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岳飛的一首經典詞作,詞尾8個字感人至深,僅憑此句就足以成絕唱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岳飛的一首經典詞作,詞尾8個字感人至深,僅憑此句就足以成絕唱

作為南宋的開國皇帝,宋高宗不僅不是一位賢明的君王,而且比他的父親和哥哥更加昏庸。從他登上王位的那一天起,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怎麼和金國議和。他先是將都城從南京遷到揚州,後來看著揚州不保,又往南逃。最後定都臨安,守著半壁殘破的江山,苟且偷安。

然而,從北方逃難過來的民眾,飽受家破人亡的痛苦。在短暫的穩定之後,他們並不像宋高宗和那些皇室貴族一樣,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的家鄉,思念自己的故國。於是,很多軍民站起來,自衛反擊,使貪婪的金兵屢屢受挫,宋與金朝之間的戰爭形式也發生了大逆轉。

岳飛的一首經典詞作,詞尾8個字感人至深,僅憑此句就足以成絕唱

在這種情況下,南宋政府本可以利用民心,乘勝追擊,收復失地,以洗前恥。但是,宋高宗和很多王公大臣想的卻不是報仇雪恨,而是屈辱求和。可是,在南宋小朝廷中,也有很多極具正義感的將領和士大夫,極力反對和談,力主抗戰。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飛了。

岳飛,南宋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萬世敬仰,成為無數愛國志士的精神榜樣。然而,對於岳飛,後人更多的是停留在他的武將身份上。其實,岳飛能文能武,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將領,更是一位文采不凡的詞人。除了他廣為人知的《滿江紅》以外,他的一首《小重山》同樣經典,詞尾的8個字感人至深,僅憑這一句就足以成絕唱。全詞如下:

岳飛的一首經典詞作,詞尾8個字感人至深,僅憑此句就足以成絕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在岳飛的詞作裡面,很多人都喜歡《滿江紅》,那氣吞山河的氣概,讀之總讓人不由得熱血沸騰,豪情萬丈。可是,右經歷了很多人事之後,人們就會越來越喜歡這首《小重山》了。它沉鬱含蓄,滿含壯志難酬的孤憤,正如人們常說的“一種壯懷能蘊藉”。

岳飛的一首經典詞作,詞尾8個字感人至深,僅憑此句就足以成絕唱

其實,要理解岳飛這個人,既要懂得欣賞《滿江紅》的氣壯山河,又要學會理解《小重山》的壯志難酬。作《滿江紅》時,詞人恰青春年少,正是昂揚奮發,一心抗金保國之時,天下有何事不可為?試問,哪個有抱負有理想的年輕人,不愛讀岳飛的《滿江紅》?

可是,作《小重山》時,詞人早已征戰多年,飽經滄桑。雖然在與金人的戰鬥中,岳飛帶領的隊伍一直連戰連捷,但他始終被奸人打壓誣衊,終究壯志難酬。即便如此,岳飛“精忠報國”之志卻始終未曾改變。因此,如果豪情壯志的《滿江紅》刻畫的是英雄的外表,那麼婉約沉鬱的《小重山》刻畫的便是英雄的內心。

岳飛的一首經典詞作,詞尾8個字感人至深,僅憑此句就足以成絕唱

這首詞上闕寓情於景,寫作者思念中原、憂慮國事的心情,曲折委婉,寄寓壯志未酬的憂憤。詞的下闕抒寫收復失地受阻、心事無人理解的苦悶。詞作最後8個字最是感人至深,千百年來引發了無數人的共鳴。它借用了俞伯牙與鍾子期的典故,表達了詞處境艱難,缺少知音,倍感寂寞的傷感。

深秋之夜,詩人夢到自己正率部將征戰千里,向故土進軍,多麼令人興奮激動!然而,好夢不長,詞人被不停鳴叫的蟋蟀吵醒。醒來時,正是半夜三更,他繞著臺階來回踱步。四周寂靜無聲,只有朦朧的月色,照在窗簾上。詞人心中不由鬱結萬分。

岳飛的一首經典詞作,詞尾8個字感人至深,僅憑此句就足以成絕唱

家鄉長久淪陷,歸家之日遙遙無期。他曾經10多年出生入死,如今頭髮都白了,還未能返回家園,實現滿腔心中收復失地的抱負。山高水深,道路曲折,阻擋了詞人回家的路。他獨自一人身處險境,就像俞伯牙和鍾子期一樣,始終找不到一個知音。

作為現代人,我們可能永遠無法體會到那種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惆悵,更不可能理解為了這種知音,而將自己心愛的琴摔碎的行為。岳飛為了國家的安危,暗自惆悵,感嘆沒有懂他的人理解他心中的宏願。他彈奏的是一曲驅逐韃虜的雄偉篇章。然而,南宋朝廷只要和談,不要勝利,岳飛的雄心壯志是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的。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