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全新升級!“網紅”葑門橫街菜場下月迴歸

葑門橫街菜場是深受蘇州市民歡迎、人氣旺盛的古城區“網紅”菜場之一。今年8月中旬,該菜場實施改造,引來蘇州市民的普遍關注。記者獲悉,橫街菜場於10月22日順利完成提質改造。這也是姑蘇區今年落實“兩個聚焦”,開展“惠民助企”10+10行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加快推進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程”項目中,“橫街菜場改造”成為9個市場改造惠民項目中的首個完工項目。據悉,在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後,橫街菜場預計將於11月初進行試營業。


全新升級!“網紅”葑門橫街菜場下月迴歸


全新升級!“網紅”葑門橫街菜場下月迴歸


橫街菜場面積不大,在蘇州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有著古城區最接地氣、最具人氣傳統老菜場的美譽。原汁原味的蘇州市井文化氣息和實惠新鮮的農副產品,吸引著市民時不時去轉上一圈。一些市民曾一度將其與新民橋、婁門、勞動路等四家菜場戲稱為古城菜場中的“F4”。然而,由於年代久遠,菜場內設施陳舊老化、破損嚴重,“髒亂差”“溼臭滑”的環境,日漸破壞了“老蘇州”消費時的愉悅心情,也影響了橫街傳統市井文化的提升與發展。


全新升級!“網紅”葑門橫街菜場下月迴歸


全新升級!“網紅”葑門橫街菜場下月迴歸


今年5月,姑蘇區啟動實施“規劃新建一批、改造升級一批、整治規範一批、業態提升一批、關停轉向一批”農貿市場“五個一批”惠民工程,在全面整治38個農貿市場環境的同時,突破小菜場傳統定位,重新定義市場業態,對橫街、雙塔、裡河、黃鸝坊等9個農貿市場實施全面改造,重點打造集“農副產品交易區、百姓飯桌(蘇式點心區)、生活長廊(便民服務)、文化休閒驛站(社區共享精神家園)、百姓小茶館”等“五位”於一體的姑蘇特色市集,助推傳統市場的迭代升級。同時,姑蘇區從古城農貿市場實情出發,捨棄大拆大建的傳統改造方式,對胥江、婁門等17個市場採取“現代文創+”的方式進行功能性優化提升,對虎丘、三元三村等7個不具備標準化改造條件和價值的農貿市場予以關停轉向。

經過兩個多月的改造,橫街菜場重獲新生。據姑蘇區經濟和科技局副局長、區商務局局長張傑介紹,打造“與眾不同”的姑蘇專屬市場,是姑蘇區新一輪農貿市場提質改造的核心理念。此次橫街市集就是按照“市集化、文創化、生態化、網紅化、智慧化”的“五化”目標進行改造。記者看到,改造一新的橫街市集佈局合理、乾溼分離,商鋪規整、設計科學,所有設施設備均統一配置,真正實現了經營戶“拎菜入駐”。按照“簡約而不簡單”的文創設計理念,橫街市集改造融入了眾多蘇式文化元素。清雅大氣的《去姑蘇》宋詩楹聯、獨具江南氣韻的蘇式花窗和雙進拱門、新增文化長廊裡的“水八仙”和市井人物畫,還有新增廣播系統中播放的評彈、蘇州地方音樂等,從視覺到聽覺都增強了消費場景體驗,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新改造的橫街菜場環境敞亮,感覺比較現代化,和以前髒亂差的樣子完全不一樣了。”家住橫街的“老蘇州”顧復興對橫街新菜場一直充滿期待。提前去“探班”之後,他不住點贊,特別是菜場在裝修風格上增添的蘇式元素,讓他特別滿意。


全新升級!“網紅”葑門橫街菜場下月迴歸


全新升級!“網紅”葑門橫街菜場下月迴歸


“除橫街市集外,姑蘇區另外4個市場改造項目也將於11月陸續完工。”張傑表示,其中,黃鸝坊、朝陽市場將以打造最智慧、最姑蘇人文菜場為亮點,裡河市集將引入多個社會服務項目和便民“老行當”,成為姑蘇區首批“五位一體”試點市場。備受市民關注的雙塔集市項目則將通過夜生活空間重構、週末市集形態切入、小微空間品質提升和功能創造等匠心設計,有望成為蘇州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