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河间名人张占魁:一声传奇的武术大师

武术大师--张占魁

张占魁,字兆东(1865-1938),河间市沙洼乡洪雁村人。张占魁生性喜好打抱不平,天质善博,家乡一带凡争吵、殴斗事件,他往往挺身而出,予以调解。幼年在家乡务农,并随一位姓王的拳师学习大红拳。1877年,华北旱灾,张占魁进天津城求生,后以贩卖瓜果蔬菜为业。结识深县李存义,并义结金兰,李存义是形意拳第六代嫡传,力荐这位小兄弟拜在他的恩师形意拳第五代嫡传刘奇兰的门下。张占魁在刘奇兰和李存义的悉心指点下,进步神速,与李存义一起被誉为河北派形意门第六代的"两根支柱"。

河间名人张占魁:一声传奇的武术大师

有一天,天津旧城的北门失火,城楼上存储着大量的兵械和火约,急待救援。只见张占魁只身登楼,随即将易燃易爆物纷纷堵掷城下。最后,连人带物从三丈五尺高的城楼上纵身跳下。事后天津知县阮国祯为之动容,特聘请张占魁为天津县衙的"马快",相当于现代的城市刑警,专门对付那些身怀特技或手持致命武器而有负隅顽抗的凶犯。张占魁习惯于单枪匹马地孤身行动,其洞察力与制敌身手在当年的天津卫百姓中几乎尽人皆知。当时繁华的书场戏院也免费对张占魁开放,以借此弹压市井。

河间名人张占魁:一声传奇的武术大师

1918年,有一个俄裔艺人康泰尔先后在上海民兴剧场及天津天和医院的小花园内表演举铁球、扯铁链等节目后,由于观众反应冷淡,康氏灵机一动,在《益杨报》、《顺天时报》、《晨钟报》上自称"世界上第一力士"、"周游四十六国无敌手",并转赴北平,致使南北拳手云集京城。此时,张占魁的高足韩慕侠主动请战,张占魁对自己的徒弟的安危和取胜没有把握,为弄清俄国人拉断铁炼的秘密,到东交民巷六国饭店拜访康泰尔并要求较量。康泰尔自命不凡也不推辞,刚一接触,张占魁的一掌击中康泰尔的左肋,导致康胃部痉挛,狂吐不止,张占魁略加致歉就仓促离开了这是非之地。翌日康泰尔"赛武会"改为演武会,各界人士激愤中敦促"第一力士"出战,各路英雄轮翻上场演武示威。康哪敢与韩慕侠上擂,迫于无奈,寄书致歉,然后一走了之。此事当年震惊全国,北京各报多有刊载,韩慕侠也因此名扬海内。

张占魁完成了形意拳与八卦拳的综合,融形意拳之劲,八卦拳之变和密传杆法三位一体而派生出来,独立于传统的形意拳和八卦掌和以凶悍的劲力著称的"形意八卦"体系,且将传统的形意拳改为"大架",以高速和高杀伤的搏击获得"闪电手"的雅号而彪炳武坛。

河间名人张占魁:一声传奇的武术大师

在1929年的杭州国书游艺大会,1930年的上海市运动会,1933年的青岛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南京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第二届国术国考,1934年的天津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上,应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的邀请,张占魁出任总裁判长或评判委员等职。

晚年的张占魁年除了左踩骨有些运动障碍外身体依然健硕。在收下武荩臣为徒后,张占魁听从赵道新的建议"关了山门",与家人安度晚年。后来,他时常觉得胃口不适,吞咽吃力,后被确诊为食道癌。1938年7月,这位近代武坛风云人物留下一生的壮举辞世而去,天津各界与形意八卦掌族举行追悼仪式,将其棺木停放在天津怡园墓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