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軍曾繳獲許多日本大衣,為何卻很少有人穿?

歷史好奇怪


我軍曾繳獲很多日軍大衣,為何少有人穿?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簡單。

很多人第一感覺是,某位高級將領因為穿了日軍的大衣,被誤認為是日軍大官,差點被友軍打死。

然而事實的真相是,那位高級將領,就是我們的林帥並沒有穿著日軍大衣。恰恰相反,穿著日軍大衣的,不是林彪本人,而是林帥的警衛員。林帥不是因為穿大衣而被友軍誤傷,恰恰是因為走騎著馬在最前面,目標太大被擊中。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八路的傳統——官兵一致,好的物資大家都要共享。行軍打仗,將軍也不免成為為戰友擋子彈的"排頭兵"。

更令人無語的是,林帥不僅沒有因為這次受傷不穿日軍大衣,反而離不了軍大衣了。

晉綏軍狙擊手這一槍,打在了林帥的胸前,從此讓林帥有了怕風、怕冷、怕雨、怕打雷等後遺症。抗日戰爭八年時間,林帥有7年在蘇聯養病。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時期,林彪對日本軍大衣這樣的東西,更加依賴。

這種情況下,絕對不存在林帥不讓戰士穿日本軍大衣的情況。

八路軍戰士不穿日本軍大衣的原因,其實更復雜,歸結起來大概有5點:

1,一切繳獲要歸公。

八路軍是軍機嚴明的正規軍,從井岡山時期就形成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規定"一切繳獲要歸公"。繳獲的戰利品,當然要先上交,然後統一分配。所以,打一次勝仗,就扒下敵人衣服來穿,那是土匪,八路軍幹不出這事來!

2,繳獲彈藥比繳獲被服更重要。

八路軍在抗日戰爭初期就極其重視數據的統計和使用,所有的軍需物資每月生產多少、消耗多少、留存多少、配發多少,都有明確的統計。作戰中,八路軍化整為零,經常襲擊日軍的輜重隊和小據點,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一些彈藥和糧食。彈藥和糧食都是保命用的,而被服是保暖用的,當然彈藥的繳獲是至關重要的數據,而被服,常常沒有數據上報,或者數據很少。

3,軍大衣常常要改裝後才配發給戰士。

日軍的軍大衣,不管穿上有多大風險,畢竟是好衣服。大多數的八路軍,都是苦哈哈出身,讓他們浪費這些好布料好衣服,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繳獲的衣服和布料,常常會送入根據地的被服廠,成了被服廠的生產物資。戰士們直接穿上軍大衣的可能性並不大。

4,打勝仗太難,繳獲數量實在是太有限。

《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記載,1941年,華北方面軍各部與中共交戰次數為17198次,日方損失是戰死2352人,負傷501人。這樣的戰績下,想要繳獲大批軍大衣,滿足一個團甚至一個營的裝備都做不到,更何況八路軍是數十萬上百萬的軍隊數量。

5,軍大衣數量遠遠更不上八路軍擴軍。

整個抗日戰爭,八路軍到底能繳獲多少的日軍大衣?恐怕最多幾千件。號稱殲滅日軍10萬以上的薛嶽,在長沙會戰後也僅僅拿出來300支日軍長短槍作為戰利品,至於俘虜更是一個沒有!這樣的數量,比起八路軍的百萬軍隊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即便是有少數人穿了日軍衣服,也可能沒幾天就犧牲了。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作戰始終把殺傷敵人、繳獲槍支彈藥作為主要作戰任務。八路軍前期擴張迅速但戰鬥力堪憂,中央軍委乾脆下令,沒有槍就不擴軍!這才把八路軍的人均槍支提高到了0.4和0.5。當戰士們打掃戰場時,當然第一時間是撿槍,而不是扒衣服。

身處在和平時期的我們,根本無法想象抗日戰爭的具體場景,所以要了解抗日戰爭的具體情況,不能想當然,更不能找一些不知所謂的網文來看,而應該找一些權威的書來看。

對抗日戰爭的書,我推薦《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八路軍綜述》,這本書以紮實的史料展現整個抗日戰爭的全面圖景,你值得擁有。

只有真正進入具體的抗日戰爭史料中,才會避開那些抗戰神劇的毒,瞭解我們真實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