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红楼梦》后四十回会不会是未来有了时空穿梭,穿越的人改的?

林峰仪


真假(甄贾)宝玉是同一人与红楼原著新考证

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各路红学家们至今没有统一说法。不过有一点我认为可以确定,那就是作者曹雪芹在世时已经将整部完整版的《红楼梦》写完了,不然作者就不会在小说开篇第一回里就直接点明:“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的问世往往都是先完成初稿再进行修改,未通篇完成创作根本无暇顾及修改,边写边修改不仅耗费时间精力,而且会打断写作思路的连贯性,不符合文学艺术创作的规律。从作者开篇的介绍看,《红楼梦》写了整整10年,前后通共增删修改过5次,这表明作者已经把完整版的《红楼梦》写作完稿并分出章回编写好目录,历经5次全面大修改完成了创作。这是作者曹雪芹已经写完《红楼梦》整部作品的力证。既然在原著中就可以找到证据,那些红楼爱好者就大可不必再脱离原著去搬弄更多似是而非的考据了。

至于后40回为什么会与前80回在艺术水平上有比较大的差异,我想一定是《红楼梦》在后来传抄的过程中丢失了后40回。丢失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后40回涉及比较多的家丑与时政,是曹雪芹有意将这后40回给掩藏起来了,只允许前80回在市面上传阅。二是曹雪芹并没有将完整版的《红楼梦》原著后40回掩藏起来,而是在后来传抄传阅的过程中确实由于某种原因传丢了后40回,这种可能性也存在。

在“文字狱”气氛严紧的清朝末年,曹雪芹有所顾虑将80回以后的作品内容隐藏起来一点也不足为奇。小说从第81回开始,就披露了贾政的二奶(妾)赵姨娘勾结宝玉的干妈以巫术歪邪手段陷害宝玉与凤姐的事实,后面还有元妃染病早逝以及官府查抄大观园等在当时是比较敏感的章节,曹雪芹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后40回在市面上流通不是没有理由。就连前面第13回写到秦可卿死因时,作者前后都作了大辐度的修改,直接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章回目录更改成“秦可卿死封龙禁慰”,并删除隐藏了大量关涉家丑声誉的细节内容,这些都是红学家们根据流传的多种手抄版本的原稿史料考据过的,并非本人在这里胡诌杜撰。

当然作者禁止后40回在市面上流通并不等于也拒绝在熟人亲朋之间借阅,如孔梅溪、脂砚斋等紧密关联人,他们应该都是作者曹雪芹的亲人故知。后续的作者高鹗及修订者程伟元应该亲自读过或者听讲过原著后40回的详细内容,不然他俩不可能把《红楼梦》遗失的后四十回内容续写得如此完整具体。




吴话不聊


红楼梦后四十回是清朝书商高鹗整理的。高鹗因见红楼梦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且民间多有传抄,所以所爱者甚广。但美中不足的是红楼故事不全,虽人物命运已交代,但其中故事情节没有完成。故此成为一大遗憾。高鹗后整理续了后40回,并做出版,大卖。

但高鹗终究是书商,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后四十回有很多瑕疵,故很多后来者不承认后续的四十回。后来者也有重新编撰后四十回的,比如刘心武先生。疫情结束,我要尝试读一下刘心武先生的后四十回!


胡说红楼梦


其实,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是相当成功的,基本上深入理解曹雪芹写此书的初衷,而且文字水平和意境与原80回是无缝对接的。如果没有人说,很多人也会认为出自一人之手。而且,续写的40回也未有超前的思想,只是与原80回合拍。因此,不存在穿越写作的假设。

同时,也因为不是曹雪芹独立完稿,才让很多人对结局争论不休,各种假设、观点也就比较多。

一部《红楼梦》,传世300多年,历久弥新,绕梁有余、荡气回肠,不仅没有因年代的久远和世事的变迁而被埋没,相反,长期以来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甚至渲染了多重神秘的色彩,红学研究的热潮至今不能衰退,争论、想象、推断、演绎等更是给这部不朽的著作披上了更加神秘的面纱。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原因何在?

其实,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所造成的结果。红楼梦也是一样,笔者愚鲁,不敢妄自尊大,也很仰慕专家学者的风采,但细细分析品味,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真正读懂曹雪芹本意和作品的人并不多,而续写的高鹗水平很高,读懂了意图并写得很成功。古往今来,圣贤、英雄层出不穷,为中华民族增添了无限风采,形成了举世独一无二的拥有浩如烟海且持续不断的史学传承,尽管经历多次毁坏,就连1840年-1949年最危险的100多年都没有使民族灭亡,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中人才辈出,许多经典名著是作者的学识、经历、阅历、实践、洞察力、个人修为以及天赋文采等的大成,而非一时性起随便之作,也更不是文学作品就是自己的经历。曹雪芹的本意其实就是集成各种因素,以长期积淀于内心的涌动,以负责任的态度诞生《红楼梦》揭露社会现状,给人以启迪,而不是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显现自己的坎坷人生境遇。

二是不是曹雪芹独立完稿。《红楼梦》不是曹雪芹全部写完的,尽管批阅十稿,却只是完成了前80回(有专家考证说曹雪芹完成全稿,但至今却未见曹雪芹全稿的手稿;况按照曹雪芹人生时间推断,在去世以前应该没有时间去完成后四十回),于是有许多文人接续后四十回,但以高鹗的“续尾”最为成功,最接近曹雪芹的写作风格和思路。实际上,如果不知道《红楼梦》是谁写的,读完之后,一定认为是一个人的作品。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应该说文采、思想、手法、内容、结尾以及表现方式等与前80回应该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尽管许多专家在研究的时候评论很多,但不见的准确,没有天赋悟性以及灵性,么有恬淡洞明的修为,没有深入了解懂得人性的心理以及具有仁爱之心(仁爱之心应当是立身之本,探取万物之源),没有掌握各种学问、知识以及真正学识并有丰富的人生历练和阅历的人,是不会体味高深的人性、人生以及社会的,或许身居高位、学富五车,只不过是死读书而已,若有真本事说后四十回“续尾”不好,那就自己操刀写一下吧,看看到底水平如何?

三是一些研究者治学理论与实践脱节。这部著作确实不朽,没有英雄传奇的侠肝义胆和激扬拼杀的气势如虹,只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风花雪月的青春烂漫、凄楚哀婉的爱情故事和让人回味悠长的沧桑人生,却能感人至深,魅力无穷。没有天赋悟性,不足以成其大作,没有人生阅历和感悟,不足以成其厚重,没有担当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足以启迪后世。而我们的一些人却故作高深,不结合实际,凭着主观臆断和个人臆想随意主导理论,让人莫衷一是。其实,这样自身修为不够、学识不足、脱离实际的研究是无用的,但普通人还不能推翻它,否则,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骗子一样,明明把皇帝脱了个精光,大家看到要说出来,就会说你是“傻子”。到底谁是?应该不言而喻吧。

红楼梦,不过是曹雪芹老先生当年在历经磨难与坎坷,见证红尘多变、世态苍凉之后,加之人生经历,揉以文学色彩,在“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心境下,试遣愚衷,在金悼玉中演绎出来的文学作品。正如“孙子镔足,兵法修列;司马蒙羞,成史家之绝唱”一般,大抵圣贤困境悲愤之作,涵盖着满腔激情,萦绕着梦幻痴想,凝聚着坚定执着,诠释着人生阅历,往往作品“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因此,没有穿越的高手续写,我们只能高山仰止向先辈曹雪芹、高鹗致敬!


地势坤9


这不可能,本宇宙的终极法则禁止违反因果律。

回到过去是个相对概念,过去不能用回到这个词,只能用去到。

举个例子,你现在看到的太阳就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那么当下的你就在太阳的过去,而现在的太阳就在你的未来。如果我们的讨论目标不是太阳,换成一百光年以外的另一个星星,恭喜了,你到了那个星星的过去,而那星星就在你的未来。

仅此而已了,别净想些没用的。


诸葛YY


你的想象力很好,我很钦佩。不过不可能是穿越的人改的。连争议很大的《吴氏石头记》我都觉得是假的。

中国有能力续写红楼梦的人屈指可数,甚至没有。因为根本不了解曹雪芹的更深层原意。

除非穿越到曹雪芹还没去世的时候,赶紧找他。哈哈


历史研究课


很明显是哪了底稿改的。

其实对红楼梦历史有点了解的都知道。

红楼梦最初是有人看过底稿的,而且写过诗。

但是高鹗版改错了。


客路溪山


严格来说后四十回的深度较前八十回确实有明显的差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ongjiaao


已经证明是同时期的高鹗写的


智者伐交


有待考证


心理咨询师魏伟


不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