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專訪楊國楨教授:發展中國海洋史學 構建中國海洋話語體系

20世紀90年代以來,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楊國楨教授提出“海洋本位”和“科際整合”的新方向與新路徑,推動海洋史從涉海歷史向海洋整體史研究轉型,為歷史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8年他主編出版的《海洋與中國叢書》(8本),標誌著中國海洋社會經濟史的構想已初步實現,為中國海洋史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3—2006年,他主編出版的《海洋中國與世界叢書》(12本),引領中國海洋史從邊緣走入主流。

2016年,他主編出版的《中國海洋文明專題研究》(10卷),標誌著中國海洋文明史學術領域一支以老帶新、功力紮實、富有開拓精神的學術梯隊正在形成。

楊國楨教授建立的以海洋為本位的思維模式,對於中國海洋文明以及海洋史學的研究具有學術創新價值。

專訪楊國楨教授:發展中國海洋史學 構建中國海洋話語體系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曾在明清社會經濟史領域取得諸多成就,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將研究方向轉向海洋史,能否談談海洋史與涉海史的區別?

楊:中國海洋史學是從涉海的各種歷史研究發展而來的;中國涉海的歷史研究,以南海交通為起點,有一百年的歷史。真正的海洋史學是從20世紀80年代以後才提出的,而“海洋史”與“涉海史”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是“以陸地為本位”還是“以海洋為本位”,即主導思想是陸地的思維還是海洋的思維。也就是說,以“海洋本位”的思維開展研究,是海洋史研究與涉海史研究的根本區別。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創造性地建構了“海洋本位”的研究方法,理論上為中國海洋史學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也得到國際史學界的呼應,請您具體談談這一理論方法。

楊:

中國海洋史研究以海洋為本位的分析理路,將歷史敘述的重心從陸地轉向海洋,有助於我們重新“發現”中國歷史。第一,海洋史研究要樹立“中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的文化自信。西方中心主義論者構建出“中國有海洋活動,沒有海洋文明;中國是大陸國家,不是海洋國家”的一套話語,直至今天,還嚴重製約著我們對海洋重要性的認識。我們自然而然接受的“海洋文明論”和“海洋國家論”,束縛著中國重返海洋的戰略思考。因此,我們要堅信中國也有自己的海洋文明,加強與深化中國海洋文明史研究,充分釋放中華海洋文明積累的歷史能量。第二,海洋史研究要堅持“海洋本位”的思想理念。“海洋本位”的研究方法需要把握住兩個本位:其一,在地理基礎上是以海洋空間為本位,把握海洋活動流動性的特點;其二,在研究對象上要以海洋社會為本位,突出海洋社會的核心是海洋活動中的人。

《中國社會科學報》:黨的十八大以來,您帶領海洋史研究團隊再接再厲,不斷推出新成果。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海洋文明專題研究》10卷本贏得學界的關注和好評,為推動中國海洋文明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請您講述一下這套書的重要觀點有哪些。

楊:我很高興我們的研究成果能夠得到學界同仁的認可與讚譽。這套10卷本是我主編《海洋與中國叢書》和《海洋中國與世界叢書》的延續,進一步深化海洋文明基礎理論和實踐研究,凝練成如下系列的重要觀點:第一,海洋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和有機組成部分;第二,中國海洋文明和陸地文明同時產生和發展;第三,中國海洋文明不同於西方海洋國家的海洋文明;第四,中國海洋文明存在於陸海一體結構中;第五,中國海洋文明是推動海洋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3月您的《閩在海中》一書由福建教育出版社重新修訂出版,作為“福建與海洋”系列叢書的第一本,您能講講其中的細節和用意嗎?

楊:2014年,福建教育出版社與我探討,希望能策劃一套叢書,我毫不猶豫地建議以“福建與海洋”為主題,這源於在海洋文化方面,福建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福建與海洋”叢書作為一套開放性的叢書,我們的定位是基礎性的全面研究項目,總體的思路是:在學者們已開展過較高水準研究的領域,希望能在對原有研究成果進行回顧與提高的基礎上開展進一步的調查研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原來不為人重視、未開展研究或研究水平尚有較大提高餘地的領域,擬通過全面的田野調查、文獻蒐集,言人所未言,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成績。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叢書,將福建在海洋文明史中的獨特和重要地位,較為全面且較為新穎地展示出來。《閩在海中》一書此次再版,我將1998年至2012年間發表的12篇論文補入其中,探討的內容比初版有很大的擴展,提供了一些新材料、新認知,填補了某些空白,以表示我對“福建與海洋”系列叢書的熱烈支持,為這套叢書鋪墊。現在回頭看,組織“福建與海洋”系列叢書很有必要,用紮實的史實展示福建與海洋的關係,可以滿足投身建設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廣大讀者的知識需求,起到正本清源、資政育人、服務社會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近來又將20年來海洋史團隊的研究成果加以統合,增訂完善,擴大規模,推出《海洋與中國研究叢書》26本,盛況空前。它具有什麼理論價值和社會價值?

楊:我同意李慶新先生的推介和評價:“這套叢書的核心價值在於論證、闡釋、弘揚東方的海洋文明、海洋文化,改變東方有航海活動沒有海洋文明、海洋文化的舊思想觀念,使海洋文明的概念從西方發達國家的定義中解放出來,成為新興海洋國家創新的理念。在諸多理論上進行了有益探索,多所開創,既有對中國海洋文明歷史的深刻思考,又有對現實問題的高度關懷”,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正能量,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對於增強國民的海洋意識,推進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維護我國海洋權益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和您的弟子合著的《中國海洋空間叢書》(4冊)近日已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將與《海洋與中國研究叢書》(26本)一起在“海洋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首發,我們很想知道這套書背後的故事。

楊:這套叢書從2015年開始研究寫作,是我和博士生們運用海洋人文社會科學“科際整合”方法的嘗試。面對國際海洋的風雲變幻,中國的海洋空間面臨空前嚴峻的挑戰,中國向何處去?我們必須以“過去·現在·未來的時空佈局”給出科學的答案。我們不揣微力,用心探求,主要研究海洋對我國國民生存的歷史影響與未來改變,探索新的生存空間的構建,從海洋社會的角度詮釋我國自己獨特的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和國情文化,為合理開發利用海洋提供理論支撐,喚醒國民的海洋意識,使國民認識海洋、關心海洋、熱愛海洋。我們結合博士學位課程“海洋史學學術前沿追蹤”的學習和討論,從前人和當下不同學科的學者對海洋空間的解釋中吸取知識和靈感,確立觀察的視點,建構中國的海洋空間。廣泛捜集資料和吸收中外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接觸了以往未曾觸碰過的領域和知識,不斷完善著自己的思路,構建起新的敘事方法。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對中國海洋文明和海洋發展,作為學者著書立說,作為政協委員建言獻策,喚起人們重視海洋的意識,請您講一下我國的海洋空間在哪裡。

楊:我們在書中有詳細的解說,不好用幾句話概括。海洋空間的變化有自然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水域空間的伸縮、資源的增長和消退,等等。這裡要講更重要的人文因素,從當前而言,人類若是忽視海洋生態、環境,以犧牲海洋為代價謀求發展,汙染海洋環境、肆意填海造陸、過度海洋捕撈等行為都會造成海洋空間的退縮。從中國歷史來看,歷代王朝“重陸輕海”,造成海洋一直處於邊緣地位,民眾海洋意識淡薄,向海洋發展阻力重重,開拓海洋空間不足。從話語構建而言,西方學界乃至一些中國學者將中國歸類為“大陸”國家,沒有海洋文明。如果照此論調,不去建構中國海洋文明的話語,又有什麼動力去拓展中國的海洋空間呢?

《中國社會科學報》:最後,您能否談談如何構建中國海洋文明的話語權問題?

楊:首先,我們要講好中國海洋故事,增強海洋意識。長期以來佔統治地位的海洋話語體系是由“西方中心論”建構起來的,中國“海洋話語缺失”問題十分嚴重。我們亟須反思西方中心論,解構西方海洋話語霸權,積極建立以中國為主體的海洋話語體系。其次,我們要發出中國的聲音,增強話語權意識,讓全世界人民重新認識中國。最後,需要指出的是,自信來自歷史深處。中國有著深厚的海洋文化傳統,我們亟須發展中國海洋史學,充分挖掘中國海洋的歷史與文化資源,弘揚中華海洋文明的優秀文化基因,繼承中華海洋文化傳統。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例,“一帶一路”雖是新概念,但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藉助沿線各國人民所熟知的“絲綢之路”這一歷史符號,作為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情感紐帶,表達和傳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一帶一路”倡議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魅力,我們要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向世界傳播中國的文化理念,在世界體系中注入更多的中國話語和中國元素,增強中國文化自信。

專訪楊國楨教授:發展中國海洋史學 構建中國海洋話語體系


楊國楨簡介


專訪楊國楨教授:發展中國海洋史學 構建中國海洋話語體系


姓名:楊國楨

職稱:教授

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歷史,重點是明清史;中國社會經濟史,側重於土地契約文書研究、海洋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國海洋文明和海洋史研究。

教育經歷

1.1961年6月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

工作經歷

2.1961年6月至1978年8月,廈門大學歷史系助教。

3.1978年至1983年,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師。

4.1984年至1986年,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所長。1985年11月晉升教授。

5.1985年4-7月,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訪問研究。

6.1985年9月至1986年9月,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訪問研究。

7.1987年至2006年,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

8.1988年至2007年,全國政協第七、八、九、十屆委員。

9.1994年4-10月,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訪問研究。

10.1996年,臺灣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客座教授。

11.1997年至200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五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12.2000年,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13.2004-2007年,中國海洋大學兼職教授。2005年,兼任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985工程”二期海洋發展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首席專家。

14.2008-2010年,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講座教授。

15.2010年至今,廈門大學榮譽教授,人文學院歷史系博士生導師。

代表性著作:

1.《林則徐傳》,人民出版社,1981年。

2.《明清土地契約文書研究》,人民出版社,1986年。

3.《海洋與中國叢書》(主編),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4·《海洋中國與世界叢書》(主編),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

5.《中國海洋文明專題研究》(主編),人民出版社,2016年。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更多海洋行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海洋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