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老人看落日醫生:老先生一月未見陽光 說夕陽蠻好

老人看落日醫生:老先生一月未見陽光 說夕陽蠻好

一夜之間成了“網紅”,對劉凱來說確實意外,今晚10點接到記者電話時,小夥子感慨,“6點下班,7點回到駐地,還沒吃上一口飯,接待了一波波記者的來電,這次來武漢過了生日,上了熱搜,值得回憶一生!”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劉凱“火了”,起因就是一張照片,畫面上穿著防護服的他陪著病床上的老人看日落。

回憶傍晚這一幕,劉凱告訴記者:“不止老人家,其實我自己,也想看看久違的太陽。”

一張落日餘暉圖,溫暖了整個朋友圈

今天,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微博更新——“落日餘暉下的這個瞬間,刻骨銘心”。

照片文字說明寫著:照片拍攝於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劉凱醫生在護送病人做CT途中,停下來,讓已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先生欣賞了一次久違的日落……落日餘暉下的兩個身影,病人和醫生,80+歲和20+歲,這個瞬間,刻骨銘心。

老人看落日医生:老先生一月未见阳光 说夕阳蛮好
老人看落日医生:老先生一月未见阳光 说夕阳蛮好

落日餘暉圖瞬間刷屏,有人說,“這是30多天來最溫暖的一張照片”,大家在直呼感動、溫暖之餘,還紛紛貢獻著關於老先生的故事:

上海醫療隊剛去時,這名87歲的老先生奄奄一息,對所有人不理不睬,拒接家人電話。

老先生的家人住得比較遠,來醫院要跨兩條江,武漢全城交通停運了,家人還得拿到各種通行證明才能送點東西過來……

中山醫院醫療隊索性承包下老先生的生活照料,糕點,水果,甚至內衣也是男隊員的。

20多天的相處,老先生的情況越來越好。

“因為他的情況在好轉,這才安排拍CT,想從影像學上看看身體恢復情況。”劉凱說,CT拍攝在另一棟樓,期間有一段露天的路,考慮老先生年事高,所以他成為“轉運護駕員”,結果就有了與落日的“偶遇”。

“拍完CT回來路上,正好遇到一片夕陽,我就問老人家,要不要停下來看看太陽,老人說,要,就有了那一幕。”劉凱說,他自己也被那一幕打動了,“在隔離病房忙,很久沒看到太陽了,我也想看看呀。”

他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而是此次戰疫大軍裡重要的新職業!

這張照片定格的其實是兩個背影,作為“另一個背影”的劉凱本身其實也很有故事。

嚴格地說,他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而是一個新職業——呼吸治療師。

老人看落日医生:老先生一月未见阳光 说夕阳蛮好

就在3月2日,也就是三天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國家多部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16個新職業,呼吸治療師正是其中之一。這是自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佈以來,我國權威發佈的第二批新職業。

呼吸治療師也是在本次新冠疫情一線救治中發揮重要角色的特殊技術人才,他們配合醫生維持著病人的呼吸功能與氣道管理工作。俗話說“人活一口氣”,呼吸治療師的工作重要性,相信很多人可以明白了。

“厲害的呼吸治療師可以搞通病人的氣道,那是真英雄,戰鬥機!”一名上海新冠患者救治專家這樣告訴記者:劉凱就是“戰鬥機”之一。

呼吸治療師在我國的發展並不算很久,但隨著老齡化以及需要專門呼吸支持的情況增多,日益引起醫學界的重視,在大型醫療機構已有呼吸治療師的身影。

此次新冠患者的救治中,不論是在上海定點治療機構——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還是在武漢一線,都有一批呼吸治療師衝鋒陷陣。劉凱就是其中一員。

“我們有100多個呼吸治療師目前奮戰在疫情一線,主要在武漢以及湖北各地!”劉凱說,他剛到武漢,就被拉進一個群,名叫“呼吸治療師在疫線”,匯聚著全國各地奮戰在新冠疫情一線的呼吸治療師,他們平日除了互相“加油”,更多時候就是在討論重症乃至危重症患者的專業救治細節。

護航生命的“舵手”,最大成就感:幫患者度過危險時刻

別以為呼吸治療師只會“管呼吸”,同事透露,像劉凱這類“戰鬥機人才”,除了會“搗鼓”各種呼吸機,還會ECMO(體外膜肺氧合機)等高級別生命支持設備的管理,屬於重症監護室裡名副其實的“特種兵”,護航生命的“舵手”。

記者瞭解到,呼吸治療師在我國專業培訓醫學院校還不多,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正是其中翹楚,劉凱也是畢業於此。

老人看落日医生:老先生一月未见阳光 说夕阳蛮好

看看劉凱(右二)與同事們在一起

“2003年非典時,我就感覺能維持呼吸治療的人很帥,到了華西果斷地就選擇了呼吸治療師。”小夥子很驕傲地告訴記者,呼吸治療師在我國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這次在抗疫前線擔當重任,正是十多年的厚積薄發。

“華西十多年畢業約200多人,再加上這些年不斷有醫生、護士轉崗成為呼吸治療師,在這次戰鬥裡,全國有五六百名同行並肩戰鬥!”

劉凱透露,就在他奮戰的同一棟病區樓,就有兩名華西呼吸治療的師兄,同在百人群裡,但來了一個多月,彼此至今沒見面——都太忙了!

87歲老先生:出院那天要給你們唱一首《何日君再來》

這名87歲的老先生還不是劉凱“護航”的最艱難病例,他說,病區裡還有更危重的患者。

“這類病人的身邊會有各種呼吸機、監護儀,各種泵,甚至還上了ECMO,但機器再好,依舊需要人的觀察,不斷根據病人的情況,調整機器設置,你要做的就是把機器調試到最佳狀態,帶病人度過危險時刻——這也是我們工作的最大成就感。”劉凱很高興,已有病人轉危為安,甚至出院的。

在醫療隊的悉心照料下,這名老先生也已開始康復,老先生是某愛樂樂團小提琴手,所以處於恢復期的他經常唱唱歌,他還說,“出院那天我要給你們唱歌,就唱《何日君再來》!”

劉凱1993年出生,27歲,老先生87歲,一醫一患,正好相隔一個甲子。

老人看落日医生:老先生一月未见阳光 说夕阳蛮好

很多人說,這張落日餘暉能得獎,不是因為它的取景多麼完美,而恰恰贏在兩個字——真實。

記者瞭解到,這張照片的拍攝者名叫甘俊超,是一名大學生志願者,出生於1999年,疫情後就在醫院幫忙工勤工作,醫生感慨這是“帶著當地人的真情按下了快門”。

感謝你抓拍下這動人瞬間,它在大家的心裡已經得獎了,因為真實,因為動人,因為溫暖。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劉凱的背後寫著他的名字:凱哥。

網友說:雖是夕陽,卻讓人彷彿看見曙光,這是真正的凱哥(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