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崇州建設3大功能區 精準定位 主導產業差異化發展

成都智能應用 產業功能區

主要發展電子信息、智能家居、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三大產業,著力打造成都電子信息(大數據)協同發展區和中國智能定製家居示範區。

天府康養旅遊 功能區

遵循全域旅遊理念,按照“組團式佈局、度假型旅遊、複合型業態”推進思路,瞄準“森林康養、古鎮醫養、山水怡養”主攻方向,著力打造極核引領、全齡全時的康養旅遊目的地。

竹藝村、凡樸生活、嚴家彎灣、路之青城、溪雲書院、榿木河溼地……在綠色經濟和創意經濟的浪潮中,一個個成都市民熱捧的“網紅打卡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哈工智能機器人、明珠和全友智能家居、匯源塑料光纖、福蓉科技……一個個“崇州造”銷往全國,同時還成為“一帶一路”上的靚麗明星。

地處“西控”核心區域、都江堰精華灌區、龍門山旅遊帶的崇州,是距離中心城區最近的郊區新城。近兩年以來,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以控促優”理念,依託生態本底、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崇州市按照“控紅線優生態、控門類優產業、控強度優品質”思路,加快建設天府優質糧油融合發展功能區、成都智能應用產業功能區、天府康養旅遊功能區。

天府優質糧油融合發展功能區

全省糧油主推品種的80% 實現“崇州產”

從成溫邛高速崇州西站駛出,剛收割的稻田一望無際,一塊“崇州優質糧油產業園”的巨幅招牌下,農民們正在清理田塊,為明年小春一季的經濟作物做準備;三五成群的市民則在這裡買新米、逛林盤,享受生態田園的樂趣——這裡就是被成都市列入66個產業功能區之一的崇州10萬畝優質糧油生產基地,也是崇州市正在打造的天府優質糧油融合發展功能區核心區,是成都唯一以糧油為主導產業的功能區。

作為傳統農業的糧油產業,如何在新形勢下找準定位、把準方向,是這個產業功能區建設的關鍵。“我們認為,就是要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就是要解決優質要素如何集聚、現代農業如何發展、生態價值如何轉化的問題,加快打造優質糧油全產業鏈先導區和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示範區。”崇州市天府優質糧油融合發展功能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具體來說就是推動“三個創新”。

創新運營管理模式。“功能區的改革需要專業化、集成化、系統化推進。”按照這個思路,崇州市統籌謀劃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產業功能區改革,釐清了管委會、投資公司、鄉鎮(街道)、村(社區)各自職能,構建起“管委會+投資公司+共營制”運營模式,讓專業的人和專業的機構幹專業的事,推動專業、精準、高效管理服務,著力實現辦事不出功能區。與以前政府什麼都抓不同,在產業功能區,管委會主抓經濟發展和規劃管理,投資公司承擔產權收儲等五大職能,街道負責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社區負責居民自治與集體經濟組織發展。

創新生產經營方式。深化“農業共營制”新型經營體系,在糧油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全鏈條發力,緊抓“科技賦能、龍頭引領、品牌提效”三個關鍵,建成川農大“兩化”總部等4個科研平臺,累計篩選出59個糧油品種在全省推廣,佔全省主推品種的80%以上;引進世界500強中化集團,建成四川農村社會化服務總部崇州中心,為全省5個市州6個縣15萬畝糧油基地提供全產業鏈綜合解決方案;聯合京東農場等組建“天府好米聯盟”,促成隆興大米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培育出“崇耕”公共品牌和“稻蝦藕遇”等特色糧油品牌,衍生出“艾諾米”米酒等精深加工產品,初步改變“有產品無名品、高產出低效益”狀況。

創新產業發展路徑。“天府良倉不僅出產天府好糧油,還將成為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田園綜合體。”天府優質糧油融合發展功能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轉化的是生態價值,升級的是消費場景,帶來的是群眾增收。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崇州市著眼讓城鄉居民共享品質生活,培育“路之道明”“閒來”連鎖民宿等一批高品質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逐步呈現天府農耕文化與現代時尚生活相互交融的川西壩子田園畫卷。通過“大業主帶小農戶”,在特色項目、特色林盤區域農民經營性收入平均佔比達到44%,比全市平均水平翻了一番。

產業功能區的建設,項目是關鍵。聚焦優質糧油產業鏈全景圖、產業生態發展路徑圖、重點企業和配套企業目錄表“兩圖一表”,瞄準5個產業細分門類、18個環節、136家目標企業精準招商,功能區已簽約引進投資50億元的華川“天府良倉”項目、北京農信互聯西南總部基地等現代農業項目。

成都智能應用產業功能區

聚力三大產業 探路智能經濟

7月26日,哈工智能崇州機器人產業園正式啟動運營。“作為崇州市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大項目,哈工智能機器人產業園項目是符合功能區產業定位的,將助力智能經濟在崇州的落地發展。”成都智能應用產業功能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位於崇州市的成都智能應用產業功能區,是省級經濟開發區,也是國家新型工業化(大數據)產業示範基地,自規劃之初就確定 “城市新區”建設理念,主要發展電子信息、智能家居、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三大產業,著力打造成都電子信息(大數據)協同發展區和中國智能定製家居示範區。

“堅持做強主導產業,才能為未來鋪好路,為產業聚集打好基礎。” 產業功能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探索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產業功能區始終堅持錯位競爭、協同配套,瞄準主導產業定位實施精準招引培育。

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崇州市主動融入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依託捷普科技開展“1+100”產業鏈招商,集聚了福蓉科技、鷹諾電子等85家電子信息企業,在細分行業顯示度不斷增強。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機產業鏈中,“崇州造”鋁製材料、手機檢測設備分別佔全球市場份額的15%、28%。同時,瞄準京東方等龍頭企業配套需求,實現了產業跨區協同。

在智能家居產業方面,從“設計端、智造端、營銷端”入手,推動傳統傢俱製造產業轉型升級。圍繞補齊“設計端”,崇州市聯合德國iF連續兩年舉辦“成都國際家居新銳設計師”大獎賽,著力培育原生設計力量;圍繞提升“智造端”,我們引進索菲亞等3個智能製造示範項目,促成全友傢俬、掌上明珠被評為工信部“綠色工廠”,加快向國家傢俱產品質量提升示範區邁進;圍繞拓展“營銷端”,該市實施“南向拓展”行動,引導企業“走出去”,在越南、印尼等國家設立研發合作、展場賣場等機構23個;同時,通過數字賦能,推動全友電商平臺實現年銷售額近15億元,位居成都市行業第一。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業方面,培育綜合執法智慧服務平臺、揚塵電子圍欄、消防安全物聯網等8個智慧政務應用項目,目前,該市培育的綜合行政執法智慧服務平臺,已在全成都市推廣,並在眉山仁壽等地試運行。

從成都智能應用產業功能區出發,步行五分鐘便可到達明湖公園。項目落地崇州後,哈工智能崇州項目銷售總監譚勝龍只要有空就會到明湖公園走一走。“環境是一座城市的底蘊,也是底氣。”譚勝龍說,有時候他也會約著合作伙伴一起邊走邊聊。

“按照成都市委部署,產業功能區不是傳統的開發區,也不是普通的城市社區,而是集研發、生產、居住、消費、人文、生態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新型社區。”如此試題,成都智能應用產業功能區如此作答:在建設過程中,崇州市遵循“人城產”發展邏輯,堅持“一個產業功能區就是一個城市新區”理念,在原有規劃基礎上,優化形成了“一核兩軸四組團”功能佈局,逐步完善了公共服務設施和生活服務配套,構建15分鐘生活服務圈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建成投用320畝明湖公園、6.9萬平方米大數據產業園、2.8萬平方米人才公寓,正加快建設23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專業樓宇、明湖中小學校、幼兒園、醫院等配套設施,功能複合、宜居宜業的城市新區形態初步顯現。

天府康養旅遊功能區

厚植森林康養 引進實施15個重大文旅項目

這個功能區的核心區規劃面積有8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0%以上,是崇州生態本底最為優越、人文底蘊最為富集的區域。

“過去,在我們這個功能區有很多‘小而精’‘小而美’的旅遊點位,但缺乏支撐性、引領性的重大旅遊項目。”崇州市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崇州正以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為契機,該市將遵循全域旅遊理念,按照“組團式佈局、度假型旅遊、複合型業態”推進思路,瞄準“森林康養、古鎮醫養、山水怡養”主攻方向,著力打造極核引領、全齡全時的康養旅遊目的地。

突出專業機構運營。由旅委承擔功能區管委會職能,剝離行政職責,專注經濟職能;整合14家涉旅國有公司組建文旅集團,負責功能區建設運營;建立“總規統攬、旅規統籌、旅標實施”規劃執行機制,以全域景區理念優化功能區整體形態。

突出重大項目支撐。按照“大項目帶大產業”思路,引進實施了15個總投資546億元的重大文旅項目。其中,投資106億元的隴海國際旅遊度假區,整合了全球首家山脊地中海俱樂部、國內首家沉浸式動物園、西南首家希爾頓溫泉度假酒店等引領性項目。這些項目目前正加快建設,預計2到5年時間內將會批次呈現。

突出品牌企業帶動。引進英國帝亞吉歐集團打造國內首家威士忌主題酒店;引入國際知名養老運營機構“亞洲禮愛集團”共同打造青城國際頤養中心,提供國際標準的健康醫療養老服務;引進麗江“一米陽光”入駐街子古鎮,以專業運營服務促進景區業態升級迭代。

專家點評

三大產業功能區為實現崇州全域善治提供堅實基礎

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建築系主任趙煒

兩年前,成都就開始統籌佈局產業功能區建設,開全國省會城市先河。實事求是講,成都的營城理念在全國乃至全球城市發展中都是領先的。隨著66個產業功能區建設的逐步推進,不僅為成都建設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奠定堅實基礎,也會極大提升成渝城市群的經濟活躍度。

在產業功能區的建設中,崇州嚴格落實成都“西控”部署,嚴格遵循城市總體規劃,錨定了“優質糧油”“智能應用”和“康養旅遊”三個主導產業,精準定位產業功能區,保障了崇州地理空間整個系統功能的完善,為實現崇州市的全域善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三大產業功能區,分別以“優質糧油”“智能應用”和“康養旅遊”為關鍵詞,明確了各自以一、二、三次產業為主導產業進行差異化發展的路徑。同時,優化了現狀已經萌芽的產業空間聚類格局,引導形成“農文旅”“農科旅”“農商旅”三個不同發展重點的片區,避免了產業和空間的無序蔓延和同質競爭。

差異化完善生活服務設施並精準配套生產服務設施,在“人城產”的理性邏輯之上塑造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的大美生活場景。三個產業功能區均按照規劃重塑經濟地理,進行模塊化設計,保障了整個系統功能的完善,為實現崇州市的全域善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應該說崇州在落實規劃上是非常紮實、非常精準地在推進和建設。

本報記者 粟新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