走邊看,重溫歷史,感受今日和平的來之不易。”

當天的徒步線路全長8.2公里,環繞當年的“南京安全區”邊界:從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出發,途經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五臺山叢葬地、拉貝故居、鼓樓醫院、寧海路5號、寧海中學最終回到南京師範大學。

只是,隨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年事已高,在徒步的隊伍中,越來越少的“老面孔”令人黯然。不過,儘管已年過九旬,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葛道榮今年仍堅持參加了徒步活動。在兒孫的攙扶下,老人顫抖著為魏特琳女士雕像繫上圍巾,“魏特琳小姐,我又來看您了!”

国家公祭日前夕三百名中外人士徒步重走历史与和平之路

人們感懷當年在南京留下人道主義關愛的國際友人。 泱波 攝

魏特琳是當時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一名美籍教師,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她不顧個人安危,放棄離開南京的寶貴機會,在如今的南京師範大學校園內,保護了上萬名婦女和兒童免遭傷害。

當時年僅10歲的葛道榮和兩個弟妹,就是在魏特琳等國際友人的保護下,躲過屠戮的倖存者。儘管過去八十多年,葛道榮對這段恩情依然刻骨銘心,“魏特琳小姐給我們的是‘湧泉之恩’,我們現在能做的也只是‘滴水’相報。”

国家公祭日前夕三百名中外人士徒步重走历史与和平之路

年過九旬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葛道榮為魏特琳女士雕像繫上圍巾。 泱波 攝

在今年的徒步隊伍中,也有更多年輕人和外國友人的加入。

19歲的奧地利高中畢業生Linus Mayerhofer,是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的一名國際志願者,這也是他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他告訴記者,“從今年八月份來到南京,通過志願者工作,對南京大屠殺也有了一些瞭解。但以實地探訪來感受這段歷史我覺得更有意義。”

“在今日的世界,和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通過了解歷史,我們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平的內在含義。”正在南京大學任客座教授的德國海德堡大學日耳曼學系Burckhard Duecker教授,也參加了這次活動,“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各國年輕人願意‘接近’歷史,這是一件好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