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每座城市,都有它想讲述的故事。

在这里,盛满居住者的过往,现今,以至未来。

从1949年到201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古城长沙,在时代的洗礼中,迸发全新的生命张力。

70年,长沙城市“长大”近85倍;70年,长沙城市高度突破432米;70年,长沙从曾经偏居一隅的中部省会,一跃成为极具城市竞争力的中部交通枢纽……

每一处建筑肌理,每一条城市街区,藏着的不只是回忆,还镌刻着一个城市数十年的发展与变化,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变迁。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网联合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出系列深度报道“美好城市70年”,希望通过一次全景的城市发展扫描,在过去与未来的遇见中,见证城市的美好。

红网时刻记者 戴丹 长沙报道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每逢橘子洲燃放起美丽的焰火,总会吸引数以万计的市民和游客前往江边观看。 张必闻 /摄

956万人次打卡长沙!这是今年“十一”假期结束后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发布的游客数据,同比增长20.12%,再创新高。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里,有13.6万余人次登上了岳麓山,领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节气之美;6.8万人次打卡橘子洲头,感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奔放意气;更有无数市民和游客扎堆五一广场,“人从众”的模式引来太平街紧急“限流”。

在三馆一厅、在洋湖、在梅溪湖、在烈士公园、在天心阁、在世界之窗……四海宾客相聚在最美的秋韵中,饱览“山水洲城”的气韵,体验这座中部枢纽城市的美好。

从6.7平方公里到567.32平方公里,过去70年,长沙城市建成区面积呈几何倍数增长,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东河西的连通不再受制于一江之水,十桥二隧道二地铁14条交通“大动脉”带来了全新的格局气象,也加速了一江两岸的相互交融、共同繁荣。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湘江,宛如一条游龙,在长沙城蜿蜒曲折,款款北去,流淌着三千年薪火相传的湖湘文脉,亦见证着这前所未见的城市繁华景象。

由“五一路时代”迈入“湘江时代”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湘江一桥上每日车水马龙。 张必闻/摄

“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长沙,用今天的眼光回过头来打量,用“弹丸之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河西都是郊区,往东到长沙火车站的位置也全是郊野菜地,人们丈量一座城市的空间限度,用脚即可完成。

据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至“二五”时期,长沙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河东,用地向北向东扩散,用地范围为北至德雅路、南至南湖路、东起韶山路、西至湘江,河西仅有几所高校。七十年代随着工业用地的扩展和部分工业用地的搬迁,开始形成城南的新开铺、井湾子工业区,城北的伍家岭工业区和河西的石岭塘、望城坡工业区。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之初长沙城镇化率仅为20.5%,2018年底已达到79.12%。

对于“长沙速度”,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胡忠雄在2019年1月3日召开的长沙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曾做过这样的概括:“改革开放40年来,长沙经济总量从不足20亿元先后跨越百亿、千亿台阶,步入‘万亿俱乐部’,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40年来,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8倍, 由‘五一路时代’迈入‘湘江时代’,开拓了‘一江两岸、比翼齐飞’的城市新格局;40年来,长沙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20.1倍和25.7倍,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3.97平方米增加到40.4平方米,老百姓获得感越来越强,‘幸福’成为长沙的鲜明标识。”

“一江两岸、比翼齐飞”,从城市规划的视角来看,河东、河西被并列为长沙城市发展的两大区间,协同发力,齐头并进。

14条交通“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要想富,先修路。事实上,长沙河东河西的协同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酝酿。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2008年10月的长沙,从河西向河东眺望。 赵杰/摄

家住在万科金色家园的赵杰是长沙“老口子”,他对于长沙的空间印象与新长沙人有着很大的不同:“早年的橘子洲头还住满了人,要上去只能坐渡船。”上世纪70年代以前,长沙城内尚未建起一座跨江大桥,李杰通常是骑着自行车到渡口,再换小船上去橘子洲拍照,从洲里居民的迁移,到改造成为景区,他是见证者,更是纪录者。

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编制中心主任工程师龚毅查阅了城建档案,告诉记者:湘江一桥(橘子洲大桥)自1971年9月开工修建,到1972年国庆竣工通车,前后仅用了1年时间,“湘江一桥是长沙市横跨湘江的首座桥梁,它的建成使长沙彻底告别了千百年来依靠轮渡过往湘江的历史,在空间距离上实现了河东河西‘零距离’连接,也因此承载了长沙几辈人的大桥情结。”

湘江一桥建成后,当时长沙市放了4天假,东西南北四个区每个区的市民都安排一天时间到大桥上来参观,长沙市民为长沙终于有了第一座湘江大桥而欢欣鼓舞。

这种一桥飞架东西的格局,在1990年被打破。这一年的年底,湘江二桥(银盆岭大桥)建成竣工,湘江两岸地面交通更为便捷,自此之后,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区开始逐渐崛起,长沙市委市政府西迁被摆上议事日程,“一江两岸,西文东市”的格局初具雏形。与此同时,河东城区开始跨过铁路向东面的长善垸、圭塘发展,外围星沙、高塘岭等组团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主体多组团”的空间格局及“江、山、洲、城”融为一体的独特城市景观。

进入21世纪后,2003年公布的《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明确(以下简称“03版总规”):“沿湘江、319国道两条生长轴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多中心分散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实施高新技术和优秀文化带动战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用地结构及比例,为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等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提高道路广场用地及绿地比例,着力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

这是长沙首次站在城市总体规划的高度,明确提出沿湘江发展的“一江两岸”空间轴线概念。

着眼于长远的发展,2014年公布的《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在03版总规的基础上,对城市的总体规划有了更大的格局和框架,提出要转变长沙城市空间的拓展方式,突出廊道式空间发展模式,构建“一轴两带多中心”,形成“多中心、廊道式”成长格局。在外围组团建设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组团中心,通过外围组团的发展提高长沙城市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增加南部发展廊道,拉开城市框架,形成弹性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强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引导作用。

一轴,即“湘江服务功能轴”:以湘江为主要轴线,沿湘江串联城市主体与河西片区、星马片区、金霞组团、高星组团、暮云组团、坪浦组团等主要城市组团,重点拓展高端服务功能,与长株潭区域发展格局相衔接,成为长沙城市南北向拓展的主要轴线。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空间结构规划图。 资料图来源: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今时今日,当我们回顾长沙的城市生长中心轴线的演变历程,究竟是怎样从“五一路时代”迈向“湘江时代”的,不妨翻开长沙立体交通网络图——截至目前,长沙市内已建成过江通道从北往南依次有:岳临高速过江大桥、航电枢纽大桥、月亮岛大桥、三汊矶大桥、福元路大桥、银盆岭大桥、营盘路过江隧道、橘子洲大桥、地铁2号线、南湖路隧道、地铁4号线、猴子石大桥、湘府路大桥以及黑石铺大桥。

早上跨江上班,晚上再回到河对岸栖居,这早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长沙人的生活常态。

从一水相隔,到一桥飞架,从单线连接,到十桥二隧道二地铁的立体交通网络贯通,湘江两岸历经70年的生长,早已亲密无间,融为一体。

一个最新的消息是,长沙地铁3号线即将于2019年底贯通,连接河东河西的立体交通网络又将再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城市更新生长,成就宜居生活

沿湘江轴线发展城市,一江两岸、比翼齐飞,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河东与河西的具体发展路径,城市的规划者们也进行了科学的区分。

河西,侧重考虑如何跨江发展、沿江建设;河东,则是提质与立新、保护和发展。

2008年,随着大河西先导区的设立,梅溪湖、滨江、洋湖、大王山等片区的路网建设迅速拉开;2015年,国家级湖南湘江新区获批,大河西的城市建设再度升级——大学科技城、高铁西城(金桥站)、梅溪湖西片、湘江智谷……一个又一个基于人才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而构建的新城新区逐渐成形。

与之相对应的,是长沙河东城市面貌的“有机更新”。

“增加公共绿地、增加公共空间、增加配套设施、增加支路网密度,减少居住人口密度、减少开发强度。”2014以来,长沙河东的老城区按照“四增两减”的要求,打响了一场棚改攻坚战。一方面,探索推进以“修复修缮为主,零星拆除重建为辅”的“有机棚改”模式,特别是对历史文化街巷、对文物聚集的成片老城区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造(如芙蓉区都正街、天心区高正街);另一方面,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对旧城区中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脏乱差的区域,如清水塘炮后街等项目,按照规划方案实施改造后,相应地增加教育配套用地、停车场、支路和绿化广场,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而对于河东的新城新区,如:高铁会展片区、空港片区、南部片区、马栏山文创片区,则结合产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差异化的打造。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长沙一江两岸日渐繁华。 陈杰/摄

随着沿湘江轴线发展的规划理念照进现实,以“山水洲城”闻名于世的长沙城不仅迅速长大,而且变得更美了。

1995年至2005年间,长沙市委、市政府历时10年,耗资20亿元,对湘江东岸老城区7公里长的防洪大堤进行了新建和整治,同时,分期同步在沿江100米左右宽范围内修建了38万平方米的高品位、开放式展示沿江城市景观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长沙湘江风光带。

“在我看来,湘江风光带可以说是‘以湘江为轴线’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所结出的最美好的果实。”龚毅表示,湘江风光带的建设,远不止于54米宽的沿江道路的修建,更催生了一大批亲水平台延伸至江边:风帆广场内的活动风雨无阻;沙滩广场欢声阵阵;夜游湘江,心旷神怡;多层叠水,如诗如画。

城市逐水而居,在湘江之畔,一大批极富吸引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次第诞生:三馆一厅、李自健美术馆、谢子龙影像艺术馆……这些富有吸引力的空间建筑,也成了长沙跻身为网红城市的一大助力。

“湘江风光带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和人居环境质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真切地让老百姓体会到了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位相关负责人称。

城市变得更美的同时,生活也变得更加便利。2018年,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沙市“一圈两场三道”建设两年行动计划(2018—2019年)》,旨在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学习当中的一些难事、烦心事。

“一圈”,指的是15分钟生活圈,“两场”是指停车场、农贸市场,“三道”是指人行道、自行车道、历史文化步道。

在东至长株高速,南至长沙市行政边界,西至绕城高速,北至岳临高速,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长沙市规划重点打造400个以街道为基础的“15分钟步行生活圈”。

截至目前,两年过去了,相关统计显示:长沙全市(含宁乡、浏阳)已实际打造“15分钟生活圈”438个;实际新增停车泊位约9万个,改造、新建农贸市场76个、社区门店105个,改建、新建人行道约800公里、健身步道7条、自行车道约960公里、历史文化步道约72公里。

连续11年,长沙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市民赵杰的看来,正是身边一点一滴的小美好累积而成:这几年长沙的天蓝多了、湘江河的水变得更清澈了,秋日风光好,可以去湘江风光带散步,去岳麓山赏枫叶,即使宅在家,小区内推窗见绿、见景也已是常态。出行、买菜、运动、停车……生活越来越方便。所有这些触手可及的现实,厚实着长沙幸福宜居的成色。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