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降息潮涌,叠加较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是否会陷入流动性陷阱?

野马和尚


传统的流动性陷阱其实是在技术进步停滞、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释放多少货币与流动性都已经对实体经济很难产生促进作用。大部分钱只能在金融市场与各种虚拟经济中空转。

当前美联储的紧急降息,引发了很多国家跟随降息。因为很多国家的货币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就是和美元挂钩的,利率政策也被迫跟随美联储进行调整。


而美联储的紧急降息,其实并不是因为美国经济发生了什么明显衰退的迹象。上一次美联储的紧急降息,还是2008年国家金融危机时。当前由于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在多个国家引起恐慌,美国的疫情也逐渐发酵,华盛顿州已经有6例病患死亡。

由于新冠疫情在我国、伊朗、韩国、意大利都造成了封城封路,带来了经济的停滞,所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出现了连续多日的暴跌。这种跌幅在美国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美联储被迫紧急降息,以给金融市场更多信心。但这种降息在疫情面前用处并不大,所以降息后短暂市场反弹后就又大跌了。

全球经济增速的下降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前几年就已经出现,欧盟、日本甚至已经出现了负利率。但这几年美国经济有复苏的迹象,有可能带领全球经济重新步入新周期。

这次疫情却意外使得美国经济不得不面对冲击,如果美国疫情得不到控制,好不容易出现的经济增长势头可能会被打断。那样全球经济是真有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的。

但如果美国能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或者在几个月内疫情像非典一样结束,全球经济可能会出现反弹,快速脱离流动性陷阱。


上林院


美联储在3月3日晚间宣布再次降息50个基点,这意味着美联储在2019年三次降息之后,开启了第2轮的降息。而且这一次降息很可能不是美联储单独的行为,会带来全球央行的降息潮来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全世界会因此陷入流动性陷阱,因为全球早就已经在流动性陷阱之中了。

一、美联储的降息会带来全球央行的降息潮吗?

其实去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之后,美联储是全球央行中较晚开启降息的央行。在上半年全球普遍开启降息的同时,美联储理事们甚至认为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开启加息。美股在6月份的动荡让美联储改变了态度,从而开启了降息。

但是在2020年美联储却成为了率先降息的央行之一,其中一部分原因自然是因为大选年美联储受到了白宫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降息之前那一次七国集团的电话会议。下图为美联储利率走势。

在3月3日晚间的电话会议当中,七国集团的联合声明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疫情的明显冲击,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全球的资产价格在2月28日那一次权限的崩盘,为了应对这样的风险,可以想象七国集团的央行会携手进行财政和货币双方面的支持,因此各国央行会同时进行降息。

虽然说降息是一个国家独立的货币政策,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如果有主要国家央行率先降息,对于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都有一定压力,而通过七国集团电话会议达成的一致意见,则可能让这种冲击降到最低,所以说美联储的降息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各国央行的降息潮即将来临。

那么在这次连续的降息潮之后,降息会停止吗?也不会。

二、还会有更多的降息吗?

我们判断美联储降息是否会持续,就要看这次降息能否达到美联储设定的目标。降息一般是对经济进行支撑的货币政策手段,其根本的通道是降低利率抬高投资意愿,从而让社会融资变多。图为美联储历史上的降息抬升通胀与gdp。

问题就在于这一次的经济风险主要来自于疫情的冲击,在疫情影响下,即便是投资意愿更高,也没办法将投资进入实体经济化解经济风险,也就是说这一次的降息根本不是冲着经济实体去的。

根本原因还在于股市的动荡,一方面来说,在大选年美国股市变化牵动着白宫的神经,另一方面则是美国股市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下跌很可能带来经济危机的提前,因此美联储才会出台这样激进的降息,来停止美股的下跌。图为美股在降息支撑下的上涨。

那么这种措施会起到作用吗?只怕未必。

3月3日晚美联储降息之后,美股刚刚停止了下跌的脚步,就又重新降息了,因为鲍威尔的发言被市场解读为降息之后很可能不会有额外的宽松政策。

但是这一轮经济下行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疫情的冲击,而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才刚刚开始,尚未完全反映到经济数据的支撑,市场担忧未来的风险会逐渐增加,但货币政策却会止步不前,这才有了美股的进一步下跌。图为疫情影响下全球资产价格的下跌。

这就是美联储面临的远期危险了,随着疫情对经济冲击的扩大化,美联储可能不得不进一步进行降息,才能够维持美股的市值,因此虽然美联储提前进行了降息,但是3月18日美联储议息会议继续降息的预期仍然不断上升。

在全世界范围都有这个问题,我们面临的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不可预知的,现有的降息能够暂时化解风险,但是我们无法判断面临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因此未来的降息需要维持多久很难预期。

另一方面在于这一次疫情的冲击,可能只是将美联储的降息计划提前了而已,面对全世界经济增长蒸汽进入末端,我们未来可能在经济数据上会看到更多的恶化,即便是没有疫情的冲击,美联储和其他央行也都会通过降息来支撑经济疫情,仅仅是提前了这个时间而已。图为美国制造业pmi早已下滑。

所以说无论是美联储还是其他国家的主要央行,近期这一轮降息之后,恐怕降息周期并未停止,还会持续的进行更多的宽松货币政策。

三、全世界早就处于流动性泛滥当中。

想象一下,当你往浴缸里倒入一脸盆水的时候,浴缸的水会有明显的增加,但是如果你把这一脸盆的水倒到一个湖里,可能湖水不会发生任何明显的变化。货币政策也正是如此,如果市场上的钱多到了一定程度,那么单纯的江西或者其他常规的货币政策就无法让流动性有明显的改变,也无法对经济形成有效的支撑,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那么为什么我们说这一次央行的降息潮不会形成流动性陷阱呢?很简单,因为全球早就已经处于流动性陷阱当中,这一次的降息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2008年以后美联储史无前例地进行了三轮量化宽松,这些量化宽松让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前所未有的庞大,也意味着市场上的流动性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但是在货币正常化周期缩表并未进行完全,美联储就被迫再次进行了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数以千亿计的美元重新被注入到了市场当中。图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

而在美联储这次扩张资产负债表之前,欧日央行早就已经开启了负利率,这种极端宽松的货币工具向市场疯狂的倾倒了流动性。而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甚至根本没有启动过货币正常化进程,就再次开启了每月200亿欧元的量化宽松。

所以说现在全世界的流动性早就处于一个流动性泛滥的阶段,至于是否在进行降息,意义也并不重大了。

这也同时意味着,如果美联储想进一步通过货币宽松来支撑经济的话,就必须用更加极端的工具,因此可以说美联储实施负利率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综上,美联储的这一次降息仅仅是序幕,之后还会有全球央行和美联储持续的降息。但这样的降息潮不会造成全球的流动性陷阱,因为流动性陷阱早就已经出现,而这将迫使美联储在随后的时间里出台更为激进的货币政策,也许负利率已经走在路上了。


咨询师天生


凯恩斯 流动性陷阱理论提出者


用大白话解释一下什么叫流动性陷阱:央行降低利率,目的是为了刺激投资,鼓励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但是现实却相反,利率越低,人们就越把钱存起来,存款账户就好像一个无底黑洞,把大量的钱全都吸纳进去。当利率下降到接近零的时候,降无可降没有空间,但人们依旧只存不花,央行没有起到刺激货币流动的作用,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不会全面爆发 区域性发生可能性大

降低利率的目的在于刺激经济复苏,在没有此次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全球经济陷入滞涨阶段,新兴国家经济发展降速,在开始新一轮经济刺激周期前降息往往是最先被应用的手段。成本低见效快,直接能体现在各种报表上。


几乎所有国家在发展时都被绑在金融这个战车上,钱从银行出来最终又回到银行。经济中的各个实体不过是他们增值赚钱的工具。所以央行在释放流动性时势必不会将钱如同直升机一般到处乱撒,肯定是哪里能回本,哪里能赚钱撒向哪里。


避险资产配置需求潜力大


释放流动性代表着大概率贬值,通胀。适当配置避险资产或许是未来降息周期的需求,除了黄金之外另有多种避险货币:纽元,瑞郎,加拿大元将受到追捧。


元英财经


美市开盘后,美联储意外宣布紧急降息50个基点,令美元指数短线急跌,一度失守97关口,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1%,为历史首次。

之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言论;一次降息也不足以解决供应链问题。风险实质性改变了前景。病毒和应对措施将在一定时间内拖累经济活动。同时也扰乱了许多国家的经济。所以此番降息行动是为了帮助美国经济在危机中保持强劲。另外也不确定其影响将持续多久,所以对于经济影响仍然不确定。推动金价再度攀升至日内高点。

所以也就和预期的一样,将会继续降息并再次大幅度带动市场。另外,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也显示2020年还将进行更多次降息,其他国家能撑多久,利率只能一降再降。更多刺激政策还在路上....这将进一步支撑了后市黄金的看涨延续,推动金价再次走高。





玩基金


首先要解释下,什么叫“流动性陷阱”,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

流动性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国家任何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都会以“闲资”的方式被吸收,仿佛掉入了“流动性陷阱”,因而对总体需求、所得及物价均不产生任何影响。

以日本为例,90 年代,由于跟美国签订《广场协议》,日本全国资产泡沫破灭,经历了“失去的20年”,面对经济增长接近停滞,日本在1990-2010 年间基本采取零利率政策,同时实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的基础货币注入市场,但并未产生明显的货币乘数效应,货币政策已经失去作用。

美联储本次降息50个基点,说实话,对实体根本不会产生实质性的作用,金融市场的大跌已经说明了一切,华尔街或者说投资者,根本不看好目前机械式的降息,这也是美联储在此之前拼命的加息的原因,必须通过多次降息产生叠加效应,加息是为了更多的降息空间,目前美国利率不算高,给美联储提供的降息的空间其实并不大,所以每一次都要慎重货币政策,相对而言,美国经济还算比较好,如果持续的降息会产生叠加效应,对经济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管怎样还都存在陷入“流动性陷阱”的问题。

除了美联储以外,其他央行,比如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包括中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流动性陷阱的问题。仅从直观看,欧洲把利率降到0后,经济依然毫无起色;日本就不用说了,一直采用超低利率,基本处于“僵尸经济”状态;

整体性看,除了美联储以外,全球大部分地区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基本失灵。如果全球各大央行采用降息和其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经济肯定会陷入“流动性陷阱”。

以上共参考。


好望角的灯塔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

根据凯恩斯假说,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在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弹性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传统的流动性陷阱其实是在技术进步停滞、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释放多少货币与流动性都已经对实体经济很难产生促进作用,大部分钱只能在金融市场与各种虚拟经济中空转。

美联储降息及全球降息潮,叠加宽松货币政策,是否存在流动性陷阱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政策背景和刺激效果。一是世界经济已经从2008全球金融危机中缓慢恢复,特朗普上台后,在美国优先贸易政策下,世界贸易增加许多不确定性,刚刚提速的经济动力显示出脆弱性,2018年又遇到经济增长经济问题,降息刺激经济成为一些国家的选择,全球迎来降息潮。这次美联储降息是继2019降息后的又一次降息。只不过,这次降息背景特殊,是新冠肺炎疫情扩散情况下的一次紧急降息,降息力度大。二是降息期间刺激效果不明显,负作用也不。降息解决不了疫情影响的供应链硬约束,疫情期间降息刺激效果收到开工的影响,贷款融资意愿低迷,对投资和消费的刺激效果不大,降息主要解决信心问题。三是疫情扩散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决定疫情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深度。如果持续时间短,影响可控,只是短暂影响世界经济增速,一般不会发生流动性陷阱问题。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计,调低增速为2.4%。四是日本负利率政策有效果说明凯恩斯假说假设有缺陷。五是方兴未艾的5G和工业4.0革命为世界经济创造更广大的需求和空间,只要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在,经济刺激就多少会有效果。所以,个人认为,即使发生疫情,多国大规模的流动性陷阱不会出现。至少亚洲经济体和美国经济仍起支撑作用。

当然,如果疫情持续时间久,供应链和开工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好不容易向好的美国和日本经济增速收到严重影响,再次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这样,个别国家的流动性陷阱会出现。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很低。

流动性陷阱假说提示我们,一要解决科技革命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创新无限,发展不竭;二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手抓,财政刺激可以做到货币政策做不到的问题。认识到这点,可以未雨绸缪。也正是基于这两种因素和日本负利率的实践,我个人认为,流动性陷阱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发生的概率不高,发生也只能是发生在个别创新和财政政策都失效的传统经济国家。


时空静明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看看2008年就知道了!我只知道钱会不值钱,资产会涨价,但与2008年不同的是住房严重过剩的地方不会涨价,核心城市地段房价会涨价,出现严重的分化!股票资产会涨价,叠加美元降息,全球资本会流向中国股市,抓住核心资产,盯住市盈率,放弃不可靠的乐视网!放眼3700只股票,太多太多乐视网,核心资产不多啊!以银行为代表的低市盈率的会把上证指数拉到6000点以上!这种概率99.9%


流水涟漪162


美联储降息后,美国国债期限利差反而走阔了,倒挂更加严重,还是要靠继续放水。


美股估值的绝对数并不算很高,主要是业绩跟不上。现在寄希望于通过美联储的不断放水降息,使得除了FANG等大型科技公司的其他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维持在正数就行了。只要上市公司业绩增加值大于零,美股应该还能撑。


所以是否陷入流动性陷阱,还是要看上市公司财报业绩,只要业绩增加值还是正的,就没有陷入。


米米财情


因为美国制造业回流,美元总体进多出少,长期看是收缩趋势。所以美元的货币宽松,对美国国内有影响,不会对全球造成流动性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