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現場:“空中課堂”第一課

新華網呼和浩特3月3日電(李倩)2日,內蒙古中小學開啟“空中課堂”。特殊時期,學生們在“雲端”體驗了不一樣的開學第一課。

學生:在哪上課都一樣 儀式感不能少

一大早,平時需要鬧鈴和媽媽雙重叫醒的小學生安泰就起床了,洗漱完畢後,有條不紊地準備學習工具,然後端坐在電腦前等待他期待已久的“空中”開學第一課,認真的樣子就像剛入學的新同學。

现场:“空中课堂”第一课

安泰認真聽講(受訪者供圖)

安泰是呼和浩特市民族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得知今年新學年第一課要在網上進行,十分期待。安泰媽媽說,開學前一天,他就主動給學習所需的電子產品充好電,並準備要學習必需品。

“這樣的上課方式孩子沒體驗過,他很期待。雖然沒有老師盯著,但看得出他學的很認真。”安泰媽媽說。

與安泰一樣,雖然不用去學校,可學生們對開學的儀式感卻一點也沒少。儘管在家裡,赤峰市翁牛特旗格日增蘇木中心小學學生奧諾恩和他的同學們,都穿上漂亮的蒙古族服飾,戴上紅領巾,通過屏幕行少先隊禮,參加“雲升旗”。

现场:“空中课堂”第一课

奧諾恩通過屏幕參加“雲升旗”(受訪者供圖)

行少先隊禮的奧諾恩,小臉上寫滿認真。

家長:線上教學同樣精彩

線上教學對老師、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一次全新挑戰。

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初一學生希牧的媽媽張穎是一位媒體工作者,平日裡不能陪在孩子身邊監督學習,加上孩子剛上初一,學習方式和節奏還在不斷摸索中。

“網絡會不會卡頓?孩子能不能聽懂?教學方式能不能適應……這些問題我都想過無數遍。”第一次網上聽課,張穎比孩子都緊張。

正式開課後,張穎的擔憂被老師們認真錄製的課程和溫馨在線的叮囑全部化解。

现场:“空中课堂”第一课

希牧認真聽講(受訪者供圖)

張穎說,在網課中我們聽到了來自年級組不同老師的講授,這是以前沒體驗過的。他們的授課方式各自精彩,雖然面前是空空的教室,但他們的教學節奏把握的都很好,似乎就是在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孩子的接收效果也很好。此外,對於不懂的內容,老師會讓孩子做好筆記,家長、學生和老師之間可以隨時聯絡。

“溝通很順暢。”張穎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除了抓好課業內容,學校也很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下課後老師會提醒學生做放鬆活動,保持好的精神狀態。希牧說,“今天還做了眼保健操呢,和平時上課的感覺幾乎一樣。”

老師:做一直在線的教師主播

直播教學這個特殊時期的特殊方法,把教師和主播兩個原本毫無關聯的職業緊密聯繫起來。

如何做好一個教師主播?課堂秩序怎麼管?如何應對家長對線上教學的焦慮……“這些問題我都認真想過。”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敕勒川綠地小學四年級語文老師韓宇菁說。

韓宇菁說,當我聽說要進行線上教學,下意識就想到了主播這個職業。通過了解主播的直播方式,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後,發現這兩個職業是相通的。

“共同點就是準備、準備、再準備。” 韓宇菁說,對一個產品瞭如指掌是一個優秀主播必備技能,對教師主播來說也不例外。

现场:“空中课堂”第一课

韓宇菁正在進行線上直播教學(受訪者供圖)

根據學校教學安排,韓宇菁在開課前把上學期學生反饋的,和她發現的重點知識點做了整理,全部手抄一遍,再一字一字編輯到手機裡,在開課前一天發送到班級群,讓學生提前對課程瞭解。

“雖然是網課,但我們不打無準備之仗。”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敕勒川綠地小學校長張亞丹說,開課前學校多次組織線上教師會議、線上家長會,因為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相對較弱,很多家長感到焦慮,擔心沒有老師監督,學習效果會下降。

為此,學校制定適合的網上教學計劃,減輕學生的線上學習負擔。安排課後答疑時間,無論是學習上的問題,還是生活上、心理上的問題,學生和家長可以隨時提出。

這也是韓宇菁認為教師與主播相通的一點。她說,優秀主播一定能做好“售後服務”。老師也是如此,給學生答疑解惑,就是教師的“售後服務”。

现场:“空中课堂”第一课

老師們在聊天群裡指導學生

在韓宇菁的社交軟件裡可以看到,其他老師都在群裡或一對一指導學生學習。有的在提醒、有的在鼓勵、有的在安慰、有的在表揚,有的在批評,話語誠懇,如冬日暖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