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他因为书法导致殿试降格,他身居高位,却靠典当衣物支付医疗费用

他因为书法导致殿试降格,他身居高位,却靠典当衣物支付医疗费用

蔡元培


1892年,24岁的蔡元培补应殿试。


他的文章深得主考官汪鸣銮赏识,其书法却非馆阁体,因此遭到另一位阅卷大臣非议。汪鸣銮解释道:“他是学黄山谷的。”遂被取为二甲进士。


蔡元培对此曾自陈,殿试以书法优劣为标准来排名次,他自视书法不善,所以才等下科补应殿试。而朝廷规定,补应殿试者不得入一甲。


他因为书法导致殿试降格,他身居高位,却靠典当衣物支付医疗费用

蔡元培书法


33岁时,蔡元培开始学习日语。尔后,又和学生一起向马相伯学习拉丁语。蔡元培每天早晨步行十里到马相伯寓所,有时五点赶到。听到敲门声,马相伯推窗见是蔡元培,无奈地说:“太早了,太早了,八九点钟再来吧。”


1906年,蔡元培年近不惑。这时,他想出国深造,听说有“公派”留学机会,就急匆匆赶往北京。但此行却被搁浅,蔡元培心有不甘,几次与孙宝琦交涉,希望能随其同往德国。是时,孙宝琦乃清廷驻德国公使。他见蔡元培真诚、上进,便答应携其同行。但使馆只能照顾他的食宿,没有职务和薪酬。蔡元培每天在使馆兼职半日,然后去柏林大学听课。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他与商务印书馆合作,给该馆写稿和编译著作,以此来赚取留学和养家费用。


在此期间,蔡元培撰写了《世界观与人生观》《文明之消化》等文章,并编著了《哲学大纲》《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学史》《中学修身》《艺术谈概》等书藉。


蔡元培自德国归来,为了约束自己,曾定下三个原则:一不做官,二不纳妾,三不打麻将。


他因为书法导致殿试降格,他身居高位,却靠典当衣物支付医疗费用

蔡元培在北大


“五四”运动发生后,北京大学有20名学生被捕。当晚,蔡元培赶到北大礼堂。在此商讨营救方案的学生见到他,或吹呼,或放声痛哭。蔡元培没有责备学生,承诺由他来想办法营救被捕学生并处理善后事宜,希望大家第二天能正常去上课。


是时,段祺瑞担任民国总理,他对孙宝琦极为敬重。蔡元培找到孙宝琦,说明来意。因为事情闹得过大,孙宝琦犹豫不决。蔡元培便待在孙家不走,直至深夜十二点,孙氏无奈,只好答应出面周旋。


他因为书法导致殿试降格,他身居高位,却靠典当衣物支付医疗费用

蔡元培任命状


5月7日,被捕学生释放归来。蔡元培与北大全校师生在广场迎接这些学生。见面后,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蔡元培安慰学生不要哭,话未尽,自己竟潸然泪下。


1920年冬,蔡元培赴欧美考察教育。期间,北洋政府因长期欠薪引起北平各校教员不满,众人去政府请愿反遭警卫殴打。北平教员就此宣布罢课。蔡元培归国后,听闻此事,大为不满。他召集北大教员,在会上痛切地说:“学校教育青年,教职员应为学生模范,岂可因索薪罢教,贻误后生?如果认为政府太坏,不能合作,尽可自动辞职,另谋他就。如大家都求去,亦可使政府惊觉反省。岂可既不离职,又不尽教学责任,贻误青年?”他要求将罢教期间所得薪水交出来归公,得到教员一致响应。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前,校务会议多用英语。他上任后,提议一律改用中文。对此,外国教授强烈反对,纷纷表示:“我们不懂中国话。”蔡元培就问:“假如我在贵国大学教书,是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开会时你们说的就是中国话?”


有两名英国教授品行失范,竟然带领学生去逛妓院。蔡元培对此大为不满,待他们聘约期满,坚决不再续聘。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找蔡元培求情,亦遭拒绝。朱尔典愤怒至极,扬言:“我看你蔡鹤卿还能做几天校长?”


他因为书法导致殿试降格,他身居高位,却靠典当衣物支付医疗费用

蔡元培书法


1902年,蔡元培与蒋维乔等人创立爱国学社。学社筹备之初,经费极为紧张。蔡元培决定前往南京筹款。此时,年仅十岁的长子阿根身患重疾,蔡元培却无暇看护。临行前,家人告诉他,阿根已经气绝身亡。蔡元培未及看上孩子一眼,托付朋友帮他代理后事,然后挥泪登上船只。


1915年,蔡元培与李石曾、吴玉章等人发起华法教育会,组织青年学生到法国勤工俭学。当时,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钱三强、潘玉良、林风眠等青年都是在华法教育会的帮助下才得以赴法留学的。


刘开渠曾在大学院任书记员,有一次,他对院长蔡元培说,他想去法国学雕塑。蔡元培听了很高兴,说:“想到法国学雕塑是好事情,我们中国还没有派过专人去学,我记着这件事情。”一年后,刘开渠收到蔡元培送来的聘书,聘其为著作员,月薪八十元。为解决他留学法国的路费,蔡元培特地预付刘开渠半年工资,还帮他买到打折的船票。


后来,陈独秀被捕。蔡元培与宋庆龄等人联名致电国民党中央,要求释放陈独秀。尔后,他又委托刘海粟前往狱中探视,希望陈独秀能在狱中从事一些学术研究,莫要虚度光阴。陈独秀听罢甚是感动。后来,他在狱中出版的《独秀文存》第9版,也是蔡元培写的序。


他因为书法导致殿试降格,他身居高位,却靠典当衣物支付医疗费用

蔡元培书法


蔡元培任中研院院长后,应酬陡增,开销甚巨。部属念他仅靠工资难以为继,每月多给他200元。蔡元培领到薪水后,发现多了200元,前去询问。知道原因后,他说:“一切要按照规定办理,生活清苦些不要紧,但守法必须要严格做到!”


上海美专成立后,蔡元培为刘海粟题了“宏约深美”四字。所谓“宏”,指知识结构要铺开,做到博大宏伟,兼收并蓄;“约”是博而后简,突出个人专长和风格;“深”乃穷本究源,深化知识;“美”则是一种思想境界,强调宽大无垠,永无止境。事实上,四字箴言也是蔡元培半世治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他因为书法导致殿试降格,他身居高位,却靠典当衣物支付医疗费用

蔡元培书法


蔡元培一生有过三次婚,而他的事业离不开这三位夫人的鼎力支持。


第一位夫人叫王昭,乃旧式女性,有洁癖,生活节俭,性格淡和,与蔡元培的豪爽大为不同。起初,夫妻往来不甚和睦,偶尔会有争执。蔡元培常年在外搏取功名,二人聚少离多。后经十载磨合,彼此关系才渐入佳境。


戊戌变法失败后,蔡元培弃职携眷归故里,走上“教育救国”之路。孰料,王昭归乡染上肝病,嗜睡、低烧长达半年之久。一天,蔡元培去嘉兴议事,突然接到王昭病重的消息,未及午餐就赶回去请医问药。


王昭去逝后,蔡元培甚是愧疚,他说:“早知君病入膏肓,当屏绝万缘,常相厮守,已矣,如宾十年,竟忘情乃尔耶?”


他因为书法导致殿试降格,他身居高位,却靠典当衣物支付医疗费用

蔡元培书法


王昭去逝时,蔡元培刚满33岁。尔后,上门提亲者不绝。蔡元培遂在书房贴一征婚启事,列出择偶五条:

“一、天足者;二、识字者;三、男子不得娶妾;四、夫妻意见不合时,可以解约;五、夫死后,妻可以再嫁。”

消息传开,颇受社会非议,媒人因此退避三舍。


一次,蔡元培在朋友家赏画,对其中一幅工笔画推崇备至。这幅画的作者叫黄世振,又名黄仲玉。朋友介绍说,黄仲玉未缠足,工书画,孝敬父母,曾刲臂疗父疾。蔡元培听罢甚是心仪,遂请朋友代他做媒。


1902年元旦,蔡元培与黄仲玉在杭州完婚。婚后,黄仲玉大力支持丈夫的事业。蔡元培开办爱国学社与爱国女学,当时女学只有一位专职教员,其余课程均由蔡氏夫妇教授。


他因为书法导致殿试降格,他身居高位,却靠典当衣物支付医疗费用

蔡元培书法


五年后,已近不惑的蔡元培要去欧洲游学,夫人黄仲玉陪伴左右。后来,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遭到军阀威胁,亦是妻子在背后默默支持。黄仲玉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为蔡元培分担了不少琐事。


1920年9月,蔡元培计划赴欧美考察教育。是时,黄仲玉身患重疾,时好时坏。赴欧美考察需要半年之久,蔡元培操心妻子的身体,对此行颇为犹豫。黄仲玉一边就医,一边帮丈夫打点行装,促其成行。


两个月后,蔡元培接到朋友来电。黄仲玉病故,时年45岁。


蔡元培闻讯,悲痛欲绝,遂作《祭亡妻黄仲玉》以颂其德。


二十年后,他再作悼念文章,仍然痛彻心扉,字字滴血。其文流传甚广,成为抒情散文的经典,被录入中学教材。


他因为书法导致殿试降格,他身居高位,却靠典当衣物支付医疗费用

蔡元培书法


55岁那年7月,蔡元培续娶了小他二十多岁的周峻。


周峻毕业于上海爱国女校,懂英文,擅油画,系蔡元培以前的学生,对先生极为仰慕,曾立誓非他不嫁,三十多岁尚未婚配。


蔡元培与周峻感情甚笃,常有诗联唱和。周峻为丈夫画过一幅全身像,惟妙惟肖。蔡元培极为喜欢,题诗道:“我相迁流每剎那,随人写照各殊科。惟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


蔡元培一生子女甚众。有一次,他为小儿子做“汤饼会”,座上一位北大校友笑着问道:“我出国的时候,曾经叨扰先生的喜酒,今天回来,又逢先生做汤饼会,可算口福不小。只是不明白,先生年事很高,却时有弄璋之喜,不知是何道理?”蔡元培笑着应答:“这没有什么,无非是研究得法罢了。”引得在座哄堂大笑。


他因为书法导致殿试降格,他身居高位,却靠典当衣物支付医疗费用

蔡元培书法


1940年3月,蔡元培病重。晕迷之际,却听他呓语:“……世界上种种事故,都是由于人们各为己利。……我们要以道德救国,学术救国,……我蔡某人生有四个儿子……”


蔡元培少年得志,一生身居高位,却一贫如洗。他去世后,有人对王世杰说:

“蔡先生为公众服务数十年,死后无一间屋,无一寸土,医院医药费1000余元,蔡夫人至今尚无法给付,只在那里打算典衣质物以处丧事,衣衾棺木的费用,还是王云五先生代筹的。”




【作者简介】郭名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特聘教授,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市鄠邑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心仪秦汉》《随书法去远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