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什么事情是你坚持做超过一年的?还受益了?

我的生活因小说而精彩


现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是专业从事在工作,我一直坚持金融服务机构,虽然每个行业都会有高潮低谷,坚持才是胜利,未来几年服务政府平台公司是个趋势,19年还不错,我最近2-3年主做工程类担保保函 政府平台公司私募债 工程咨询 建工险,


孙家融


谢谢题主的提问。有一件事情,我给身边的朋友讲过多次。

当年孩子正上初中,二年级刚升三年级,国庆节。

先介绍一下我家孩子,很聪明,但不爱学习。初三了,我很着急。

这天,我从国庆书市回来,怀里揣着几本新书。其中一套就是《说文解字》文白对照上、下册。

我带着书,走到孩子跟前,郑重地跟孩子说:“从国庆节上班开始,我读我的书,你读你的书。咱们一起学习。你的任务很重,我理解。我的这一套书,也很难,很枯燥,几乎没有人看,但是,我要看。我们一起努力吧。”

孩子也郑重地答应了我的倡议。

那时我还有吸烟的习惯。抽烟不算多也不算少,十大几年的烟龄。趁热打铁,我又对孩子说:“学习靠自觉,我管好我自己,你管好你自己。从国庆上班开始,我把烟戒掉。”

从那时起,我读起了枯燥的书,而且读上了瘾,老实说,关于汉字我下了三四年功夫,光笔记也有几万字。字学加深了我的国学功底,后来这些年很受益。

从那时起,我真的戒掉烟,而且没有复吸。

孩子受到感染,开始认真学习。说一个标志性指标,初中毕业被全国闻名衡水中学优先破格录取。

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这就是我的坚持和我的收获。


履和斋


干餐饮,本人82年出生,16岁进饭店做学徒到23岁,这段时间虽然没挣多少钱,但是学到了手艺,也给以后开餐馆积累了经验。23岁结婚后和媳妇借了1万多开了第一家餐馆,也就是这个餐馆让我挣了人生第一桶金10多万,当时的饭店基本工资也就是700左右,从哪以后我们夫妻俩就一直开餐馆到现在,中间也有挣有赔,现在有车有房,没贷款没外债,虽然很累但是过的很充实。





80后创业者老张


我一直坚持的事情应该就是写小说了,那时候在江苏苏州一家钢厂上班,记得那时候是三班倒,白班中班和夜班。

因为喜欢读书,曾经立志要把那家钢厂图书馆的书全部读完,渐渐地喜欢上了文字,后来自己也开始创作小说。

刚开始在网上连载小说的时候,一年写了一百三十多万字吧,记得是一年拿了78块钱的稿费。

就这样坚持着,一直到了现在,所以现在这个时代,只要你看准了一件事情,坚持就对了,加油!


作者落叶无言


从2017年开始我在市场上注意到电动车修理铺大量以旧换新电动车,我就在想,换下的旧电动车怎么处理,我于是尝试问一下修理铺老板,得到的回答是当废品卖,我一听这话,大致算了一下,旧车上能用的东西太多,其次车上废铝,控制器和电机电线等都比废品贵,于是我果断的坚收旧电动车,收回家后给工人分解,然后分类卖,利润很可观,一年几十万好挣,我已坚持了两年,如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我,给你一个帮助。


泗阳笑笑生


近一年我最大感触是在头条上关注了很多英语有关的大咖们。说说自己的情况吧,从小英语成绩一直算是很好的,最值得吹嘘的是中考,135的满分,哥们132拿下[酷拽][酷拽][酷拽]。其它的成绩也都是前三名。突然有一天,一个偶然机会,我发现自己所谓的英语好,真的只是成绩好,答题好。顿时非常非常失落。随着毕业,工作,除了一些日常的,没什么用到英语的地方,渐渐的除了语法,短语,常用的单词,剩下的都还给老师了。直到去年过年,几个朋友相约带着家属去了一趟塞班HAPPY了半个月,意识到了这么几个问题:简单的交流还算可以,但是其它想表达的意思,组织句子结构我会(因为语法一直不错),但是特么的单词忘的差不多了。还有就是很多课本和老师教的东西和老美说了,人家真的是有点懵逼(好在塞班这些年中国人不少,老美也习惯了不少[捂脸][捂脸])。回国后,励志把英语捡回来,再提高提高,为今后计划的欧洲行做好准备。这才在头条关注了好多的英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方面的。坚持了基本一年,自我感觉挺美。前几天因为朋友的原因,遇到了一个乌克兰妹子,英语侃了一会儿,感觉视觉和身心都爽快了。乌克兰的妹子是真的漂亮啊,和瓷娃娃一样[抠鼻][抠鼻][抠鼻]。总之,坚持一件自己有兴趣喜欢的事情,真的会有莫大的成就感!祝所有条友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和人[耶][耶][耶]


Koala11


晨跑,我已经坚持六年了,平时就在小区旁边的公园里跑,每周跑步5次左右,每次5-10公里,时间保证在半小时以上(任何锻炼低于半小时无效果),休息天的早上,由于不要赶时间,一般会多跑一点,大约在15公里左右。跑前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跑了一身汗回来洗个热水澡,然后吃早饭、上班,一天都会神清气爽。

2018年起,开始与朋友们一起跑马拉松,遇到周边城市有马拉松赛事的,只要时间允许我都尽可能参加。半马(21.0975公里)经常跑,全马(42.195公里)也跑过6-7次了。

我原来有双肾结石的病症,双肾结晶体很多,而且每年都要去医院碎石一次,那种痛苦简直无法忍受;另外,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我还有肩周炎、颈椎炎等病症。通过坚持跑步,现在我的结石病不仅四年没再犯过,体检时居然双肾里一个结晶体都没有了;肩周炎、颈椎炎也没再复发;而且我的体重下降了十多斤,体质明显好了,腿部肌肉很结实,走路时脚步很轻盈,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与大多数同龄人相比显得年轻不少。

这就是我在工作之余一直坚持做的事情,且受益匪浅,谨此与诸君分享。


雨湖11


大家好,我是秋风,我的亲身经历,我戒烟戒酒已经两年,原来几年前家里人都劝我戒了,可是就是没有决心,直到两年前有一次去体检,大夫看了我的结果,很严肃的让我戒烟戒酒,这回我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尊医嘱,一开始挺难受,现在感觉好极了,所以我劝吸烟喝酒的朋友,为了自己和家人尽早戒烟戒酒,谢谢!


wsl秋风


做一天很容易,可坚持做一年就很难。

可是,坚持反思和复盘,它们就会成为持续产生复利效应的工具;不坚持,就什么都不是。

只有坚持,才能有惊人的威力。

我回头看自己培养这个习惯的过程,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把我的经历分享给大家,或许会有启发。

— [1] —

流水账阶段

小学、初中的时候,我也写日记。

只不过,那时候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回过头来看,那些日记都是看不下去的流水账,真是没有什么用。

所以,我一直觉得写日记这件事情费力不讨好。

转变的契机发生在7年前。

因为创业,事情越来越多,我开始学习时间管理的GTD方法*。

*GTD是英文Getting Things Done的缩写,是一种行为管理的方法,也是David Allen写的一本书的书名。GTD的主要原则在于一个人需要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任务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头脑可以不用塞满各种需要完成的事情,而集中精力在正在完成的事情。

GTD方法中,有一个要求是进行回顾。

那么,回顾就需要有记录。

恰巧,那个时候我正在看《顾准日记》;顾准日记思考的内容,也给了我很多感触。

我想,或许可以尝试继续写一写日记。

于是我就重新开始写日记。

但我尝试了两、三个月后,回过头来看着自己记下的东西,感觉还是挺水的——

写的都是自己知道的事情,有什么用?

所以,当时我有点动摇。

每天花时间写日记,到底有没有用啊?

— [2] —

假设与初步反思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阶段是最容易放弃的时候。

我当时的一个选择对后来的结果影响很大。

那就是,我做出一个全新的假设——

过去,如果我做一件事情,没效果,我会认为这个事情没用。

而这一次,我改变了假设:

我假设,反思日记一定是有用的,只是我没有做对。

这个假设的重要改变在于,过去,我把责任归因于外部——事情是不对的,我是没问题的。

而这次,我把问题归因于自己——事情是没错的,是我自己方法的问题。

这个假设的改变极其重要,它成为我日后遇到问题进行思考的一个基准模型。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写日记的方式。

如果我现在写的日记看起来没有用,那我怎样写,才能让我的日记有用处,而不是干巴巴的、难以对自己产生实质性的提升呢?

我想,如果我把当时的感受、情绪和思考写下来,而不是单纯地记录事情的结果,或许会好得多。

于是我开始尝试在写日记的时候,记下当时的情绪和感受。

而我这样做之后,再回头看自己过去的日记时,会发现:

原来自己遇到相似的情景时,会产生相似的情绪反应。

我忽然发现了其中的趣味——原来反思还能有这样的效果。

— [3] —

通过分类让自己思考生活

我找到了写日记的乐趣,于是,便又坚持写了一段时间。

这时,我又发现了问题——

日记的内容其实有很多是水货。在回顾的时候,自己要看很久才能发现有所启发的内容。

这时候我忽然想,《顾准日记》为什么能坚持那么久?

虽然早已看完《顾准日记》,然而由于当时想到这个问题,便很好奇,又专门把书找出来,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这时,我突然发现,顾准的日记有个很明显的特点,而自己以前一直没留意——

原来,他不是把生活当成流水账一样记下来;而是将每天的日记分成不同版块,每个版块有一个关键词或小标题。

顾准在每个版块下都要写他的感受和思考。

我瞬间受到了启发。

原来不仅仅要写感受,我还应当把一天遇到的事情进行分类,然后依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思考。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日记不再是流水账了。

你必须对一天的经历进行思考和反思;否则,一个分类底下写不了几句话。

一个简单的形式改变,就会督促自己去主动思考看似平淡的生活,挖掘出过去没有注意到的环节。

从这时起,我的日记就从流水账进化成了不同板块的总结。

— [4] —

自定义最适合自己的日记方式

当从写反思日记中获得乐趣后,我就开始关注和日记有关的消息——

这是吸引力法则在起作用。

当时我就看到一本书,叫《晨间日记的奇迹》,是日本人佐藤传写的。

这本书中,他提到了用“九宫格”写日记的方法。

也就是把每天的生活分成9个格子来记录,每个格子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定义。

我发现,这不是顾准日记的升级版吗?

于是,我开始尝试这个方法。

不过,使用了一个多月后,我觉得用小格子的方式太过约束自己反思深度的发挥;但这种格式化日志的方式在很多方面又确实很有效——

于是,我的日记就在九宫格的基础上进行演变,提前把每天的经历、感受和思考分成若干个我关注的领域。

比如我会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代替九宫格内容来训练自己习惯的养成。

再后来,我引入思考问题的临界知识作为日记的分类领域,提升自己从底层的系统维度思考每天生活的能力。

所以我的反思日记,再次进化了。

这样,一点一点地,我从写反思日记中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益处。

这时,我开始能做到自觉写日记。如果哪天如果没有写,反而心里很不踏实,感觉没有反思总结,昨天宝贵的经历就都浪费掉了。

— [5] —

持续反思带来的隐形竞争力

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情,我觉得坚持记反思日记,有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就是最初的假设。

假设,记日记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问题,那就一定在自己身上,是自己的方法不对。

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我后来的一切尝试、改进的前提。

如果没有这个假设,我很可能半途而废,也就没有后来的一系列进化了。

第二,写日记能持续,是因为获得了正反馈。

人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定是从中受益的。

如果一件事情,只是苦逼,只有痛苦的反馈,那很难坚持下去。

我从最开始单纯地记录事件,到记录感受和情绪,然后能够深入思考和反思,再到后面通过反思来锻炼自己的基础思考能力。

这一切,都让我看到自己一点点在进步。

我发现,写反思日记成为了自己的隐形竞争力。

当我和其他人花了同样的时间、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时,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却和他人完全不一样。

我慢慢发现,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于年龄,

甚至不是来自于经验,

而是来自于对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人的进步和行为的改变,往往源自于反馈。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是不会改进的。

反思日记,是一个帮助我们主动对行为影响进行反馈的工具。

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去对自己行为的可能影响进行主动管理。

我们往往是遇到一些挫折,或者遇到很大的困难,把自己逼到一定状况的时候,才会去反思。

而反思日记,是把反思这一个偶发的行为变成了主动的、持续的行为。

过去你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入反思和思考,可能要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才有一次。

其实,不是这两三个月,或者半年之间,我们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而是这些细节被我们忽视了——这些宝贵的改进空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

现在,你把反思反馈的频率强化到每天都发生,实际是在把成长的经验点一个一个积攒起来。

如果能力增长是一条曲线的话,偶尔反思一下的人增长曲线的斜率很缓的;

每天坚持反思,从生活经历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人,增长曲线的斜率就陡得多。

这便是利用反思构建自己看不见的竞争力的关键。


驿站茶馆


那就是做广播体操,以前我每天什么不干,睡醒不运动,吃完早点还想在睡下,吃完午饭,还要睡午觉,成天头痛嗜睡,浑身没劲,精神状态很差,犹豫腼腆,不好意思出门做运动,就想到小时候上学经常做广播体操不错,广播体操是国家发行,促进全民身体健康,应该是科学锻炼方法,还能站床上客厅练习,从做一半就筋痛,肌肉酸累,慢慢到现在每天早上一遍,人就清醒精神了,晚上睡觉做一遍晚上也容易入睡,这就是我真实体悟。(另外告诉大家不要做小时候的体操了,我做的是第九套广播体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