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新商業進入淘寶直播時代:萬物皆可播,全民李佳琦

新商業進入淘寶直播時代:萬物皆可播,全民李佳琦

“雲上課”、“雲辦公”、“雲賣房”、“雲賣車”、“雲發佈會”、“雲演唱會”……疫情之下,數字化對實體經濟的反哺前所未見,事實證明,具備數字化積澱的線下產業,都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免疫力和復甦力。


在這個過程中,迅速“破圈”的淘寶直播功不可沒。


淘寶直播無疑是2020年最大的新商業增長機會。按《淘寶經濟暖報》的說法,復工第一週就有500個樓盤、1500家4S店、4000家工廠開通了淘寶直播:沒了售樓處,樣板間就是直播間;去不了景點,小哥哥小姐姐帶你“雲參觀”;逛不成書店,網紅作家照樣幫你打卡;吃不上心儀的堂食,後廚直播也能“雲解饞”;找不到工作,可以線上直接面試。


曾經最頑固的線下堡壘也競相開播。阿里拍賣和淘寶直播的“雲賣房”,6天就吸引了200萬次圍觀,23個汽車品牌每天100場直播賣車,小米、阿迪達斯直播打新,甚至家裝行業都來找機會,據說淘寶“雲發佈”的排期已經延到了3月底。


“雲開工”的背後是“雲復甦”。


公開數據顯示,2月份新開直播的商家環比增長719%,獲得的訂單總量,周均以20%的速度增長,成交金額相比去年同期實現翻倍。


企業在受到衝擊的市場中找到了新需求,以成本最低的方式保住了基礎的生產、供應和團隊架構,有了疫後“自救”乃至“翻盤”的資本;員工才能得到了釋放的機會,很多人在帶貨的過程中發現了另一個自我;宅家的用戶通過各種雲服務與外界保持聯繫,在消費中釋放壓力;平臺的角色更像是一個樞紐,負責把“雲端”的能量輸送給實體經濟。


這就是商業邏輯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重構。


萬物皆可播,包括入口,流量,新用戶,新內容,新載體等等,直播作為實時互動的主要方式,成為打破隔離次元壁的利器。


初次跨界直播的企業需要全能入口的支持。


雖然很多平臺都在做直播,但對商家來說歸根結底還是要解決生意問題。上淘寶做直播,似乎成了商家當下最划算的運營策略,不僅擁有內容化、人格化的特性,也對商業和交易保持天然友好。


比如寶馬、奧迪進了直播間,豪車客單價不低,大部分人很難衝動消費,所以如何把雲功能做的漂亮實用才是競爭力。淘寶一直強調內容生態聯動,就是為了把進店率、關注率、互動率等指標做起來。


再比如置業顧問進了直播間,他們的KPI是蓄客,樣板間變身直播間突破了一對多的瓶頸,直播小蜜的AI回覆解決了重複勞動,真實客源就可以沉澱下來進入一對一服務,有的置業顧問一場直播下來能有20多個潛客,以前的神盤都做不到這個水平。


還有的講究深度觸達,比如網紅書店,線下模式是複合業態,拼的是進店率,轉化的門檻就比較高,比如鍾書閣,每場直播穩定在1萬人左右,互動上千條的規模;


還有的追求規模化帶貨,比如銀泰百貨在淘寶開播,3天內就安排了上千名導購員集體上線,考驗的是平臺的技術實力。


能長出頭部電商主播且能留住他們的平臺,獨此一家。


電商直播對主播的要求也不同於秀場直播,後者唱唱歌,跳跳舞就有觀眾,甚至直播3小時睡覺都有幾百萬次觀看。


未來3年,淘寶直播帶貨要達到5000億元的規模,相當於2018年淘寶總成交額的20%,主播的頭部之爭自然無比激烈。淘寶能形成精英主播的集聚效應,正是因為商家和消費者對到淘寶買賣購物的心智十分明確,淘寶平臺有完善的認知、分析、管理貨品的能力,具有能持續創造良好消費體驗的生態基礎。


明星主播的崛起與這種基礎緊密相關。一方面,淘寶近幾年來對內容化大力扶持,給了有才華和特色的素人快速成長舞臺。從早年的“淘女郎”、網紅店主到主播,淘寶始終是新物種規模化成長的孵化器。另一方面,開放的生態特性,也使其衍生出深耕上下游各環節的專業機構,完善供應鏈條,推動新物種成為新職業。豐富的商家和貨品資源則能高效橋接合作機會,幫助主播形成穩健的商業化能力。


淘寶直播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擴展效能邊界。在更多行業、群體中,這股直播之風都在帶來新的機會。


基於全淘打通的背景,這次疫情中淘寶直播內容迅速跨界出圈,出現專家科普疫情,公益社會宣傳、宅家生活情趣等新的內容體裁,把很多原來沒有進入直播間的行業納入了跨界帶貨範疇,比如李佳琦帶貨消毒產品也很成功。


同時,直播內容形態也出現進化,大量傳統品牌開播自救,導購員、選款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士加入直播大軍,成為“店播”主力,這都幫助品牌商快速回籠資金回補線下實體。


為了方便全國線下商家儘早線上復工,淘寶直播2月11日起還專門開闢了"零門檻、免費入駐淘寶直播"的綠色通道。


此外,我們看到直播也走出城市,來到田間地頭,幫助海南、重慶、雲南、廣西等地的菜農果農打開銷路,邊採摘、邊連麥的形式把蔬菜大棚變成了直播間,以往每月15日是淘寶直播的村播日,2月更是有超過1萬農民集體開播賣菜,各路主播和明星也一起打call。


這樣看來,電商直播的泛入口化實際上是完成了一次跨階層、跨區域、跨興趣的客群覆蓋。這一指數級的增長機會已經面向全社會開放,不僅推動著各行各業的個性化玩法,也讓線下業務有了更有效的承接。


內容生態與商業模式相伴“造風”。


淘寶的內容生態經過了幾次迭代,2014年的淘寶頭條、有好貨,好物清單是二維內容,對應的是貨架式生意,內容和產品一對一嵌入,有入口就有流量,有用戶就有生意;


短視頻對應的知識型人格營銷,專業達人依賴豐富經驗,對特定產品進行科普型帶貨,尤其適用於數碼等行業;


直播是真正的實時互動,對內容自運營的品質要求更高,但種草到轉化的變現鏈路更短,更直接,工具成本也更低,改變了很多傳統行業的營銷模式。


去年天貓雙11預售首日,1.7萬品牌開啟淘寶直播,多款品牌單品通過淘寶直播引導預售成交破億,薇婭、李佳琦直播商品依然秒罄,全面印證了淘寶直播的威力。


當然,除了營銷之外,淘寶直播還是極佳的生活方式分享、文化藝術類公共教育平臺,越來越多不以銷售為目的的直播也在崛起。一個多元的生態,顯然也有助於淘寶直播商業想象力的長期發展。


淘寶直播影響力的破圈,倒不在於李佳琦、薇婭的成名,也不在於他們的直播間走進了多少傳統明星,而是淘寶直播已經成為新風口,帶動了一系列社會效應。


在直播行業,分工開始明確,主播、代播、服務商、KOL、MCN機構等各類角色越發專業化、精細化,形成一個快速發展的新生態。


這次疫情中,很多企業開始把高頻次直播作為員工的必備技能,流量主播成為生產要素之一,浙江諸暨的一家絲襪廠甚至百萬年薪招主播。


因疫情幾乎停滯的春招也在雲端煥發活力,雲南某院校的淘寶直播專業畢業生還沒出校門就被各大企業預定一空,這所學校早在2018年就將淘寶直播納入到課程體系,自建了12個淘寶直播間用於實操培訓。


“萬物皆可播”的時代已來,商業機制升級的淘寶直播,有機會成為一切商業場景融通線上線下的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