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南京铁路警方破获一起销售10余万只假冒伪劣口罩案,涉案金额40余万元

自疫情防控以来,市面上的口罩很是紧俏,但微信朋友圈里的货源却十分充足。在这中间,一些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机”,开始出售假冒伪劣口罩来进行非法牟利。近日,南京铁路公安处成功侦破了一起销售假冒伪劣口罩案,捣毁一处销售伪劣口罩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当场查获涉案假口罩1.3万余只。查明自疫情发生以来,该团伙累计售出假口罩10万余只,涉案金额高达40余万元。

南京铁路警方破获一起销售10余万只假冒伪劣口罩案,涉案金额40余万元

图为民警在水果店现场查获假冒伪劣口罩。

2月16日,南京铁路公安处南京北站派出所民警接到管内单位王先生报警,称其购买到一批劣质口罩上当受骗。王先生告诉民警,因工厂复工需要,这段时间到处拖关系找门路购买口罩,通过朋友介绍从一个手机微信号名为“大海”的人那里,以每只4.5元的价格购买了25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并通过手机微信直接转账全部货款11250元。10天后,当王某打开包装袋看到口罩时,发现这批口罩明显和其在药店购买的口罩有区别,怀疑上当受骗。当王某通过微信要求退货退款,遭到对方拒绝,并被拉入微信“黑名单”。

接到报警后,民警随即到王某的住处开展调查取证。经查,民警发现该批次医用口罩外包装仅为透明塑料袋,打开包装伴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包装上未标示生产企业、产品注册号及生产执行标准,包装内部也没有合格证。口罩做工粗糙,材质较薄,与正规产品出入较大。民警将这批口罩送到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检验,查明这批口罩系“三无”包装的伪劣产品,过滤效果不符合质量标准。

南京铁路警方破获一起销售10余万只假冒伪劣口罩案,涉案金额40余万元

图为民警在水果店现场查获假冒伪劣口罩。

为此,南京铁路警方高度重视,立即抽调多名警力开展专案侦查,成立了刑侦、技侦、情报、网安及南京北站派出所为成员的专案组,从“大海”微信号和快递单号入手,循线追踪,排摸调查,逐渐掌握了犯罪嫌疑人关某的行踪。3月2日,南京铁路警方赶赴上海某小区出租屋内,将正在房间里上网的关某当场抓获。

根据关某交代,他只是负责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出售口罩的消息,寻找到买主后以每只赚取一元钱的利润接单,再将货款和买主地址转给其朋友孙某,由孙某负责提供口罩。南京铁路警方再次出击,于次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将孙某抓获,并根据孙某提供的货源“上线”,在嘉兴市某一连锁水果店内将老板彭某当场抓获,从其水果店和家里当场查获“三无”包装的劣质一次性医用口罩1.3万余只。

经了解,彭某大学毕业后,经过几年的摸爬打拼,用积攒的资金开了一家水果店,因善于经营,他接连开了5家连锁水果店,日子安逸富足。然而,疫情发生后,水果店的实体生意受到影响,彭某经常在微信朋友圈中发水果优惠广告,看到口罩成为当前热销的商品,觉得赚钱的商机来了。

他多方联系货源,以2.5元一只的低价进购劣质一次性无标识医用口罩,通过原先在朋友圈中卖水果结识了孙某,由孙某拉上朋友关某入伙,几人分工合作,在其各自的聊天群、朋友圈发布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销售信息,通过层层加价后以线上转账的方式进行交易。这几人在收到订单后,将订单购买信息汇总至孙某处,由孙某到彭某的水果店拿货,并统一由孙某将口罩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

2月10日以来,这个犯罪团伙在短短20天内共累计销售劣质一次性医用口罩10余万只,涉案金额高达40余万元。3人销售明知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用口罩,已经涉嫌违反《刑法》第145条规定的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口罩等防护用品务必通过正规交易平台,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切勿直接向私人微信、支付宝、银行账户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