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古代日本人為何要把中間的頭髮剃掉?

包不靚


日本是一個善武的民族,剔掉中間的頭髮主要是方便戴頭盔。在日本剃髮的男子,基本上是武士階級,因為這些人經常打仗,頭髮的髮髻豎起來不方便帶頭盔,且頭髮一旦散落容易遮住眼睛,影響戰鬥。日本為什麼沒有引進中國的科舉,就是因為日本藩國之間經常打仗,文人在日本的作用不大,所以武士階級佔據了日本社會的主導。

此外,日本在戰國時期還有很多發明,比如背上背一個大包袱,名叫“母衣”,其實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擋弓箭的襲擊,當然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母衣可以放敵人的首級。所以,月代頭和母衣都是日本在打仗其實發明的。

在日本戰國時代,我們經常看見指揮者手裡拿一把扇子。據說,拿扇子的人都是大名,且大名的扇子向那個方向一揮,武士必須向那個方向進攻。日本武士打仗,從來不問為什麼,所以即便是戰略錯誤,日本武士也是一擁而上。日本戰鬥力強,其實就體現在這些方面,他們在作戰的時候善於總結,怎麼利於戰爭就怎麼做。

在中國古代歷來都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剃髮文身是野蠻人的體現。而清軍入關以後,強迫漢人剃髮異服,其實這是對漢人的一種羞辱,也是滿洲人奴役漢人的一種標誌。但是,日本人剃髮並非仿效滿洲人,他們在作戰時期總結出來的一個經驗罷了,所以日本這個民族善於發現和改進。正因為如此,他們在短時間能就成為了亞洲強國,與列強平起平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