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这场新闻发布会有温度,商秀丽、孙景华披露众多感人瞬间……

这场新闻发布会有温度,商秀丽、孙景华披露众多感人瞬间……

3月7日上午,滨州市政府召开第七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疫情防治专班组长商秀丽、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专家专班组长孙景华先生分别就有关情况做了介绍。

疫情发生以来,市疫情防治专班和专家专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行动迅速、精准高效,视病人如亲人,从全市调剂最优秀的医护团队和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从1月25日第1例确诊患者入院,到今天15例确诊患者全部出院,154名进入“红区”的医护人员,经过42天的博弈,终于战胜新冠肺炎病毒,取得医护人员“零感染”、住院患者“全治愈”的战果。这标志着全市新冠肺炎救治首战告捷,主要得益于多个几个方面,也留下了众多的感人瞬间。

这场新闻发布会有温度,商秀丽、孙景华披露众多感人瞬间……

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这次抗击疫情时间之紧、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任务之艰巨,实属少见。正是因为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才有我市医疗救治的阶段性成果。1月20日,市委书记佘春明批示,要从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全力做好救治准备。大年三十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宇向东在指挥部现场指挥,紧急部署疫情应对及医疗救治准备工作。副市长潘青多次到定点医院深入调研,现场指导,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领导轮流坐镇指挥部,统筹协调,联防联控。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守土有责、履职尽责,和病毒抢时间,和时间抢生命,市直各部门紧急行动、群防群治、务实高效,这些都体现出市委市政府的强大号召能力、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实战能力,为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做好救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定点医院的优质医疗保障。定点医院是我们打好疫情阻击战的主战场。疫情初期,市卫健委根据全市公立医院的综合区域布局、功能定位、医疗能力等因素,确定10家定点收治医院、17家医院发热门诊,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患者规范有序就医。截至目前,发热门诊累计接诊13255人次,累计留观435人次。10家定点医院中有6家三级医院、4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通过近几年开展领先专科建设、精品特色专科建设等,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显著提升,这组成了我市当前高水平的医院“联合舰队”。到2月1日,全市定点医院可供收治病人的床位数达到325张,为应对疫情进一步扩散、确保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做好充分准备。市属三级医院300余名医护骨干、各县市区医院1000余名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全市统筹调配优质医疗资源,增加定点救治医院呼吸、重症等科室医护力量,加强病房、药品、医疗设备、消毒器械和防护用品配备,全面做好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这场新闻发布会有温度,商秀丽、孙景华披露众多感人瞬间……

医疗技术精湛的专家团队。市指挥部专家专班以市卫健委副主任孙景华同志任组长、省市知名呼吸科专家王晓芝、欧阳修河为副组长,汇集全市31名呼吸内、重症、中医、妇幼、院感管理等各专科各领域专家,是我市迎战新冠肺炎救治的精锐部队。从确诊病例、一人一案指导治疗到准予出院,每个环节严谨细致,严格执行国家的诊疗方案。比如,患者确诊,要在核酸检测阳性的基础上,有不少于三个专业的5名专家审阅病例、签字确认。对每位住院患者,专家组每日会商病情,及时调整完善治疗方案,并形成《专家意见》,到昨天已编印62期。佘书记在常委扩大会上说,每天的专家意见他都必看,虽然因专业性太强看不太懂,但觉得对每位患者的病情分析和治疗方案都很有道理,看了后觉得心里很踏实。书记一番话即是对医生医德医术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每位患者的关心和牵挂。对于患者出院,更是慎之又慎,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即体温恢复正常3 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主管医师认为符合以上条件,报经专家组综合评估后才准予出院。出院后,患者还要被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并每天都有专家随访,及时了解身体状况。从我市之前治愈出院的病人来看,复查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没有出院“复阳”或是病情复发的情况。同时,专家还针对疫情防治中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分析研究,充分论证,提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及时提供依据、当好参谋。比如,全市较早的实行区域集中救治;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全面进行核酸检测;对出院病人实行隔离观察14天;医疗机构院感10条措施等,都是在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政府科学决策,为关口前移、及早切断传染源、医护人员“零感染”、确诊患者“全治愈”大大争取了时间,打了主动仗。

专家组每天“坐阵”抗疫一线,24小时与患者主管医师保持联系,一起讨论患者病情,研究最优治疗方案。自我市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起,专家们就不停地奔波在医院、指挥部和各县市区之间,“连轴转”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不论早晚,只要接到会诊电话,就赶紧上车奔赴一线,饿了在车上吃点面包、火腿肠,困了在车上倚一会儿,下车后,就赶紧到会诊室分析病情、研究治疗方案。专家们经常深夜回到指挥部。从2月15日起,省专家组入驻滨城区市立医院后,强化了培训指导,与一线医护团队通力合作、无缝隙衔接,省、市专家组共商病情,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用隔离病房一线医护人员的话说,“有专家组在,我们工作更有底气了!

医护人员的生力军作用。汹汹疫情面前,我市广大医护人员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1月25日,患者庞某被确诊为滨州市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标志着全市疫情救治由“临战”转入“实战”状态。市中心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5名医护人员迅速集结到位,评估病情、对症治疗。随后,我市相继出现确诊病例,各定点医院集中优势资源,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最精细化的服务。治疗过程中坚持中西医结合,中医药治疗深度介入治疗的全过程,进行四诊合参、辩证施治。同时,各医院无微不至的关心患者的饮食起居。邹平市中医院营养科根据患者不同情况,一日三餐调配饮食,荤素搭配不重样,让患者虽在隔离病区却能找到家的感觉。患者庞某住市中心医院期间非常想吃小咸菜,病房护士就赶忙把个人带的肉丁炒西瓜酱送到患者手中,老人开心的连声说好。患者救治期间,市中心医院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将多种水果清洗好后分包送进病区发给每个患者,像草莓、猕猴桃、橘子、苹果、葡萄等就是隔离病区常备的水果。精心的治疗和暖心的服务,大大加速了患者康复的进程。

他们或离别年迈多病的父母,或撇下高危待产的妻子,或托管年幼的儿女,主动进入隔离病房,进入“红区”,昼夜陪护在患者身边。当接到驰援武汉的命令后,广大医护人员纷纷递交“请战书”,76名战士身披白衣战袍义无反顾地冲向一线。正月初一,第一批队员从接到通知到出征,不足二个小时,连行李都来不及准备,他们谁也没有退却。滨医附院援鄂护士、共产党员王炎义,主动报名,大年初一就离开需要日夜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和2岁的孩子,毅然踏上驰援湖北的征程。市人民医院医师、党小组长舒孟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一线支援,尽管女儿只有3岁、妻子怀孕5个月,擦干眼泪的他决然奔赴抗击疫情的战场。市中医医院ICU护士韩盈盈,出征湖北前,和恋恋不舍的三岁女儿约定,“妈妈要去当勇士,打败病毒就会回来。”让人听了禁不住潸然泪下……。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生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关爱患者心理抚慰。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后,由于对疾病的恐惧、与家人的隔离以及担心社会的歧视,往往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紧张、焦虑的情绪也往往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安慰就非常重要。疫情初期,邹平市中医院收治的几名患者焦躁不安,饮食、睡眠都出现了问题,需要给予心理辅导。市人民医院接到指令后,立即派两名精神科大夫赶到该院。通过给予心理治疗及情绪安慰,患者表示一定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并感谢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再比如患者王某,在刚被确诊入院时,网络关于他的舆论满天飞,导致其心理压力巨大,情绪低落,焦躁不安,夜不能寐,甚至不配合治疗。对此,一线医务人员和专家组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和安慰。院长封占云同志为了使患者免受网络舆论打扰,为其更换了手机。通过积极的劝慰和开导,患者王某逐渐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很快好转。正是有了这些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精神鼓励,才给了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出院患者定期随访。新冠肺炎属新发现疾病,在治疗上无成熟的经验,患者出院后恢复状况需要密切关注。专家组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第一例患者出院就定期进行随访。比如,我市重症患者张某出院后,专家欧阳修河就及时与患者建立了微信联系,每日至少微信视频两次,从体温、呼吸道症状,再到饮食、睡眠等进行全面指导,实时掌握患者任何一点的动态变化。2月7日,在与患者张某电话联系了解到,患者个人独居在家,饮食和取暖面临困难。专家组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这种情况下患者极易受凉,如果生活照料不到位可能导致感冒甚至肺部感染,严重影响康复。专家组向商秀丽同志专门汇报,商秀丽同志高度重视,安排专家组立即专题研究提出方案,给当地政府发出专家建议,协调患者家属回家照顾张某的饮食起居,并交代注意事项,这样及时解除了患者无人照顾之忧。患者感动万分,康复进程加快。出院半个月后,患者复查肝肾功、血常规全部正常,胸部CT所有病灶吸收,标志着患者已经全面康复。康复后的张某听说痊愈患者的血浆可以治疗重症患者后,她当即提出要献血浆。

正是在我市一线医务人员和救治专家精心救治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市治愈患者心怀感恩,积极捐献血浆,用于省内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目前,我市已有5名治愈出院患者成功捐献,累计捐献血浆1600毫升。目前全省18例捐献者中,我市就占了5例,另有2例正在准备捐献中。这说明:一是我市治疗方案是精准有效的,病人恢复状态是良好的,再就是正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护,让患者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让他们进行了爱的传递,回报社会。

当前,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外防输入的压力不断增大,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容不得丝毫放松懈怠。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发挥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保持昂扬斗志和旺盛精力,持续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斗争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