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20年大選,美國人民還會選特朗普當總統嗎?

孜孜進取者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特朗普連任幾乎是一種必然。

共和黨:特朗普全面掌控大局,各利益集團對其表示滿意;民主黨,除了被特朗普貶為“一個低智商的人”的前美國副總統拜登,幾乎沒什麼像樣的黨內初選人選。

拜登可是老資格的人物了,1972年就當選美國參議員,當年才30歲,是美國曆史上排名第五的最年輕的參議員。他在參議員的位置上整整幹了36年。他也在1988年和2008年兩度競選美國總統,不過都失敗了。

這一次,拜登估計還是得敗,誰讓他姓“敗”(拜)呢。

如果僅從媒體反饋的民意來看,特朗普似乎很不得民心,按照那些討厭特朗普的媒體的民調,至少有6成以上的美國人拍著胸脯保證,絕不會選擇特朗普,希望白宮換個正常人,特朗普的支持率只有30%多。

但如果是獨立的民調數據,那就很詭異了,特朗普的支持率一直穩定在40%以上,2019年上半年的民調顯示,71%的選民認為美國經濟優秀或良好,認為生活比16年好多了。

很多美國選民覺得:現在的經濟在好轉,生活在改善,特朗普很努力,越努力越幸福。

按照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情況,好像哪裡不對?這特朗普不是很讓人討厭嗎?

是的,如果放在2016年,那時即使共和黨內也只有20%的人支持他,不過現在已經有7成以上的人支持他了。至於在共和黨外,從民主黨到政界、演藝界、各界的社會名流都在罵他。

當然,共和黨外的人至今還在罵他,甭管“叛徒、賣國、暴君、獨裁、歧視”等等,有多難聽都罵。

是啊,特朗普這幾年的言行舉止、所作所為把民主黨人堅持的“主流價值觀”都丟光了,美國人丟人啊,攤上這麼一個吃相難看的總統,出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美國人。

其實也很好理解,民主黨人代表的是美國主流精英群體,也是積極支持全球化的資本勢力,但特朗普是反全球化的,是要“把生產線重新搬回美國的”,是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

這些,可不是這些所謂的精英集團想要的,他們喜歡全球化,在全球化的框架下,在利潤最大化的基礎上,在全球配製自己的資本。

而這些年,隨著全球化的加深,美國的產業空心化越來越嚴重:工業能搬出去的都搬出去的,能外包的都包給其他國家的了,比如蘋果,資本不斷流向世界各地。

漸漸地,美國國內除了農業和服務業,工業方面就剩一些高端的、科技的、金融的……

慢慢地,美國平民發現找到滿意的工作越來越難了,但是越來越多地其他國家的難民,還要跑過來搶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別說外來移民,就是美國本國的年輕人,想實現“美國夢”,也越來越難了。

“民意整體向右轉”,這個是近年來歐美國家民意中,不斷加強的部分,越來越多的像特朗普這樣有個性的領導人“上位”。

老百姓,對傳統的精英已經煩透了。

特朗普競選伊始,就旗幟鮮明地打出“邊境牆、醫保不好、奪回就業”等膾炙人口的口號,而希拉里只會大談“女權、氣候、人員、特朗普通俄”等。

於是,雖然選民們礙於政治正確得表面上宣佈支持希拉里,但是暗地裡投票,卻還是很麻利的把選票給了特朗普:特朗普“給打擊創造工作崗位”等現實的口號打動了大家的心。

這幾年,在很多美國民眾看來,總統很辛苦,也很努力,不顧自己的名聲和吃相,從全世界給美國拿好處,修牆阻止非法移民,領導工業迴流,大規模的減稅行動……這些都很符合民眾的利益,而特朗普確實也一一兌現了競選承諾。

在選舉政治已經玩成了全民娛樂的時代裡,要想和特朗普一樣成功,那就得把自己先打造成一個自帶流量的明星人物,要有鮮明的個性、言出必行的精神……

最關鍵的是:要講老百姓聽得懂的話……

英國新任首相約翰遜就是一個好例子。

而民主黨的拜登等人,面對2020大選,還在繼續大談“民主、女權、價值觀”等等,其他十幾個初選候選人的口號也大同小異,民主黨就這內耗,估計也得把自己耗死。

一個分裂的民主黨帶著十幾個總統候選人,和一個特朗普帶著如狼似虎的團結的共和黨,2020誰能贏,幾乎已經不是懸念了。

說到底,不是美國選擇特朗普,而是這個時代造就了特朗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