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13歲為農協站崗,長征因一碗青稞面倖存,後化身偵探反抓上百敵特

鄒衍1915年出生在江西興國縣,家庭生活十分貧困,父親還欠了一百多銀元的債款,儘管沒多餘的錢讀書,但在祖父的要求下,父親還是將他送到學堂,不過讀了五年後還是回到家裡務農。在舊社會,種田很難有所作為。1928年,他的家鄉來了支紅軍隊伍,在各地張貼標語,同時還開展大會打土豪,儘管十三歲的鄒衍還不是太懂,但還是嚮往能加入革命中。

13歲為農協站崗,長征因一碗青稞面倖存,後化身偵探反抓上百敵特

一天夜裡,農協在他家裡開會,陶時方會長讓他在外面放哨,並說只要發現情報就上報,看著對方認真的說著,鄒衍知道此事很有意義,決定加入農協中,這之後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他都會在門前站崗。而到了十四歲時,他就已經是兒童團的指導員,其任務就是查路條、放哨、禁賭、監視地主。

1930年9月,贛西南蘇區正在做一件大事,僅十五歲的他就加入了當地的赤衛隊中,和大家一同攻向吉安。其實這已是第九次作戰了。大家將整個城池圍堵,在日夜的努力下還是沒衝破敵人的防線。鄒衍在上級的指示下,完成"火牛陣"的任務,也就是和那些放牛娃們一同將附近百姓家的牛帶過來,集中性的餵養,並在牛尾巴上綁著鞭炮,同時還在牛角上綁著尖刀。

13歲為農協站崗,長征因一碗青稞面倖存,後化身偵探反抓上百敵特

10月,攻城的部隊已經準備好,而白軍們則是打起了鼾聲,他和紅小鬼們將牛身上的鞭炮點燃,這些牛受到了驚嚇後,直接衝向了敵人的陣地中,那些白軍沒見過這樣的招式,嚇得直接逃散,而後兩軍也展開了激戰,紅軍戰士們很快就打贏了戰場戰鬥。在拿下吉安後,他因年齡小部隊不願意收人,但鄒衍一直纏著首長,這才加入到了紅軍中。

13歲為農協站崗,長征因一碗青稞面倖存,後化身偵探反抓上百敵特

在長征開始後,他則是擔任通訊班的班長,負責為毛朱周等領導人傳遞情報信息。在紅軍拿下遵義後,將白軍一直圍殲到烏江邊上。在這場戰爭後,李富春派他給周總理傳遞快件,他火速出發,接連翻過了幾個山,並順利的找到周總理,將信件送出去。周總理看了後說不能進城,可以先去村子裡宿營,如此一來也化解了危機。在1935年6月,他跟著大部隊橫渡大渡河,來到了夾金山下,攀登了五千米的雪山,山腳沒有什麼村民,糧食很是缺失。

13歲為農協站崗,長征因一碗青稞面倖存,後化身偵探反抓上百敵特

當時為了能取暖,戰士們都會將兩件單衣縫合上,在中間填充一些棉花。不過他從小沒做過什麼針線活,對其不是太懂。蔡暢看了後,手把手的教他如何縫製棉衣,並進行了示範,很快就有了可以禦寒的衣服。鄒衍表示當時很多戰士們走到了半山腰後,可能就會因寒冷撐不住,他始終咬咬牙堅持下去。

在紅軍南渡烏江的前一天,劉伯承來到總政治部,和李主任商討緊急的計劃,當時鄒衍負責警衛工作,他們研究完後,並沒有入睡。李首長反而讓他掩護劉帥出行,為的就是保衛他的安全問題。鄒衍很是激動,帶著十多個士兵一路前行。這段山路有十多公里,十分的窄小,當時天空也沒有月亮,因此鄒衍和戰士們在前面提著馬燈照亮,讓劉帥安全的到達目的地。

13歲為農協站崗,長征因一碗青稞面倖存,後化身偵探反抓上百敵特

1935年8月,鄒衍跟著部隊過草地,不過因持續的行軍,再加上吃飯困難,以至於戰士們很是虛弱,鄒衍則是和不少同志調離隊伍。他在翻越一座山時,碰到了通信員吳多禾等人,夜間他拖著已經疲憊的身體休息,因為擔心自己今後不能再長征,傷心的哭啼。吳多禾見狀,從乾糧袋中取出了青稞面,從而讓鄒衍有了力氣活下去,不然的話可能早就餓死了。

到了新中國後,他來到了公安體系中任職,在這裡他的工作一直很積極,一年就偵破了一百多個特務。在1952美國為了能打破敗局,朝著我國的東北地區投放間諜力量。美軍的間諜官員費克圖、唐尼都參加了這次的任務。他們來到了吉林 中,為的就是為先遣部隊提供彈藥。但實際上其他的分隊早就被 安全部門抓獲,費克圖等人的飛機被轟炸,兩人還是倖存下來。

13歲為農協站崗,長征因一碗青稞面倖存,後化身偵探反抓上百敵特

而鄒衍則是對兩人進行了查證,這才發現竟然是美國的情報偵查員,立馬將其重點審核,這兩人1971年才被釋放。當然到了1955年9月,他被授予少將銜, 1988年正式的離休,之後一直練習書法,同時還會編纂不少史實性書籍,如今鄒衍已經一百零三歲,身體依舊很硬朗。

參考文獻:《一個特殊類型的戰役—圍困長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