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謝遐齡:哲學的兩大效用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偉大的德國浪漫詩人海涅評價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砍掉了自然神論頭顱的大刀。這本導讀是80年代中國學界康德研究的力作之一。它妙悟契理,體會真切、要言不煩,頗具中國傳統玄論的神韻。初版以來頗得佳評,並長期用作教學參考和哲學入門書籍。此次新版附加三篇文章,進一步闡發原書的主體內容,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康德哲學。*文章系《康德的大刀》(謝遐齡 著 三聯書店2019-8)“引言”。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在
文末留言谢遐龄:哲学的两大效用

Immanuel Kant(1724-1804)

文丨謝遐齡

哲學要教人正確地說話

日常用語真是十分頑固的東西。人類一向說,“清晨,太陽在東方升起” 。這似乎已成了確定不移的真理,併為每一個人的經驗反覆證實。哥白尼出來了,指出事情的真相乃是地球帶著我們向太陽轉過去。早就確立的真理於是被推翻了,人們也終於都接受了哥白尼學說,但是卻照舊說“太陽昇起”,而不說“地球轉過去”。直至今日,誰要是試圖糾正日常說法,反會招引嘲笑。

哥白尼算幸運的。人們雖然不按他的想法改正自己的說話方式,畢竟還承認他的思想正確。可悲的是,哲學家遠沒有科學家那樣走運。儘管哲學和科學在這一點上是類似的:使人類的說話方式臻於完美,儘可能地消除那些引起歧義或矛盾的因素。但人們抵制哲學家往往甚於抵制科學家,常常以懷疑的眼光看待哲學家,對他們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在人們心目中,科學家使常識精密化;哲學家卻以說出與常識大相徑庭的話而自鳴得意。他們忘記了科學家也曾與常識衝突過,至今也常有衝突。

哲學(以及哲學家)的厄運,是因為它(以及他們)直接對付語言。時下“反思”這個哲學名詞很流行。所謂“反思”,實際上就是檢查說話方式有沒有毛病、某些基本概念到底指什麼,若有不妥或不明確的地方應該怎樣去糾正。語言和世界觀本來就是一回事。我們的祖先若干萬年反思的結果,積累為今日的語言,表現為一大堆日常用語及其相互關係(結構)。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說話。每一個嬰兒牙牙學語時,他的母親及他的親人教給他的都是日常用語,看起來平淡無奇,實際上,人類幾十萬年思考創造出來的文化中的精華,就這樣悄悄地傳授給他。這裡所謂的精華,就是語言,即說這種語言的那個民族解釋世界的基本框架——世界觀。我們承認語言有過發展,就等於承認我們祖先糾正不完善的說話方式是正當的。因此,也應該承認今日及今後應該把這項事業繼續下去。只是說起來容易實行起來難。真有人出來糾正時,所遭遇的多半是疑懼:你難道比列祖列宗和大家還高明嗎?!實際的過程往往是這樣,一個大哲學家的發現,即使是專門研究哲學的一小群人,也要用上幾個世紀才能消化。至於為全人類所消化,則需經過幾十個世紀。

所以,人們至今不懂康德說了些什麼,甚至專攻康德的哲學研究者也遠遠沒有達到一致的見解(不一致=未消化=處於消化過程中),就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了。

因此,搞明白康德說的到底是什麼,儘管是一種很初級的、屬於“哲學普及”的工作,但也是重要的、有意義的事業,而且是實行起來並不那麼容易的事業。

哲學還要為人類探求安身立命之本

人所共知,康德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但對他偉大在哪裡, 偉大到什麼程度,許多人都不甚瞭然。

在我看來,哲學有兩大效用,一是上面已指出的,即教人們正確地說話;另一是為人們探求安身立命之本。長期以來, 人們解釋哲學為“愛智”、教人聰明之學。如果對“智”“ 聰明” 做正確的解釋,這麼看本無錯誤。可惜的是“智”“ 聰明”全被解釋為“知識”(或曰追名逐利的本領),用康德的哲學術語來表達,“智”被看作理論理性。這樣一來,哲學就成了教人老謀深算、詭計多端的學問了。其實,“智”“ 愚”的本來意義是在道德方面。蘇格拉底談哲學,意在引人向善,“愛智”等於“愛德”。不但古希臘的賢哲如此,中國古代思想家也如此。孔夫子所謂“上智下愚”,皆從德性立說;班固《漢書》的“古今人物表”也據此分善惡之等級。與黃帝大戰於涿鹿之野的蚩尤,據古

書記載,是很有才能的。他既精通天文學,連黃帝都要向他學習,還會用金屬製造武器,在當時於科學、技術兩方面都是最先進的。但由於他是個叛亂頭子,是個大壞蛋,“古今人物表”把他列在第九等“下下愚”之榜首。我國當代大哲學家熊十力認為,“愚人不是指無才智之人而言。如歷史上凡有大才力造作滔天大惡業者,以慧眼觀,皆是愚人”。這話把中國傳統思想中的“智”“ 愚”的確切意義講得十分清楚,他的哲學所著重用力的也正是引人向善。

用康德的哲學術語表達,這是在談實踐理性。

康德所處的時代,正是西歐科學技術日漸昌明,人的自我意識日漸覺醒的時代。這無疑是一個進步的時代。不過,進步並不全面,有偏頗之處。偏在何處?偏在對“理性”的看法上。人們常稱那個時代為“理性抬頭的時代”。但是,在康德之前, 理性主要被看成理論理性。典型的例子是培根的口號“知識就是力量”,似乎掌握了科學技術人類的境況就能無限地改善。

結果卻與人們的期望相反。誠然,由於對付自然的本領有所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改善了,但是運用對付自然的那些原理處理人與人的關係卻導致了社會風氣日益敗壞。因此盧梭率先提出,科學導致了人類的墮落。

科學技術發達了,人類的境況卻在變壞!可見社會環境也是不可忽視的!

哲學的使命既然是為人類尋求安身立命之本,就不能不探索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並指出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向。

根源在於過分看重理論理性。科學技術本身無辜,問題出在把科學技術的原理用於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所謂“科學技術的原理”即理論理性。理論理性用於自然是正當的,但如果用於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領域,按康德的術語, 稱為“自由”),就要出毛病。這不等於說在自由領域不能用理性。理性還是要堅持的,只是不作理論的使用,而要作實踐的使用。換句話說,就是在自由領域理論理性必須止步,必須讓位於實踐理性。

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向:提出實踐概念,把實踐理性置於理論理性之上。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貢獻。

在康德之前,不但英國的經驗派片面崇尚理論理性,其典型的代表人物洛克,企圖以感覺論證上帝,即在理論理性的基地上建立道德、理想、信仰;而且德國的唯理派,也陷入理論理性而不能自拔,例如萊布尼茨,儘管有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倡導良心為其前驅,但他卻未能在哲學中為良心找到基地,仍侷限於以理論理性論證上帝。更不用說,古希臘哲學和中世紀經院哲學,在涉及道德、理想、信仰時,主要靠擴大理論理性的領域。

這部分哲學稱為形而上學。這裡的“形而上學”不是指與辯證法對立的世界觀,而是指關於上帝、靈魂不死、自由的哲學部門,是關於道德、理想、信仰的哲學。[1]

康德為自己確定的任務是重建形而上學,但不少哲學家說, 康德主張摒棄形而上學,搞科學哲學(即闡發理論理性)。這真是南轅北轍。康德要挽救世道人心,怎會不要形而上學?康德只是反對把形而上學只單純建立在理論理性的基礎上,主張把它建立在兼顧理論理性、實踐理性的基地上。[2]

過去的形而上學是擴大理論理性的領域,侵入實踐領域。所以,康德的第一步工作是為理論理性畫一條界限,以限制它的使用。闡發理論理性是為了限制它!可見,科學哲學根本不是康德的意圖所在。

康德本人在1770 年以前(哲學史上稱之為“前批判時期”) 還站在舊哲學立場上,與牛頓一樣,是個自然神論者。他精通自然科學,迷信“知識就是力量”,看不起不懂科學的勞動人民。說來真是“忘本”——他本人的家庭出身是手工業者!後來,他讀了盧梭的著作,在哲學上發生了一個飛躍,改變了立場。據說,他讀《愛彌兒》入了迷。康德自幼身體孱弱,十分注重養生,辦法是制定一套作息制度,嚴格執行,鄰居們可以根據他的活動校對自己的鐘表。但讀《愛彌兒》的那幾天,他完全打亂了生活規律,足不出戶,一口氣讀完了這部書。至於盧梭對他思想的影響,可以從他的這段話看出來:

“我自己愛好研究,具有極強烈的求知慾,急切地要獲得知識,每前進一步都感到滿足。有一個時期,我相信這都會促進人類的繁榮。我蔑視無知的賤民。盧梭糾正了我。驕傲的優越感消失了,我逐漸尊重人類。如果我不相信這種思考能夠使我承認其他一切職業有價值,即重新確定人類的權利,我想我自己還不如一個普通勞動者那樣有用。”

他不再迷信科學的威力。他領悟到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征服自然更重要,提出了“德性就是力量”的口號。他那浸透了新教傳統的家庭,通過虔誠的母親帶給他的影響,終於顯現了出來,化為哲學學說。

這絕不等於說,康德主張人應當匍匐在上帝腳下,屈服於統治者的淫威。他倡導的德性是自律。人必須有尊嚴,才能真正有道德、理想、信仰。按照自然神論的觀點,德性是根據一個發自社會權威的命令行動。顯然,這是他律。理性仍在作理論的使用。只有使理性作實踐的使用才有自律——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叫作達到了“自覺”的境界。於是康德說:人是目的。他的哲學體系終止於人類的理想。

谢遐龄:哲学的两大效用

總之,康德的偉大之處在於重釋實踐理性概念並主張實踐理性優於理論理性。由於他的前人都偏重於理論理性,並把上帝(即道德、理想、信仰)與自然(包括人的肉體、情慾)掛起鉤來,他的首要任務便是搞清楚理性的理論使用應有的範圍——這也就是說,要給理論理性畫一條界限;要區分出一個不同於自然的領域,並從哲學上證明,上帝應該住在這個領域——自由領域。

我想,這就是《純粹理性批判》一書要實現的主要意圖。

這本導讀的路數和目標

想懂康德,最好的辦法是直接啃原著。但是啃原著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一部艱深的著作,裡面闡述的思想同我們現有的思想距離過大,便令人望而生畏,不敢走近它。這樣,讀一些解釋性的著作,就是必要的。然而,解釋性的著作往往也很難讀。例如我國哲學界老前輩鄭昕先生寫的《康德學述》,雖然闡發康德思想十分精詳,學術水平相當高,超過許多洋權威的同類著作,但這本書就很難讀。要讀懂它,必須有一定的哲學素養,而這種哲學素養是大部分哲學愛好者所不具備的。

看來,接近艱深的哲學著作要分幾步走。高等學校的哲學系科,設計有某種程序來完成這種步驟。對大量非哲學系科的、業餘的哲學愛好者,無疑很需要提供一種讀物,幫助他們完成這種步驟。問題在於,這樣的讀物可能寫出來嗎?寫出來能完成期待於它的任務嗎?

我一向認為,把大哲學家的哲學體系通俗化是不可能的。把一個哲學體系通俗化,意味著使體系簡單化,以適應讀者所具備的簡單的思維框架。但是,人們之所以要讀一本哲學著作,意圖卻是提高自己。所謂提高自己,在這裡的含義是使自己原有的思維框架發展為較複雜、較精密的思維框架;而且還要循此前進,儘量接近大哲學家所具備的思維框架,直到有一天達到並超過它。可見,對體系做簡單化的工作是不可取的,何況這樣做實際上常常導致曲解。

然而,觀點通俗化卻是可能的。通俗化某些哲學觀點,在某些場合下,意味著通過實例或比喻幫助讀者領悟,並提醒讀者:實例或比喻不過是橋樑,絕不可用來代替哲學思辨;思辨才是哲學的正宗。在另外一些場合下,觀點通俗化則意味著通過循循善誘的討論引導讀者看清自己習以為常的觀點之鄙陋所在。前者很難,後者則更難。難就難在改變觀點。常有人說:“你的說法我能理解,只是接受不了。”真的理解了嗎?“接受不了”就說明在學習改換一種角度看問題上存在著障礙。如果真正理解了,只是不願或不能接受,就一定能反駁。無法反駁說明並未理解。此時就要提醒讀者,“設身處地,同情地傾聽別人”,是讀書的一條基本原則。不要急於反駁,先需努力體會。衡量一個人哲學素養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便是他在接觸一種新觀點時有多少理解上的障礙。素養高者障礙少,素養低者障礙多。多讀書、多反思,障礙會日益減少。輕率的反駁只表明缺乏哲學素養。

哲學水平的提高,常表現為思維框架的改造,而思維框架之改變常常由幾個基本觀點的突破引起。這樣看來,通俗化若干基本的哲學觀點,是引導讀者接近一個艱深的哲學體系的有效途徑。

我不敢說,我有能力寫一本書幫助非哲學系科的大學生和其他的業餘哲學愛好者接近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難懂的幾本書之一,而我本人又是學力淺薄,剛入哲學之門,尚未登堂入室。不過,無論如何這是一項值得嘗試的事業。每每看到一些愛好者爭論終日而不得要領,反映出對一些基本觀點缺乏深思,痛感人們忽視基礎其後果就是浪費精力,因此不禁想呼籲注重基本問題之研究。我把自己讀這本書的一些體會貢獻出來,或許能起點作用,也算是一種幫助。

谢遐龄:哲学的两大效用

那麼,就試一試吧!

這裡要強調的是:誰想深入地瞭解哲學,他就必須懂康德;誰想真懂康德,他就必須親自啃原著,最好啃德文原著。我這本小冊子稱作“導讀”,當然不是讀書指南之類。我沒有資格寫關於《純粹理性批判》的讀書指南。寫這類東西對作者的要求太高,不僅要求很好地消化該書內容,還要求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對《純粹理性批判》的“導讀”,我只想提出下列兩項目標:1.引起閱讀康德原著的較強烈的願望;2.消除對康德原著理解上的主要障礙。至於這本小冊子另外還能起到哲學入門的作用,則是我不敢奢望的了。

本書要討論的四個問題

為了達到前面講的帶領讀者接近《純粹理性批判》的目標, 這本小冊子只想通俗化幾個基本觀點,這幾個觀點也就是我打算討論的具體問題。

人們大多以為,康德在前批判時期(1770 年之前)是唯物主義者或唯物主義傾向較強,而批判時期是二元論者或唯心主義傾向較強,因而在哲學立場上是倒退了。我的看法與此不同。我認為,前批判時期康德還持“上帝造(自然)物”觀點, 經過批判,他把上帝逐出了自然界,並且褫奪了上帝作為造物主的身份——上帝被他改造為道德哲學之公設。用偉大的德國浪漫詩人海涅的話來說,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砍掉了自然神論頭顱的大刀〔3〕。這樣看來,康德的哲學立場是進步了, 而不是倒退。那麼,康德砍掉自然神論的頭顱——上帝——有哪幾個支撐點呢?

首先,他提出,科學知識的對象,不是獨立於理性的“物自體”,而是由理性做出來的。這裡的“理性”是廣義的,包括感性、知性、理性(狹義的)等環節。須提醒注意的是,康德並不否定獨立於理性的物自體(在此,物自體相當於我國現時流行哲學中用“物質”概念所指的“獨立於意識存在”者), 他僅認為這物自體不是知識中的對象。他的這個觀點是否荒謬, 請讀者先不要下結論。等了解了他的學說之究竟,再下斷語不遲。在此我只想指出,他以這一學說否定了自己早期所持的“上帝創造物質”的論點。由此,這本小冊子先要討論“對象”概念。其次,他提出,知性為自然界立法。這一學說向來最受抨擊。不過,我同樣希望讀者冷靜下來,傾聽一下康德說了些什麼,而後再下判斷。這裡不妨先做如下提示:康德從來未曾主張,人類的知性能為獨立於理性的“物自體”立法(即制定規律)。他認為,物自體不可知。這裡麵包含著知性不與物自體打交道的意思。既然如此,怎麼可能為之立法?有人把康德的學說解釋為:知性搞出一些規律,強加給獨立於理性的物自體——即物自體的規律是由理性創造並賦予的。這純屬歪曲康德。因為他所謂的自然界不是指物自體,而是指感性表象。他說的“知性為自然界立法”包括如下兩層意思。1. 知性與之打交道的是感性表象。2. 把雜亂無章的感性表象整理成知識,就是賦予形式——判斷;判斷形式不來源於感性,更不來源於(廣義的)理性之外,而來源於理性的另一個環節——知性。康德這一學說否定了自己早期所持的“上帝把規律賦予物質世界” 的觀點〔4〕。由此,我的這本小冊子還要討論“知性為自然立法” 的有關問題。

康德還提出了“物自體”學說。這個學說遠遠不像一些康德專家所處理的那樣簡單。前面已經提到,物自體相當於時下流行哲學所說的“物質”,指那獨立於思維、意識的客觀實在。其實,康德的“物自體”一詞除了確有這種含義以外,還有其他所指,例如,常用它來指上帝、靈魂。一個詞有幾個所指就引出了毛病。這是康德哲學的一大漏洞。不過,說物自體學說表明康德有唯物主義一面,無論如何是不妥當的,除非把肯定上帝的存在也看成唯物主義。

這裡涉及思想方法問題。舉一個例子,一個童話中記載瞭如下對話:

耗子莫里斯對遇到的一頭牛說:“你是個怪模怪樣的耗子!”

牛說:“我是牛,不是耗子!”

“你長了四條腿和一條尾巴,還有頭上長的東西。你就是隻耗子!”

“可是我叫‘哞’!”

莫里斯說:“我也能叫‘哞’!”

牛說:“我能給人們牛奶。耗子不能做這事!!!”

“那麼,你是一隻能夠給人們牛奶的耗子!!!”

這個童話意味深長地展現了一種以自己為尺度來看待、衡量一切的思想方法。值得引出的教訓是,談論一個哲學家,最好不要用類名詞幫他站隊,也不要用類名詞去分解他,而後把切下的各塊放入不同的隊伍。大哲學家之所以成為大哲學家, 在於他們把各種思想材料依照新原則大體上熔鑄為一個整體。水就是水,不是有氫氣,還有氧氣。康德就是康德,不是一半萊布尼茲加上一半休謨。

但是,一個詞有幾個迥異的所指卻是要討論的,因為這暴露了熔鑄時所依據的新原則之不夠完善,而毛病就在於混淆了概念。這是在一個平坦大道上不那麼顯眼的橛子,不少康德研究者在走過它時被絆得栽了跟斗。對初學者,這個小橛子尤其可怕。不把它拔掉,就很難前進,更難由此理解康德的創見之價值——怎樣砍掉自然神論的頭顱,怎樣實踐地運用理性。

谢遐龄:哲学的两大效用

由此,這本小冊子還要討論兩個問題:“本無”意義上的物自體,“意會體”意義上的物自體。

以上四個問題涉及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觀點。需要再次提醒本書讀者的是,討論清楚四個問題僅僅是為直接讀《純粹理性批判》做準備,絕不可以此代替閱讀康德原著。如果關心哲學的讀者,讀過本書之後, 不再追求對細枝末節的具體問題進行無結果的爭執,而折回頭去鑽研一兩本基本著作,比如康德的這部劃時代鉅著,那麼, 我的勞動就算有了成績。

【註釋】

〔1〕 形而上學是metaphysica 之譯名。形而上取自《周易·繫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察亞里士多德本意,ta meta ta phusika 著眼於研討萬事萬物歸結為形(形式)還是質(質料、物質)。而《周易·繫辭》形之義兼形、質。可見,按《周易·繫辭》義,亞里士多德metaphysica 關注的屬於形而下領域,譯為形而下學方稱相當。本書依約定俗成把metaphysica 譯為形而上學。metaphysica 基本設定為:一切變化為自身不變的“變化者”之變。換句話說,metaphysica 認定有自身不變的“變化者”。這種設定與人們自發的觀點相合,所以容易被接受。

〔2〕 康德稱重建的形而上學為先驗哲學,這就是說,他把哲學建築在對人的心智能力建構各種命題的先驗性研究上。

〔3〕 海涅:《論德國宗教和哲學的歷史》,海安譯,引自《海涅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年,第292 頁。

〔4〕 請讀者留意:此處按流行哲學講法稱謂。康德在前批判時期的“物質” 概念(實則為物理學概念)所指者與批判時期的“物自體”概念所指者部分相當,而與批判時期“物質”概念所指者迥異。“物質”概念的意義在兩個時期差異很大。

谢遐龄:哲学的两大效用
谢遐龄:哲学的两大效用

康德的大刀:《純粹理性批判》導讀

謝遐齡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9-8

ISBN:9787108065407 定價:36.00元

谢遐龄:哲学的两大效用

康德《判斷力批判》釋義

鄧曉芒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5

ISBN:9787108062581 定價:63.00元

sdx_bulletin

━━━━━

谢遐龄:哲学的两大效用

三聯書訊 | 2019年9月

—END—

----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