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37周的寶寶算足月嗎?要注意什麼?

藍藍222655293


37周的寶寶算足月嗎?

我兒子是剛好37周時就出生的,出生時一切都很健康,身高有50cm,體重剛好六斤。

一般來說,37周的寶寶算是足月兒。不過有時候也不能單靠胎齡來定義是否足月,因為有的胎兒發育比較快,可能不到37周,就已經達到足月的標準了;而有的胎兒發育比較慢,也許到了37周發育還不太完善。


判斷足月兒的標準就是,胎齡滿37周~42周,體重2.5kg以上,身長47cm以上,並且沒有任何的畸形和疾病的活產新生兒。

要注意什麼?

1,孕37周屬於孕晚期,這個時候胎兒對缺氧比較敏感。因此一定要按時產檢,每週一次胎心監測,並且每天注意觀察胎動。如果發現胎動異常(胎動過多或者過少),要及時就醫。


2,孕晚期身體比較笨重,行動會比較吃力,有些孕婦還有水腫等現象。建議多休息,不要勞累和做劇烈運動,可以適當的散散步,家人最好陪同,防止孕婦突然出現狀況。

3,孕晚期注意飲食均衡,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不要吃對子宮有刺激的食物,太涼太刺激的食物容易引起孕婦宮縮,還會造成孕婦假宮縮,從而影響寶寶出生的。另外,孕晚期也不要過補,防止出現寶寶太大不好生。可以適當的吃點冬瓜,可以幫助緩解身體的水腫情況。


4,檢查待產包,從懷孕37周開始,隨時都有可能會分娩,所以要提前整理好待產包,並檢查是否有遺漏東西,特別是住院的資料一定要準備好,要做到隨時可以拎包就走。

祝福所有的寶寶都可以在足月出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柚子媽媽說


37周的寶寶算足月。

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周,為早產兒。早產兒尚未發育成熟,易發生各種併發症。 從孕35周以後,每週都要產檢一次。37周除了要按時產檢還要注意以下事項:

1.提前將待產包和寶寶用品準備好,並告訴家人。以便去醫院時手忙腳亂。


2.飲食方面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不宜攝入過多,避免胎兒過大造成分娩困難。

3.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疲勞。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下適當散散步,爬爬樓梯。

4.每天早中晚固定時間數胎動,每小時3~8次為正常,將早中晚三次胎動相加再乘以3結果12小時的胎動數正常應該在30或30次以上。胎動少於10次提示胎兒在宮內缺氧,應該立刻就醫。如果胎動消失或者增多,也要及時就醫。



5.陰道見紅,就是陰道排出血性分泌物。胎膜早破,陰道流水。有規律宮縮,每隔五六分鐘一次,每次持續30~40秒。有以上任意一種情況出現,因該立刻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醫院。

6.放鬆心情,準備迎接寶寶的到來。

以上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到你。


微糖育兒


早產: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足周間分娩,稱為早產。足月產:妊娠滿37周至不滿42足周間分娩,稱為足月產如果是滿37周了還沒終止妊娠是足月產。

一般在孕37周之後就已經是孕足月了,在這個時期要嚴密的觀察寶寶的 胎動 ,一週做一次 產檢 ,可以適當的活動,有助於 分娩 的。您好,如果您是初產婦的話,您應該去醫院做個產檢看,測量一下骨盆是否正常,如果沒有明顯的頭盆不稱可以試產的話,等待自然分娩就可以了,定期產檢,有異常的腹痛和陰道流水和見紅的話,隨時去醫院就診,希望我的建議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林夕傑巖



37周的寶寶當然算是足月兒了。

要弄明白37周寶寶是不是足月兒,首先我們應該明白什麼是足月兒及正常足月兒。

那麼什麼是足月兒及正常足月兒呢

足月兒是指大於等於37周小於42周的寶寶。

正常足月兒在足月兒基礎上加上出生體重大於等於2500g並且小於等於4000g,無畸形或疾病的活產嬰兒。

寶寶的足月和平時所說的預產期是有區別的

足月是胎齡滿37周,預產期是胎齡滿40周,足月的胎兒身體的各項器官都發育的差不多,已經可以適應外界的環境,隨時都有生產的可能 。

所以足月兒和預產期還是有區別的。有的家長很糾結沒有到預產期是不是寶寶不能適應外界的環境,其實只要寶寶大於37周,體重大於2500g,基本都是正常的寶寶。

對於新生兒要注意事項

1.新生兒不要擠奶頭。有的家長新生出生後給寶寶擠乳頭,這樣很容易造成感染。

2.注意寶寶尿布皮炎。尿布皮炎嬰幼兒很常見,家長的護理很重要。

3.有一些寶寶的正常現象家長要知道。比如生理性黃疸,馬牙,生理性體重下降等等。

綜上所述,37周的寶寶算是足月兒。寶寶出生後家長要細心護理。

兒科醫生說,分享兒科、育兒知識。關注兒科醫生說,每天進步一點點,你的點贊和鼓勵,是對我最大的肯定

兒科醫生說


37周以前出生稱為早產兒而懷孕37~42周之間出生的新生兒都屬於“足月兒”,擁有相對更佳的健康狀態。

孕婦到了孕晚期就不可以吃寒涼的,還有對子宮有刺激的食物,太涼太刺激的食物容易引起孕婦宮縮,還會造成孕婦假宮縮,從而影響寶寶出生的。而且到了孕晚期孕婦也不可以大補了,防止出現寶寶太大而不好生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