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居家隔離心理焦慮、一線“抗疫”壓力倍增 這些煩惱他們全“包了”

  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對心理機構應對速度和服務能力的又一次考驗。上海市白玉蘭開心家園家庭服務社及時設立熱線疏導、陪伴有需要的市民,開通線上微課宣傳防疫科學知識、緩解心理焦慮,為“抗疫”前方增能減壓,捐贈物資獻愛心等,運用他們的專業和愛,共同抗擊疫情。

  設熱線疏導陪伴

  2月1日,白玉蘭分別為江蘇路街道和天山路街道設立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心理諮詢專線,安排6位資深心理諮詢師為此次疫情所產生的心理危機開展專業諮詢服務。

  他們專門設計製作了宣傳畫頁,並通過微信發到每個居委,再宣傳到每一個居民家庭,幫助有需要的社區居民緩解壓力、安撫情緒。

  電話疏導服務採取接聽求助和主動聯繫相結合的方式,從春節到2月25日共接到求助電話25通,主要對疫情產生的焦慮情緒、因在家時間多而引起家庭矛盾等問題進行疏導;對社區獨居老人、有抑鬱傾向、有基礎疾病等群體,諮詢師主動聯繫詢問情況、安撫疏導陪伴32通,有效緩解了因疫情發生而引起的焦慮和擔憂。

  線上微課,隔離不隔心

  疫情期間,線上服務是許多機構都會採取的做法,但是具體要使用影視音頻還是直接建群授課,成了擺在面前的選擇。最終,白玉蘭選擇了直接上微課的形式。一方面,微信群上課方便互動、有親切感;另一方面,不能只講一場課,需要根據疫情的發展不斷推進課程。

  為此,白玉蘭開設了三個“抗擊疫情暖心傾聽”微課群:第一個群包括了長寧區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組全體心理諮詢師、工作人員、志願者,江蘇路街道、天山路街道各條線領導、工作人員、心理學愛好者共485人;第二個群是為天山路街道的50多位癌症患者組建的微課群;第三個群則是為江蘇路街道返滬居家隔離的199戶家庭建立的微課群。

居家隔離心理焦慮、一線“抗疫”壓力倍增 這些煩惱他們全“包了”

居家隔離心理焦慮、一線“抗疫”壓力倍增 這些煩惱他們全“包了”

居家隔離心理焦慮、一線“抗疫”壓力倍增 這些煩惱他們全“包了”

  從2月1日到25日,白玉蘭在三個群內一共開展了線上微課6場,共2000多人次在線學習聆聽。邀請的講師都是心理學教授、國家公共衛生應急專家,具有多年工作經驗。主題涵蓋了“重大危機事件民眾心理反應與調適”“疫情下的心理危機及疏導技術”“特殊時期居家防疫和心理保護的要點”“防禦疫情既要身防也要心防”等,每次微課後都引起了居民朋友們的熱烈反響和討論。

  為一線增能減壓

  這是一場阻擊戰,也是一場綜合戰,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不僅有衝鋒在危難中的白衣天使們,還有許多堅守在防控一線的街道社區的幹部和工作人員,他們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盡心盡職、辛苦付出。但是,在管理和服務中,這些社區幹部和工作人員也會產生對疫情的恐慌、焦慮、不安等情緒,也會因為個別居民的不配合、不理解而產生憤怒、無助等應激反應,他們急需科學的防疫知識,特別是專業的心理支持。為此,白玉蘭開心家園在疫情期間,走到一線開展心理疏導和團體輔導。

居家隔離心理焦慮、一線“抗疫”壓力倍增 這些煩惱他們全“包了”

  江蘇路街道萬村居委有199戶需要居家隔離的居民,居委幹部和工作人員奔波在社區每家每戶關懷服務,壓力可想而知。在街道平安辦的支持下,白玉蘭來到萬村居委,心理學博士梁芳老師為他們開展了心理團體輔導——舞蝶拍,這正是在武漢方艙醫院內為醫護人員所做的心理輔導。在梁老師的帶領下,工作人員們先進行感受分享,然後做操,增能減壓,給予他們心理支持,讓居委幹部們帶著正能量帶領居民戰勝疫情。

居家隔離心理焦慮、一線“抗疫”壓力倍增 這些煩惱他們全“包了”

  集資捐款表達心意

  白玉蘭不但用專業和愛心為抗擊疫情做奉獻,還以良好的社會聲譽積極動員募集到資金12萬,白玉蘭機構募捐了10萬並籌集防護資源援助疫情核心地區。

  第一批一萬隻口罩、五萬副醫用手套,在大年初三(1月27日),通過市衛健委,送往武漢,隨後他們繼續聯繫、籌集,將剩餘物資分批發出。

  除了在長寧開展抗擊疫情心理服務外,白玉蘭也積極為市婦聯12338、虹口區8個街道開展熱線服務,為靜安城管執法大隊抗擊疫情突擊隊開展面對面心理疏導,為虹口消防官兵、浦東新區政法委等其他區部門開展微課服務。白玉蘭在抗擊疫情中專業、積極的行動也受到了上海市精神文明辦和市志願者協會的認可和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