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黄金4分钟”很宝贵!江西多地公共场所已配备“救命神器”AED

“黄金4分钟”很宝贵!江西多地公共场所已配备“救命神器”AED

最近因心源性猝死的案例又多了起来。11月20日下午,新华社国际部专稿中心主任、高级编辑徐勇在位于北京的办公室中因突发大面积心梗去世;一周之后,11月27日凌晨,中国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综艺节目《追我吧》时奔跑中导致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去世。

这些悲剧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心源性猝死”的关注。事情发生后,很多专家指出,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然而,眼下在国内,AED的配备,还并不是那么普及,公众对它的使用熟练程度与国外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救命神器”AED

AED是一种急救设备,操作简便,可以为心脏病突发的患者进行电除颤,帮助发生心室颤动的病人恢复心律,被称为是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救命神器”。全球每年心脏猝死的发病率达900万例,我国每年约16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及时除颤是迄今公认制止心脏猝死的最有效方法。

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四分钟”内,对患者进行AED除颤和心肺复苏,有很大的几率能够挽救生命。

“黄金4分钟”很宝贵!江西多地公共场所已配备“救命神器”AED

FM105.4记者潘瑜昨天从江西省红十字会了解到,江西省的AED投放量并不理想。截止目前,南昌市仅有14台AED,分布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腾王阁景区、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省体育馆、江西警察学院、南昌一中、南昌二中等场所。江西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多方恰谈,将继续积极推进AED在公共场所的投放,第一时间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让更多的人懂得AED的使用和操作。

“黄金4分钟”很宝贵!江西多地公共场所已配备“救命神器”AED

“黄金4分钟”很宝贵!江西多地公共场所已配备“救命神器”AED

高以翔猝死地宁波市的红十字会系统,截止2019年5月,已经在宁波机场、火车站、地铁站、行政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安放了140台AED。即便如此,宁波的AED系统依然未能抢救高以翔。节目组是否在录制现场配备了AED设备目前不得而知。而这正是中国AED配置的尴尬之处,即便是密度还算不错的宁波,也没法做到面面俱到,城市的急救系统依然在路上。

值得强调的是,城市的公共急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AED配备数据就能解决的。

就算是配置了AED,公众知不知道,现场有没有人会用,都是问题。有媒体曾经报道,不少公共场所尽管配置了AED设备,但使用这种“傻瓜型”设备的人并不多,且真正需要的时候因为害怕承担责任,使用的机会也非常少,导致设备闲置。

所以,应急救护的培训工作也非常重要。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海京说:“应急救护培训为什么重要?很多情况下,人的一命关键就在于第一目击者,他身边的这个人有没有足够的应急救护知识。如果他能马上提供帮助,那命可能就保住了;如果他要是束手无策,只能打120,在等待的过程中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间,获救几率就太小了。”在中国,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合格的公众不到全国人口的千分之一。这种培训的缺失,很容易让AED设备成为一种尴尬的存在。

也有观点指出,中国的应急救护,比起“不会救”,更大的问题在于“不敢救”。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急救法,来规定应急救护中造成的后果责任由谁来负。甚至仅仅从AED设备的配备与使用遇到的困境中,就能看出法律在这一领域的缺失。

“黄金4分钟”很宝贵!江西多地公共场所已配备“救命神器”AED

AED急救心肺复苏术课程

公共场所猝死事件频发,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可怕的低救治率,反映了城市在公共急救上的短板和缺失。加大公共场所AED的配备力度,应该成为更多城市的自我补救,并以此强化急救常识和技能的普及,建立完整的城市急救系统。当然,这个系统还包括心肺复苏培训的大众普及。

“黄金4分钟”很宝贵!江西多地公共场所已配备“救命神器”AED

遇到“猝死”患者时,

应急君建议

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120,

说明情况和所处位置。

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

心肺复苏是延续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

↓↓↓

数据显示,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因此,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记住:心肺复苏前要先判断患者有没有反应、大动脉搏动有没有消失。只有心跳呼吸都停止,或没反应的患者出现呼吸濒死样的喘息,才需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来源:综合经济观察报、中国新闻周刊等

“黄金4分钟”很宝贵!江西多地公共场所已配备“救命神器”A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