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會議室變“網絡課堂”河北武強“贈網行動”助力“停課不停學”

河北新聞網3月4日訊(河北日報記者焦磊 通訊員孟衛力)今天上午,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武強鎮何村村委會會議室內,兩名學生戴著口罩,坐在課桌前,認真地聽網課。村委會會議室變身“網絡課堂”,不時傳出郎朗讀書聲。

為讓孩子們的學習不受疫情影響,很多學校採取“停課不停學、網上授課”教學方式。但這對於一些貧困家庭孩子來說,聯網聽課卻成為了一件難事。何村貧困戶何秋成便一直為孩子聽不了網課發愁。

何秋成的愛人是精神殘疾一級,沒有自理能力,他的弟弟何秋林是聾啞人,也跟著他們一起生活,全家都靠著扶貧項目和政府補貼過日子。延期開學以來,上初二的女兒和上初一的兒子只能靠著何秋成的一部手機來輪流聽課,兩人上課時間重疊了,也只能先顧一個人。

“家裡這個情況,我也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幫助他們的學習,只能靠他們自己了。”對此,何秋成總感覺很愧疚。

“秋成,別發愁,孩子上課的事包我身上。”聽說了何秋成的發愁事,武強縣人民法院駐何村工作隊隊員李志棟向他承諾。在與村主任何永贊商議後,他們在村委會架設了無線網,收拾出桌子椅子,方便何秋成的孩子和其他沒網家庭的孩子就近上網學習。不僅如此,何永贊還把家裡的備用手機拿了出來,方便何秋成家兩個孩子同時上網課,同時主動承擔起困難學生“打卷子”的任務,做起了孩子們的臨時“班主任”。

“現在這兩個孩子每天都來這裡學習,他們每人一張桌子,村裡還給孩子們配發了口罩,村委會每天都會做消毒防疫。”何永贊說,“這樣一來,孩子們既能在這裡安心學習,他們的家長也會比較放心。”

何村幫助貧困學子上網課的方法,得到貧困戶的好評。武強鎮迅速推廣發起教育扶貧“贈網行動”,在逐個逐項摸清了困難學子家庭情況後,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將“掉線失學學生”認領回“家”,組織到村委會辦公室進行學習,確保困難學生在網課學習中一個都不少。

同時,還安排黨員、積極分子對貧困學生分享個人網絡熱點。號召有條件的村,在保障“掉線學生”安全距離的前提下,將沒有會議任務的辦公室改為“網課教室”,並重點進行打掃、消毒,為孩子營造安全學習環境。

如今,武強縣112支駐村工作隊、238個村“兩委”班子全部加入了“贈網行動”中,幫助28名上網困難的貧困家庭子女如願實現了“停課不停學”。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