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股神巴菲特都在推荐的指数基金,到底是什么?

股神巴菲特都在推荐的指数基金,到底是什么?

对于什么是指数基金,相信大多数人都已经比较清楚了。但是对于指数基金的理解,部分投资者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所以,今天来跟大家从投资的角度来聊一聊,如何正确理解指数基金。

当我们看好某个指数,想要获取这个指数未来上涨的盈利时,我们可以怎么去做?

1、随便买一只该指数的成分股票。

2、把该指数内的所有成分股票,按照指数内的配比都买一遍。

第一种方法,操作起来没有任何难度,但结果却没有任何保证,并不能实现我们开始的目标。第二种方法,逻辑上是最准确的做法,但是资金量和操作难度都非常大,普通人根本无法实现。

这时,就出现了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实现方式,就是第二种方式。因此,从本质上来讲,指数基金是投资者用来获取指数收益的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最终的目的,就是复制指数的表现。

指数基金又分为指数跟踪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上面的内容主要讲的是指数跟踪基金。尽管指数增强基金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在保证获取更高收益的同时,仍然会尽量保证其表现和跟踪的指数是保持一致的。(后面的讨论,我们仅针对指数跟踪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差别不大。)

指数基金的评价标准

由此可见,对于指数基金而言,其最核心的评价标准,是能否精确复制指数的表现。换句话说,指数基金的“唯一”评价标准,是跟踪误差的大小。这里所谓的“唯一”,是没有将费率、规模等外在因素考虑在内,因为在买任何一只基金的时候,这些因素都是需要考虑的。

因此,当我们面对一只指数基金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该基金有没有完美复制指数的走势,而不是这只基金过去表现怎么样。而这,通常是投资者经常会陷入的误区。

就比如,看到下面这张图,你会不会觉得,500ETF这么差的基金,怎么会有人买?

股神巴菲特都在推荐的指数基金,到底是什么?

但是,当你意识到300ETF和500ETF是两个指数跟踪基金,然后找到他们对应指数的走势后,你会不会就不会这么草率地把500ETF打入冷宫了?

股神巴菲特都在推荐的指数基金,到底是什么?

当然,很少有人会在300ETF和500ETF这两只基金上陷入这种误区。因为这两个指数太过出名,存在感太强了,大家只看名字就知道是指数基金了。但国投瑞银中证上游、交银互联网金融这些基金,我们在评价他们的时候,是不是会去看他们的历史业绩,然后根据业绩去评价基金本身的好坏呢?

之所以会存在这种误区,是因为大家对基金的第一认知是主动管理型基金。主动管理型基金,是充分发挥基金经理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选股和择时来提升基金的绝对收益。而在对主动管理型基金进行评价时,基金在历史上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我们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管理能力。

指数基金的选择逻辑

既然不能通过指数基金的历史表现,来评价指数基金的好坏,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逻辑来决定选择哪些指数基金呢?

这里的核心逻辑,是股票市场的风格轮动和行业轮动。比如,近期中小盘股票和中小创股票的表现要明显好于大盘股票,信息技术行业要明显强于金融行业。根据市场的风格切换,来选择表现强势的指数基金,是其核心的选基逻辑。但这需要足够的专业技能和深入研究,才能给出比较好的配置策略;而且需要通过长周期的表现,才能对这种轮动策略的表现进行评价。

至于前面提到的跟踪误差,则是在确定了指数之后,用以判断选择跟踪这个指数的哪只基金的。鉴于绝大多数指数基金的跟踪效果都比较好,因此跟踪误差虽然有它的价值,但在实际的投资操作中,影响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