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From陕西都市快报

杨凌,一座西北的小城,它不是陕西的一个市,也不是一个县,不属于西安,也不属于咸阳。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到杨凌以前以为杨凌是西安下属的一个地方,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杨凌这么一个地方。

杨凌在全国名气不大,地方也小,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7公里,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城区才35平方公里;杨凌的人口也不多,常住人口才20多万,城市人口更少。无论是城市幅员,还是人口规模,杨凌也就相当于一般县城的水平。

在一个县城举办马拉松,而且不只是迷你和半程,还有全程,规模还不小,你觉得可能吗?

“杨凌农科城马拉松”(以下简称“杨马”)举办了,而且已经是第5年举办了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From陕西都市快报


过去4年,杨马一年一个台阶稳步成长,已经是“陕西省首个A类马拉松赛事”、“陕西省最受跑者欢迎赛事”、“全国最大警官马拉松赛中赛赛事”和“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九大赛事之一”。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8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年度新闻发布会”上,杨马一举跻身“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行列,成为陕西省第一个中国田协金牌赛事,于一个小“县城”马拉松来说,这简直是个奇迹。

今年杨马的参赛规模更是达到了20000人,其中全马6000人,半马6000人,其他8000人,已经和很多地级市马拉松不相上下。半马开始报名后61分钟就宣告报满,全马也仅耗时6小时报满,杨马的火爆虽然不如北马、上马和汉马等,但已经足够让人瞠目,说到底杨马只是一个在小“县城”举办的马拉松。

这么厉害的杨马,背后一定有一个专业如汇跑体育、中奥路跑的赛事运营公司吧?

然而并没有。杨马组委会的核心团队来自杨凌示范区体育局,很多成员都是从示范区管委会和区政府多家部门抽调过来的,平时埋头当公仆,为人民服务;赛时变身赛事执行人,做专业的马拉松赛。

这么大规模的马拉松赛,杨凌一定有很多高校,可以给赛事提供足够的大学生志愿者吧?

然而并没有。杨凌只有两所高校,一所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三所“双一流”大学之一),一所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志愿者招募方面有一定困难。杨马组委会没有被困难吓退,他们将西农大和杨职院纳入协办单位,努力发动两所高校的学子成为志愿者,杨职院和西农大的学子纷纷站上赛道热情地给跑者呐喊助威​。参赛包发放的志愿者主要来自陕西省医科学校,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

两所高校的志愿者可能还是难以满足杨马的志愿者需要,我们看到赛道两边站满了来自杨凌各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手上戴着红袖章,积极地维持赛道秩序,给跑过的跑友们大声喊,“加油~”

这么多人一起参赛,杨凌一定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可以保证跑友的生命安全吧?

我不清楚杨凌有多少医院,有多少医生,有多少救护车,但我猜杨凌现有的医疗资源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赛事。杨马组委会积极借助兄弟城市的资源,和陕西中医药大学合作,赛道上飞驰着来自其他城市的救护车,以保跑友们平安顺利完赛。

可以说,杨马是举全城之力,甚至借兄弟城市之力才能成功举办的。那2019杨马给跑友们呈现出了一场怎样的马拉松呢?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1. 一场规模、格局与野心兼具的马博会

往年的杨马都没有配套的博览会,只是在室外简单地搭一排标准展位给赞助商推广和销售产品,参与的赞助商也不多。

今年杨马第一次正式举办博览会,参展的展商一共有56家,规模不小;展商不限于杨马的赞助商,只要有参展意愿,任何品牌商都可以参与,格局不小;西北地区的赛事公司和组委会也可以申请参加杨凌马博会,就像每年中国田协举办的“中国马拉松博览会”一样,全国的赛事公司和组委会都可以参与,第一届杨凌马博会将自己的野心展露无遗,不只是做“杨凌马博会”,而是要做“中国西北马拉松博览会”。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颇让人感动和意外的是第一届杨凌马博会不收取任何费用,展位由组委会统一搭建,展位的背景板由组委会统一制作和张贴,桌椅和凳子也由组委会准备,参展商把人和产品带来就好,所有参展商都对杨马组委会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谢意,给了大家一个这么好的平台,每个组委会成员都很有责任心,很有耐心,也很用心。

2. 唯一一个给运动员提供早餐的马拉松

我大大小小的马拉松参加过80多场了,去年第一次见有赛事给选手准备早餐的,就是杨马。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今年杨马将给选手提供早餐的优良传统延续了下来,一大早就开始供应早餐,很多来不及吃早餐的跑友都在大帐篷前面排队吃早餐。

3. 又一场全半马混编起跑的赛事

全半马混编起跑由汇跑体育首创,最早在无锡马拉松实践,国内其他比赛也陆续跟进,但依然不多。全半马混编的优点,我在多篇文章中说过,在此不再赘述。

去年杨马就引入全半马混编,配速差不多的全马半马选手在相同的区域出发。

全半马混编出发比全马选手先出发半马后出发的前期工作要复杂很多,但我更想说的是杨马组委会的学习精神,他们完美地演绎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仅引入了全半马混编,而且执行到位。

比赛枪响,跑者们快速有序地跑过起点,跑进杨凌,跑向终点,没有选手一直喊“让一让”,也没有快速选手扒拉慢速选手。

4. 赛道秩序井然,补给充足

跑在杨凌的赛道上,跑者们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快乐奔跑,秩序井然。

我猜组委会考虑到前半段人流量特别大,前面的补给站创新性地设置在了赛道两边,既可以在左手边补给,也可以在右手边补给,避免很多人挤在一起补给,组委会考虑周全。

15公里的时候就有食物补给,能量棒堆在补给桌上足量供应。组委会选的跑能能量棒口感不错,软软的,不用费力嚼就能下咽。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我记得16年参加某一场比赛的时候,补给站的能量棒特别硬,我咬了一口就扔了,赛道上扔满了没吃完的能量棒,杨马赛道上几乎没看见吃了一口就扔掉的能量棒。

赛道补给不是有就行了,更要考虑到是否合适马拉松用。人在长距离奔跑后,咀嚼肌疲劳,不适合吃特别硬的食物,如果选用能量棒作为补给,还是要像杨马组委会一样选择软质能量棒。

5. 具有农科城特色的喷雾

我们在赛道上见得喷雾多,但像杨马一样的喷雾,绝无仅有。

杨马的喷雾放在一个状如温室的棚子里,顶上架了很多农林喷淋设施,跑友跑过的时候,像地里的花花草草一样被360度无死角喷了一遍。我跑过的时候,全身都被喷雾滋润了一遍,还打了一个机灵,虎躯和精神都一震。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去年的喷雾和今年的一样,杨马组委会就是这样,把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一直延续,还努力做得更好;积极学习兄弟赛事做得好的地方,给选手更好的体验。

我们为人处事如果有杨马组委会的精神——精益求精,见贤思齐,我相信没有我们做不好的事情。

6. 赛道气氛热烈

杨凌虽然是一个小城市,但赛道真的热闹,几乎全杨凌的机关工作人员、市民和学生等都站到赛道两旁加油了。​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杨陵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在赛道上穿着玩偶服,敲鼓给跑友们加油。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在基地训练的兵哥哥兵姐姐们和选手击掌,给跑友们鼓劲。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恒大城的居民和小朋友们在赛道旁和选手击掌,我找了好久住在恒大城的亚妮、涛涛和一凡一家三口,但找了好久都没找到。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西农大腰鼓队在校门口跳起了欢快的腰鼓舞,给选手们助威。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西农大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守候在终点拱门前,等着选手们冲线。

7. 志愿者挂奖牌,亲友挂奖牌

冲过终点,往前走几步,就有很多手持奖牌的志愿者在等着大家过去,给完赛选手隆重地挂上奖牌,这也是很多知名马拉松的做法,今年杨马也引入了。

亲友在终点守候挂奖牌是厦马的独创,今年杨马也引入了,参加杨马的选手可以提前报名“亲友挂奖牌”,让自己的亲人给自己授勋,也见证自己完赛的荣耀,一起分享完赛的喜悦。这又是杨马组委会“见贤思齐”的一个细节。

今年厦门博览会,我见到杨马组委会的徐老师和王老师,他们没有参赛,是特地到厦门学习厦马的。将杨马博览会打造成“中国西北马拉松博览会”,引入亲友挂奖牌,徐老师和王老师真的很用心地在学习。

8. 挺好挺用心的完赛包

领完奖牌,我就去领完赛包了,完赛包延续了去年的传统,依旧充满了“农业”马拉松的特色。

举杨凌全城之力,成就一场金牌杨马


参赛包里的苹果特别好吃,在等摆渡车的时候,一个小姐姐吃苹果,她一口下去,汁水四溅,我脸上手上都是。我吃的时候,也特别满足,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苹果了,果肉爽脆,汁水丰富,甜中又有一点酸味。

圣女果也好吃,别看个头不均匀,但这就是绿色有机圣女果特有的,一口一个,唇齿间满溢着初恋的味道。

......

杨马,已经是“中国田协金牌赛事”,但我相信这不是杨马的终点。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杨凌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杨马的目标一定是成为“国际田联标牌赛事”,先铜标,再争取银标、金标和白金标。

那么问题来了,杨马要成为“国际田联标牌赛事”,有哪些障碍,今年的杨马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呢?

限制杨马发展最大的障碍可能是城市规模的问题,以杨凌现有的接待能力,很难再扩大规模了。很多跑杨马的跑友在订房方面遇到困难,大多酒店的房间2月就订满了,比赛临近想订房难于上青天。我和两个朋友赛前一晚住到了西安市周至县,一大早驱车从周至赶到杨凌。

今年杨马半程终点的动线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我跑完之后很快领到了奖牌,但花了很长时间才领到完赛包。完赛包领取处在赛后补给区、拉伸区和拍照区等后面,找到不容易,还要走一段距离。

我个人以为完赛包领取处应该放在奖牌领取之后,这也是大多数马拉松的做法,因为领到完赛包,跑友们才能安心吃吃喝喝,拉伸,拍照留念,如果领完参赛包再倒回来就有点折腾了。

赛道前半段有几个志愿者把补给桌搬到了赛道中间,离开了补给站区域。我理解这是志愿者出于好心,想让选手们可以更方便地拿到补给,但也比较危险,有些选手跑得快,可能会撞到补给桌。我提醒后,志愿者们很快把补给桌搬到了补给区。这也需要杨马组委会赛前做好更充分的培训,提醒志愿者不能自作主张,要严格执行赛事章程。

杨马,在“精益求精,见贤思齐”的路上稳步前进,一年一个台阶持续进步,相信未来的杨马一定会更好,“国际田联标牌赛事”可期,“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绝不是白日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