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许世友7次参加敢死队,名言:人死如吹灯,杀头碗大个疤

在我军战将中,许世友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将军生性刚猛忠勇,是公认的一员悍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许世友将军的几个传奇故事。

许世友7次参加敢死队,名言:人死如吹灯,杀头碗大个疤

许世友将军在自传中曾经写道,他在少林寺期间,学会了很多武艺。他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武功,可以做个英雄好汉,为人们打抱不平。

许世友进少林寺的最初原因,是因为父母养活不了他们兄妹7人。在逃荒的路上把许世友送到了少林寺,想给他找口饭吃。许世友的法名“永祥”,每天除了在寺里干杂活,就是学武。在他学过的众多武艺中,有一种叫“贴墙挂画”,即借助一定的支撑物,将身体“挂”在墙上,让人们津津乐道。

许世友7次参加敢死队,名言:人死如吹灯,杀头碗大个疤

后来,红军来到许世友的家乡,打土豪分田地。许世友认为自己不能空有一身武功,应当为天底下的穷人打抱不平。他离开少林寺时,师父问他,是否回来?许世友答,感谢少林寺给他一条生路,弟子铭记终生。以后即使不入佛门,也要当个“释家”的好友。于是,他的名字改为“释友”。

可能是因为这个字比较难写,许世友这个名字被别人写为“仕友”。后来毛主席对许世友说,“仕友”这个名字有点封建,还有一点狭隘,做世界之友是不是更好一些,于是许世友的名字才改为“世友”。

许世友7次参加敢死队,名言:人死如吹灯,杀头碗大个疤

许世友将军性格刚烈勇猛,人称“猛张飞”“活李逵”。他在战场上十分勇猛,有句名言:“人死如吹灯,杀头不过碗大个疤。”在他的戎马岁月里,曾经7次参加敢死队,其中5次担任敢死队队长,7次负伤。有一次负伤后,他用手指头把子弹从伤口里抠出来,再糊上一点南瓜瓤就算完事,居然也没事。

许世友将军爱酒,而且酒量大。他曾经说,“冷酒伤肺,热酒伤肝,没酒就伤心,戒饭可以,但是戒酒不行”。红四方面军曾发布过“戒酒令”,但对许世友将军例外。行军打仗时,还有专门的挑夫给他挑酒,许包友照饮不误。

有人不服,问为什么他能喝酒,我们却不行?张某反问:你们有许世友的酒量吗?众人哑口无言。

许世友自己爱酒,还经常逼其他人喝酒。一次,周总理特意请他喝酒,两人你一杯我一杯,结果许世友喝趴了,周总理面不改色,让许世友十分佩服。打那以后,许世友听周总理的话,不再逼他人喝酒。

因为喜欢喝酒,许世友将军晚年的时候患了肝病,医生严禁他饮酒。许世友对医生说,如果不让喝酒,我宁愿死。许世友将军病危时,医生想了很多办法试图将他救醒。了解他的老战友突发奇想,用棉花球蘸着茅台酒,轻轻擦拭许世友将军的嘴唇,结果真将他唤醒了。

许世友7次参加敢死队,名言:人死如吹灯,杀头碗大个疤

刘昌毅将军

1979年,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担任对越自卫还击战东线指挥员。有一个未经证实的轶事:在广西前指,需要指定一个副司令。该选谁好呢?许世友把合适的人选过了一遍,想到了一个人:刘昌毅。

不过,刘昌毅将军当时已经65岁,没在一线工作。许世友说:这一仗不让他打,以后他就打不上仗了,把他请过来吧!

虽然点了将,但许世友心里有点拿准,想看看这个老部属的身体如何。两人对饮,喝到无话不说,抬杠抬得脸红脖子粗,许世友连连称赞刘昌毅。坊间传闻许世友“喝酒选将”,其实他早就对副司令的人选做了多方面的考虑,进行了很多比较。他曾说学打仗不难,难在舍命上战场,这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到的。他选刘昌毅为前指副司令,主要是因为两人长期合作很顺畅,互相知根知底。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许世友7次参加敢死队,名言:人死如吹灯,杀头碗大个疤

东线部队在许世友将军的指挥下,于1979年3月攻入越北重镇谅山,许世友将军望着地图,用手指头在地图上丈量,感叹说:这里是平原了,坦克大炮马上可以发挥大用处,很快就能攻到河内了!

越南虽然遭受重创,却通过媒体宣称我军“还在越北山区爬行”,也不承认谅山战败。经请示,许世友下令55军部队冲过奇穷河,兵锋直指河内,用铁的事实让越南打脸。河内一片慌乱,发布“紧急动员令”,甚至在河内开始防城防工事。

许世友将军接到报告后,撸起袖子哈哈大笑,对身边人说:这回吓尿了吧!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