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株洲第一位共产党员 何孟雄:此间一去出龙潭,从容莫负少年头

株洲第一位共产党员 何孟雄:此间一去出龙潭,从容莫负少年头

何孟雄故居

【名片】何孟雄故居

何孟雄故居,位于炎陵县中村瑶族乡龙潭村何家组,始建于晚清,系江南民宅,当地俗称“何家大屋”。

2001年8月,何孟雄故居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6月被确定为炎陵县党团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5月被确定为“株洲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3月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故居内珍藏革命文物10余件,陈列布设展板5块,详细介绍了何孟雄的英勇革命事迹。

【寻访】走出大山,成为株洲市第一位共产党员

龙潭村四面环山,何孟雄故居对面,青山在望,雨雾缭绕。

68岁的何庚寿是何孟雄的堂侄,也是故居的看护人。他介绍,何家曾是当地大户,书香门第,但何孟雄出生时,家道已中落。此前,何氏祖辈曾是拥有540多担租谷的富裕地主,到何孟雄父亲那一代,收入仅剩10多担租谷,人丁也不似以前兴旺了。

何庚寿说,何孟雄之父何周臣是位执教10余年的私塾教师,熟习诗书,擅书法。何周臣有6个儿女,何孟雄排行老六。何孟雄6岁那年,父亲暴卒于县城,两年后母亲因病去世。才8岁的何孟雄尝到了生活的苦楚、人世的炎凉。

所幸,何孟雄和兄弟姊妹,得到了堂叔何炳麟提携。何炳麟是著名的教育家,曾在长沙创办岳云中学。他不仅给何孟雄的大哥介绍了去长沙的差事,还资助了何孟雄在龙潭村的龙门小学读书。

少年何孟雄聪颖调皮,志气不凡。一次,何孟雄和几个同学摘了先生家的桃子吃,上课时,先生怒气冲冲地在黑板上写道:“今日偷桃是哪个?”并不断用竹片敲打讲台。其余同学鸦雀无声,何孟雄昂然站起,大声回答:“他年夺魁必有我!”先生见他大胆聪颖,最终没有对他进行责罚。

后来,何孟雄被何炳麟接到长沙,进了岳云中学、北京大学读书,再没回过家乡。

何孟雄离开龙潭之后的故事,被写入了历史。

炎陵县文物工作人员肖宇介绍,何孟雄自从进入北大,便迅速展现了过人的活动能力、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毅的革命胆识。在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中,何孟雄冲在最前面;1920年3月,他与邓中夏、罗章龙等19人秘密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此后,何孟雄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参与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并于1921年成为全国最早一批的53名共产党员之一,也是株洲第一个共产党员。

何孟雄的革命生涯,短暂却辉煌。1931年2月7日牺牲于龙华之前,他曾五次遭囚禁,始终坚贞不屈。1922年被捕入狱时,他曾以七绝《狱中题壁》如此言志:“当年小吏陷江州,今日龙江作楚囚。万里投荒阿穆尔,从容莫负少年头。”

【新貌】黄桃和白鹅产业,让龙潭村变了样

大山深处,缺乏资源,龙潭村此前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近几年却迎来了飞跃。

龙潭村党总支书记卓名辉介绍,近年来,村里依托精准扶贫政策,在后盾单位和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这几年,龙潭村先后成立深耕果业公司、龙昇鹅业公司,建成村集体果园与白鹅养殖基地,村集体收入大大增加。2017年,村里2个公司根据利益联结机制,按2200元/户标准对贫困户进行分红,还聘请贫困户务工,助推其增收脱贫。村级集体收入达19.5万元,贫困发生率0.73%。目前,龙潭村黄桃种植面积达800亩,白鹅每年出栏1.4万余只,全村仅剩6户9人未脱贫,且已全部实施兜底保障措施。

讲好烈士故事,弘扬革命精神。我市打磨数载,于2018年1月推出原创大型民族歌剧《英·雄》。该歌剧讲述了何孟雄与妻子缪伯英的革命与爱情故事,推出之后,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去年3月,《英·雄》晋京演出,今年5月,又在上海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据悉,《英·雄》正在全国巡演,何孟雄夫妻二人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带去震撼与感动。

【心声】

张晓建(原炎陵县档案史志局局长)——

坚定理想信念,对党无限忠诚

陈毅曾赞颂何孟雄“一生坎坷,宗旨不改”,是“真正的英雄”。在我看来,这是对何孟雄革命生涯公允、准确的总结。何孟雄曾多次入狱,三次与“左倾”错误作坚决斗争,妻子缪伯英先他病逝,后来两个儿女也下落不明,为了党和革命事业牺牲了“小家”。

在最困难的时候,何孟雄对党的忠诚始终不改、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始终不变,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如今,党员干部经受各种考验和诱惑,就要以烈士精神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对党无限忠诚,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心为民干事业。

卓名辉(龙潭村党总支书记)——

红色基因要代代传承

何孟雄故居是我们村的红色精神宝库,我们村的党组织会议、新党员入党宣誓等,都会选择在这举行,以此作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

红色基因要代代传承。曾经的何孟雄走出大山闹革命,今天,我们的孩子也需要胸怀大志,为家乡谋发展,为国家谋富强。传播何孟雄革命事迹,发掘何孟雄故居红色资源,让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传承革命精神,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株洲第一位共产党员 何孟雄:此间一去出龙潭,从容莫负少年头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李军 通讯员/张和生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闻热线:28681062

株洲第一位共产党员 何孟雄:此间一去出龙潭,从容莫负少年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